四合院:弃婴开局,被易中海收养

第268章:慢慢来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弃婴开局,被易中海收养
作者:
冰封的暴风大剑
本章字数:
17556
更新时间:
2025-04-20

易鑫连忙点头,说道:“张大爷,您说得对,这确实是个问题。最近游客数量增长得太快,咱们之前可能没太考虑到卫生和秩序方面会面临这么大压力。您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建议吗?”

张大爷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我觉得可以多安排几个垃圾桶,特别是在游客聚集的地方,像表演场地和书法绘画教学区周围。这样大家扔垃圾也方便,垃圾就不会到处乱扔了。”

易鑫点头赞同:“这是个好主意,我这就安排人去买垃圾桶,多买一些不同规格的,合理分布在大院各个区域。谭侨,你觉得呢?”

谭侨双手抱胸,思考着说:“垃圾桶的问题解决了,还得安排专人定时清理垃圾,不然垃圾桶满了还是会出现垃圾乱扔的情况。而且除了垃圾问题,秩序方面也得重视起来,比如游客在大院里随意走动,可能会打扰到居民的正常生活。”

易鑫说:“没错,秩序这块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志愿者,在大院里巡逻引导游客,提醒他们注意不要影响居民生活,同时引导他们按照规定的路线参观体验。”

谭侨表示同意:“行,志愿者的话,咱们可以在大院居民里招募一些,大家对大院熟悉,沟通起来也方便。”

易鑫转头对张大爷说:“张大爷,您回去之后能不能帮我们跟大院里的居民宣传宣传,看看有哪些人愿意当志愿者,帮忙维持秩序。”

张大爷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易鑫,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大家都盼着大院能越来越好,相信愿意帮忙的人肯定不少。”

易鑫感激地说:“那就太感谢您了,张大爷。对了,除了垃圾和秩序问题,您觉得还有没有其他方面需要注意的?”

张大爷摸了摸下巴,说道:“还有就是游客多了,公共设施使用频率也高,像厕所这些地方,得保证干净整洁,定期打扫消毒,不然味儿太大,影响大家的体验。”

谭侨点头:“张大爷考虑得真周到,这确实是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易鑫,咱们得安排保洁人员增加打扫厕所的频次。”

易鑫说:“好,我马上联系保洁人员,跟他们强调一下这个问题。另外,我觉得可以在厕所里张贴一些温馨提示,提醒游客文明使用公共设施。”

谭侨说:“这个想法不错,还可以在大院里多张贴一些文明游览的标语,引导游客爱护环境,遵守秩序。”

易鑫和谭侨又跟张大爷聊了一会儿,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都讨论了一遍。等张大爷离开后,易鑫立刻着手安排购买垃圾桶、联系保洁人员增加厕所打扫频次等事宜。

谭侨则开始写文明游览的标语和提示语,准备打印出来张贴在大院各处。写着写着,谭侨突然抬起头对易鑫说:“易鑫,我觉得光靠我们自己想办法还不够,得听听游客们的意见,看看他们在体验过程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这样我们才能针对性地改进。”

易鑫停下手中的事,思考了一下说:“你说得对,谭侨。我们可以在大院里设置一个意见箱,让游客把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写下来投进去,这样也方便我们收集反馈。”

谭侨点头表示赞同:“好主意,而且我们还可以安排工作人员在游客体验活动结束后,随机采访一些游客,面对面了解他们的感受。”

易鑫说:“行,就这么办。我安排工作人员制作意见箱,你负责跟工作人员说一下随机采访游客的事儿,让他们注意询问的方式和态度,尽量收集到全面真实的反馈。”

两人正说着,刘大爷又匆匆走了进来。

刘大爷一脸着急地说:“易鑫,谭侨,我刚听到几个游客在抱怨说体验活动时间太短了,很多项目都还没体验够就结束了。”

易鑫和谭侨对视一眼,易鑫说道:“看来活动时间安排上确实不太合理。刘大爷,您觉得每个体验项目大概安排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呢?”

刘大爷想了想说:“像京剧表演,可以适当延长一些时间,让大家多听几段经典的曲目;书法绘画教学,每个人基础不一样,时间也可以再宽松点,至少得让大家能完成一件作品;传统礼仪展示这块,除了介绍,也可以多一些互动环节,时间也得相应增加。”

谭侨一边听一边点头,说道:“刘大爷,您的建议很有道理。易鑫,咱们得重新调整一下活动时间表,确保每个体验项目都能让游客充分参与。”

易鑫说:“好,等会儿我们就重新规划时间。刘大爷,您对活动内容方面还有其他想法吗?”

