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初,任巧骑着电瓶车,来到宁清殿。
待通传宫娥通报,任巧脱鞋,换上任平生特意为其备的拖鞋,走进宁清殿,发现殿内只有月冬。
“阿兄和阿嫂呢?在宣政阁?”
“公子回现代换衣服。”
“换衣服?阿兄要换那边的衣服参加大离梦?”
“是的。”
“阿嫂也换那边的衣服?”
“不知。”
正说着,任平生、南韵出现在书案后。
南韵还是白日接见大臣的皇帝常服,任平生则从短袖短裤,换成黑色衬衫和黑色休闲西装裤,衣摆收进裤中,腰间系着一条价值不菲的皮带,衬衣的袖子叠至手肘,衬衣左胸心脏位置别着一个任平生找人定制的金色大离徽章,指盖大小。
还有,任平生还特意用了定型膏、定型水,给自己弄了个时髦但不张扬,很正式的发型。
正所谓人靠衣装,指的就是一个换上衣服后,给人的一种感觉。任平生穿衬衣,和穿短袖,就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任平生自己照镜子的时候没感觉,只觉得自己帅,南韵、任巧和月冬都感觉得到。
她们都说不清楚那是种什么感觉,就是和任平生穿皇帝常服、正装、穿短袖的感觉不一样。
“怎么样?”任平生问任巧、月冬。
任巧说:“不错,不过你特意穿这身衣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没有,就是让百姓看一看现代的装扮,”任平生说,“这身打扮在那边,可以算是正装。凡是出席正式场合,都会在西装、中山装里配一件衬衣。这边现在太热,不适合穿中山装。”
任平生接着让南韵把他以前特意买的金丝边无度数眼镜拿出来,戴上后,接着问任巧、月冬。
“戴眼镜好,还是不戴眼镜好?”
南韵刚才在现代就看过任平生戴眼镜的模样,觉得任平生戴上眼镜,又给人另一种感觉,总得用平生的话来说,很帅,有种翩然佳公子的气质。
任巧、月冬看后亦觉得不错,是一种以前没见过的形象,但真要说哪种好……任巧沉吟道:“我感觉都差不多。”
“月冬觉得呢?”
“奴婢觉得都好。”
“韵儿也是这样说,”任平生取下眼镜,“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人长得太帅也不好,什么打扮都好,都挑不出更好的。”
南韵莞尔一笑。
任巧斜了眼任平生,拿走眼镜,戴上,扫视一圈说:“这个眼镜和太阳眼镜有什么区别?”
“这个眼镜就是一装饰品,装逼用的。你要喜欢回头给你买个女款的。”
“女款和它有什么区别?”
“女款更秀气点,更适合女生戴,回头让然然戴给你看看,你就知道了,说起来这幅眼镜,好像就是然然陪我去眼镜店买的。”
任平生接着对月冬问:“现场布置的怎么样?”
月冬刚要开口,任巧先一步说:“我进宫前,特意绕到左掖门看了下,现场应该都布置好了,场外都有收到邀请和抽到入场券的百姓在等。”
“知道他们等了多久吗?”
“不知道,我看应该有一会了。”
“已经来了多少人?”
“没细看,应该得有五六十个。”
任平生对月冬说:“让人给他们送水,这么热的天,别中暑了。”
“喏。”
月冬取下对讲机,将任平生的命令通知下去。
“尚食房那边准备的怎么样?”
“已在进行最后的烹煮。”
天热,提前煮好容易变质,而且味道也不好,任平生特意交代让尚食房的人掐着时间煮,最好是让百姓们刚坐下,就能吃上。
为此,月冬遵照任平生的指示,特意调来摘星楼还有烟雨阁其他酒楼,手艺精湛的庖厨帮忙。
接着问了些细节方面的问题,确定都按照他的要求准备妥当,任平生没有再问。
任巧戴着眼镜,啧啧道:“阿兄还真是事无巨细,这些事都要过问。”
“这个会是我要办的,我不问谁问?”任平生说,“你等下吃饭时就坐我和韵儿身边,等吃完了再和月冬去放视频。”
“我坐你和阿嫂身边会不会不合规矩?”
“你不坐我身边,你坐哪?你现在又没正式官职在身,官员那一席,你暂时不能坐,也不适合坐,百姓那一席没必要,你只能坐我和南韵身边,”任平生说,“不用担心有人会挑毛病,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太上皇不是也要去吗,我是怕太上皇看到不好。”
“没事,”任平生扭头问月冬,“太上皇那边是什么情况?愿意出席吗?”
“愿意,奴婢已按制派人在长寿宫候着。”
“我让你跟他说,我在会上有可能会说些让他不高兴的话,他是什么反应?”
“太上皇仅是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
任巧看了眼正在处理奏章的南韵,好奇问:“你要说什么?”
“没什么,一些绕不开的实情,我也不是故意要落太上皇的面子,只是有些情况绕不开,”任平生说,“所以让月冬提前告诉太上皇,省得太上皇到时候翻脸,场面不好看。”
太上皇纵有再多不是,私下不给面子可以,明面上太上皇是太上皇,在公共场合给太上皇面子,也是给自己体面。
不然,在公共场合落了太上皇的面子,不尊重太上皇,只会让自己落个嚣张跋扈的形象。
“对了,跟随大军去西域的绣衣有战报传来,这份战报是世父亲自写的,”任巧从袖子里取出战报。
“绣衣的通讯渠道,都成阿父专用渠道了。”
任平生笑着说了一句,阅览战报。
因是任毅写的,任毅虽能识的绣衣暗文,但战报上采用的是明文。仔细想想这份战报,的确没有必要用暗文撰写。
战报的内容让任平生眼睛一亮,阿父所率离军已抵达楼兰,并连克三城,现驻扎在伊吾。
伊吾临近蒲类,距离楼兰也很近,是交通要道。任毅率军驻扎在此,等于是将刀架在蒲类匈奴的脖子上,又如猛虎盯住楼兰的猎物。日后,纵使战局不利,任毅随时都可退至玉门关。
现在就等和李甫取得联系。以制定下一步计划。据南韵之前新派往西域的绣衣查探,李甫眼下正在楼兰的都城。
另外,任毅提到江无恙将蒲类之地经营的不错,他们攻占的三城百姓,不仅不视他们为仇寇,反视他们为救星,高兴他们打跑匈奴。
离军进城时,城中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任毅认为鉴于此种情况,应适当修改对这三城百姓的管理政令。然后,任毅列出他和江无恙商讨后的管理条令。
任平生认真看完,将战报递给南韵,笑着对任巧、月冬