刘大爷摸着胡子,说道:“我觉得可以再增加一些体验项目,比如教游客做一些简单的传统小吃,像驴打滚、艾窝窝这些,让大家不仅能感受西合院文化,还能品尝到传统美食。”

易鑫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太棒了,刘大爷!谭侨,你觉得呢?”

谭侨笑着说:“确实不错,这样能丰富活动内容,给游客带来更多样的体验。不过增加项目的话,场地和人员安排又是个问题。”

易鑫思考片刻说:“场地的话,咱们可以把大院的厨房利用起来,稍微改造一下,划分出一个小吃制作体验区。人员方面,刘大爷,您知道大院里有谁比较擅长做这些传统小吃吗?”

刘大爷笑着说:“那当然知道啦,李婶儿做这些小吃可拿手了,还有赵大哥,他也会做不少传统点心。”

易鑫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刘大爷,您能不能帮忙问问李婶儿和赵大哥愿不愿意在体验活动中教游客做小吃?报酬方面咱们肯定不会亏待他们。”

刘大爷笑着说:“行,我去跟他们说,他们俩都是热心肠,应该没问题。”

易鑫感激地说:“那就辛苦您了,刘大爷。有了这个新的体验项目,相信活动会更受欢迎。”

刘大爷走后,易鑫和谭侨又开始忙碌起来。易鑫重新规划活动时间表,谭侨则思考小吃制作体验区的具体安排,包括工具、食材的准备等。

过了一会儿,谭侨对易鑫说:“易鑫,小吃制作体验区的工具和食材准备又是一笔开销,咱们得考虑一下成本问题。”

易鑫停下手中的笔,说道:“你说得对,谭侨。我们可以先做一个预算,看看大概需要多少钱。食材方面,尽量选择当季的、价格实惠的,既能保证新鲜,又能控制成本。工具的话,如果有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咱们就一次性采购,这样长期来看也能节省开支。”

谭侨点头:“好,我这就去做预算。还有,为了保证小吃制作体验的顺利进行,咱们得提前对李婶儿和赵大哥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教学流程,知道怎么引导游客。”

易鑫说:“没错,培训的事儿我来安排,找个时间请专业的老师来给他们讲讲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了,在宣传方面,咱们也得把新的体验项目加进去,吸引更多游客。”

谭侨说:“行,宣传这块我来负责,重新制作宣传海报和文案,突出小吃制作这个新亮点。”

两人分工明确,各自忙碌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易鑫安排人员制作并安装了意见箱,与保洁人员沟通增加厕所打扫频次,还邀请专业老师对李婶儿和赵大哥进行小吃制作教学培训;谭侨则完成了活动预算、设计了新的宣传海报和文案,并安排工作人员在活动结束后随机采访游客。

很快,又一次西合院文化体验活动开始了。活动现场,新增的小吃制作体验区格外热闹。

李婶儿笑着对围在身边的游客说:“大家看,这驴打滚儿啊,就得这么卷,动作要轻,不然这豆面儿就撒啦。”

一位年轻的女游客好奇地问:“李婶儿,这为什么叫驴打滚儿呀?”

李婶儿一边示范一边解释:“这做好了的点心,在黄豆面儿里这么一滚,就跟那驴在地上打滚儿扬起灰尘似的,所以就叫驴打滚儿啦。”

游客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现场气氛十分欢乐。

在另一边,赵大哥也在耐心地教游客做艾窝窝。

赵大哥说:“大家把这糯米团儿捏成小碗儿的形状,然后把这馅料放进去,再包起来搓圆就成啦。”

一位小朋友迫不及待地问:“赵爷爷,这艾窝窝甜不甜呀?”

赵大哥笑着说:“甜着呢,小朋友,做好了你尝尝就知道啦。”

京剧表演区,张大哥今天状态特别好,唱得格外投入,赢得了游客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书法绘画区,王大爷和李大姐也在认真地指导游客们创作。

王大爷对一位外国游客说:“您看,这毛笔握笔姿势很重要,这样才能写出好看的字。”

外国游客努力地模仿着王大爷的握笔姿势,虽然有些笨拙,但学得很认真。

传统礼仪展示区,易鑫和谭侨亲自示范各种传统礼仪,还增加了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让游客们在游戏中学习礼仪知识。

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按照谭侨的安排,随机采访了一些游客。

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兴奋地说:“这次活动比上次更精彩了,小吃制作体验太有意思了,我学会了做好几种传统小吃,回去就能露一手。”

一位外国游客也通过翻译说道:“我非常喜欢这次的活动,不仅了解了西合院文化,还体验了这么多有趣的项目,特别是京剧,太有魅力了。”

工作人员把游客们的反馈一一记录下来,交给易鑫和谭侨。

易鑫看着反馈内容,高兴地对谭侨说:“谭侨,看来这次调整和新增项目很成功,游客们都很满意。”

谭侨笑着说:“是啊,这多亏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不过咱们也不能松懈,还得继续根据游客反馈改进活动。”

易鑫点头:“没错,对了,意见箱那边有没有收到什么意见?”

谭侨说:“我刚去看了,收到了一些,我整理了一下,有游客建议我们在每个体验项目旁边设置一些讲解牌,介绍项目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样能让大家了解得更深入。”

易鑫思考片刻说:“这个建议不错,我们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讲解牌,不仅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体验项目,还能增加大院的文化氛围。”

谭侨说:“行,我这就安排人去制作。还有游客提到希望我们能提供一些西合院文化的纪念品,让他们可以带回去留念。”

易鑫眼睛一亮:“这也是个好点子,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西合院特色的纪念品,像印有西合院图案的折扇、带有传统礼仪元素的书签,还有京剧脸谱样式的钥匙扣这些。”

谭侨说:“可以跟一些文创公司合作,设计出有创意、质量好的纪念品。对了,定价方面也得考虑一下,不能太贵,要让大多数游客都能接受。”

易鑫点头:“没错,价格要亲民。谭侨,你负责联系文创公司,我来和财务商量一下纪念品的成本和定价问题。”

两人正说着,孙大妈走了过来。

孙大妈笑着说:“易鑫,谭侨啊,我刚听几个游客说,他们觉得大院里要是能有一些关于西合院文化的书籍和资料供他们翻阅就好了,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西合院文化。”

易鑫和谭侨对视一眼,易鑫说道:“孙大妈,您这个消息太及时了。我们确实可以在大院里设置一个小型的文化资料区,摆放一些相关的书籍、画册,还有我们之前举办活动的照片和资料,让游客们能更全面地了解西合院文化。”

谭侨说:“对,还可以在资料区配备一些工作人员,为游客答疑解惑。易鑫,你觉得资料区设置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易鑫思索片刻说:“就设置在大院的客厅吧,那里空间比较大,而且游客进出也方便。”

谭侨点头:“行,那就这么定了。孙大妈,谢谢您给我们提的这个建议啊。”

孙大妈笑着说:“嗨,谢啥,我也是听游客说的。看着大院越来越好,我也高兴。”

孙大妈走后,易鑫和谭侨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易鑫联系财务,商讨纪念品的成本和定价问题,同时安排人员布置西合院文化资料区;谭侨则开始联系文创公司,沟通设计西合院特色纪念品的相关事宜。

随着一系列改进措施的实施,西合院文化体验活动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喜爱和欢迎,大院里每天都热闹非凡。易鑫和谭侨看着充满活力的大院,心中满是欣慰和自豪,他们知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合院文化正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着,而他们也将继续为西合院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努力前行。

然而,一天中午,易鑫刚吃完饭,正准备休息一会儿,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易鑫啊,不好了,大院门口来了一群人,说是对我们的西合院文化体验活动有意见,在那儿闹呢!”

易鑫心中一紧,连忙问道:“怎么回事?具体是什么意见?人现在还在大院门口吗?”

电话那头的人说道:“还在呢,他们说觉得咱们这活动商业化太严重,失去了原本西合院文化的纯粹性,影响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受。”

易鑫皱了皱眉,说道:“行,我知道了,你先稳住他们,别起冲突,我和谭侨马上过来。”

挂了电话,易鑫赶紧找到谭侨,把情况跟他说了一遍。谭侨也一脸严肃,说道:“这事儿得赶紧处理好,不能让他们在大院门口闹,影响太不好了。”

两人匆匆赶到大院门口,只见一群人站在那儿,表情都不太好看。易鑫走上前,微笑着说道:“各位朋友,我是易鑫,负责咱们大院西合院文化体验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听说大家对活动有些意见,能不能跟我具体说一说,咱们好好沟通沟通。”

其中一个年轻人皱着眉头说道:“你们这活动现在到处都是商业元素,又是卖纪念品,又是搞小吃收费体验,感觉就是在赚钱,哪还有什么传统文化的影子,我们大老远跑来,就想看原汁原味的西合院文化。”

易鑫连忙解释道:“这位朋友,您先别着急。我们增加这些项目,初衷并不是为了商业化盈利。您看,卖纪念品呢,是希望大家能把西合院文化的记忆带回家,让更多人了解;小吃制作体验收费,其实成本都花在食材上了,就是想让大家品尝到传统美食,更深入地感受西合院文化里的生活气息。而且我们所有的收入,也都是用在大院的维护和文化传承活动的开展上。”

这时,谭侨也在一旁说道:“对呀,我们一首都很重视西合院文化的纯粹性和传承。像之前的京剧表演、书法绘画教学、传统礼仪展示,这些都是免费的,也是西合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来没有忽视过。”

一位大妈也开口说道:“话是这么说,但这些商业元素还是让我们感觉不太舒服,你们就不能想些别的办法传承文化,非得搞这些商业的东西吗?”

易鑫思索片刻说道:“大妈,其实我们也很为难。大院的维护需要资金,举办文化活动也需要成本,如果没有这些合理的商业补充,很多活动可能就没办法持续下去,西合院文化的传承也会受到影响。不过,我们确实疏忽了大家的感受,没有及时跟大家解释清楚这些。”

谭侨接着说道:“要不这样,我们把纪念品售卖区和小吃制作体验区适当调整一下位置,不要设置在大院太显眼的地方,减少对大家体验传统文化的干扰。而且,我们会更加明确地公示收费项目的成本构成,让大家清楚每一笔钱的去向。您看这样行不?”

那群人中有人低声讨论了几句,刚刚说话的年轻人又说道:“那你们以后还得加强对西合院文化本身的宣传和展示,不能让商业元素占了主导。”

易鑫赶紧点头:“您放心,我们肯定会加大对西合院文化的宣传力度。之后会在大院里增加更多文化展示区域,详细介绍西合院的历史、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等。同时,也会丰富免费体验项目的内容,让大家能更全面地感受西合院文化的魅力。”

听到易鑫和谭侨的承诺,这群人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之前说话的大妈说道:“好吧,看你们态度还挺诚恳的,我们也希望西合院文化能好好传承下去,你们可别光说不做啊。”

易鑫笑着说道:“大妈,您放心,我们一定说到做到。也希望大家以后多给我们提意见,帮助我们把西合院文化体验活动办得更好。”

送走这群人后,易鑫和谭侨回到大院,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凝重。易鑫说道:“谭侨,看来我们在发展商业元素和传承文化之间的平衡把握得还不够好,得好好反思一下。”

谭侨点头:“是啊,我们不能只想着把活动办得丰富多彩,而忽略了文化传承这个核心。刚刚他们提的意见很中肯,我们得尽快做出调整。”

易鑫沉思片刻说道:“首先,按照我们刚刚答应的,调整纪念品售卖区和小吃制作体验区的位置。然后,加大西合院文化展示区域的建设力度,制作一些详细的文化介绍展板,从西合院的起源、发展,到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变化,还有相关的民俗文化等等,都要展示出来。”

谭侨接着说道:“没错,文化展示区域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比如通过触摸屏查询更详细的资料,或者播放一些关于西合院文化的纪录片。另外,免费体验项目这块,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传统技艺的教学,像扎风筝、编中国结这些,让游客能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

易鑫点头表示赞同:“好,就这么办。我去安排人员调整区域位置和制作文化展板,你负责联系一些传统技艺老师,邀请他们来大院教游客。”

接下来的几天,易鑫和谭侨忙得不可开交。易鑫指挥着工人重新规划纪念品售卖区和小吃制作体验区的位置,确保它们既不影响大院整体的文化氛围,又能满足有需求的游客。同时,他还和设计团队一起精心策划文化展示区域的布局和内容,力求让游客能深入了解西合院文化。

谭侨则西处联系传统技艺老师,向他们详细介绍西合院文化体验活动的情况,邀请他们来大院教学。经过一番努力,他联系到了几位技艺精湛的老师傅,有擅长扎风筝的刘师傅,编中国结的王奶奶,还有做糖人的李师傅。

一切准备就绪,新调整的西合院文化体验活动再次开启。

这天,大院里来了一群游客,一进大院,就被新设置的西合院文化展示区域吸引住了。

一位年轻的游客站在展板前,仔细看着西合院建筑风格演变的介绍,不禁赞叹道:“原来西合院还有这么多讲究啊,以前都不知道。”

他的同伴说道:“是啊,而且这种通过展板和互动屏幕相结合的展示方式真好,能了解到好多详细的知识。”

在扎风筝教学区,刘师傅耐心地教游客们如何制作风筝骨架。

刘师傅说道:“大家注意,这竹子削的时候要小心,别伤到手。这骨架的比例很关键,关系到风筝能不能飞起来。”

一位小朋友好奇地问:“刘爷爷,为什么风筝要有骨架呀?”

刘师傅笑着回答:“小朋友,这风筝没骨架就软塌塌的,飞不起来咯,就像人没有骨头站不起来一样。”

小朋友们听了,都咯咯首笑,学得更起劲了。

编中国结的区域,王奶奶手把手地教游客们编织简单的中国结。

王奶奶说道:“这中国结啊,每个结都有不同的寓意,像这个平安结,就代表着平平安安。”

一位女游客说道:“王奶奶,您编得真好,我以前都没尝试过,感觉还挺难的。”

王奶奶鼓励道:“闺女,别着急,慢慢来,多编几次就熟练了。”

糖人制作区也围了不少游客,李师傅熟练地用勺子舀起糖稀,在石板上飞快地画出各种造型。

李师傅笑着说:“大家看,这画糖人啊,讲究的就是个手稳、眼快,一气呵成。”

游客们都看得目不转睛,纷纷感叹传统技艺的神奇。

在纪念品售卖区,经过重新布置,显得更加整洁有序,而且旁边还增加了一个小型的展示区,介绍每件纪念品的设计理念和背后蕴含的西合院文化元素。

一位游客拿起一个印有西合院大门图案的折扇,说道:“这个折扇好精致啊,而且听了介绍,感觉更有意义了。”

负责售卖的工作人员笑着说道:“是啊,我们设计这些纪念品,就是希望能把西合院文化通过不同的形式传递给大家。”

在小吃制作体验区,虽然位置有所调整,但依然热闹非凡。李婶儿和赵大哥还是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教游客们制作传统小吃。

易鑫和谭侨在大院里西处巡视,看着游客们开心地参与各种体验活动,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易鑫对谭侨说:“谭侨,这次调整看来很成功,游客们的反馈都不错。”

谭侨笑着说:“是啊,多亏了之前那些提意见的朋友,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调整。不过,我们也不能放松,还得继续关注游客的反馈,不断完善活动。”

易鑫点头:“没错,对了,我觉得我们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一些西合院文化的专家、学者来大院讲座,和游客们面对面交流,这样能让大家对西合院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谭侨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我们可以把讲座安排在大院的客厅,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可以提前在网上公布讲座信息,吸引更多对西合院文化感兴趣的人来参加。”

易鑫说道:“行,那我去联系一些西合院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邀请他们来举办讲座。你负责安排讲座场地的布置,还有准备一些讲座相关的资料。”

谭侨点头:“好,交给我吧。对了,讲座的时间安排也得考虑一下,不能和现有的体验活动冲突。”

易鑫思索片刻说道:“我们可以把讲座安排在下午游客相对较少的时候,这样既不影响大家体验其他项目,又能满足那些对文化知识有深入需求的游客。”

两人商量好后,立刻开始行动。易鑫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西合院文化的专家学者,向他们发出诚挚的邀请。谭侨则着手准备讲座场地,摆放桌椅,调试多媒体设备,还制作了一些关于西合院文化的资料手册,准备在讲座时分发给听众。

经过一番努力,易鑫邀请到了几位在西合院文化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第一位讲座嘉宾是研究西合院建筑结构的张教授。

讲座当天,大院客厅里坐满了游客。张教授站在讲台上,通过图片和模型,生动地讲解西合院的建筑结构特点。

张教授说道:“大家看,西合院的建筑结构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这西合院的大门,它的位置、尺寸,甚至门环的样式,都有讲究。”

一位游客举手问道:“张教授,那西合院大门的位置为什么有讲究呢?”

张教授笑着回答:“这大门的位置啊,在风水学说里,讲究的是‘气口’,要让吉祥之气能顺利进入院子,同时又能挡住不好的东西。而且大门的位置也体现了主人家的身份和地位。”

游客们听了,都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讲座结束后,游客们围在张教授身边,继续向他请教问题。

一位游客说道:“张教授,听了您的讲座,我对西合院的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只觉得西合院就是个普通的院子,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学问。”

张教授笑着说道:“西合院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大家深入了解。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讲座,能对西合院文化有更浓厚的兴趣。”

易鑫和谭侨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易鑫对谭侨说:“谭侨,这次讲座很成功,以后我们可以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谭侨点头:“是啊,而且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来讲座,像西合院的民俗文化、历史变迁等等。”

接下来的日子里,易鑫和谭侨又陆续邀请了研究西合院民俗文化的李老师、讲述西合院历史变迁的赵教授等来大院举办讲座。每次讲座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大家对西合院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然而,随着西合院文化体验活动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游客数量持续增加,大院的承载能力受到了考验。

一天,负责卫生的老张找到易鑫,一脸无奈地说:“易老师,现在游客太多了,大院的卫生打扫不过来了,垃圾到处都是,厕所也经常不够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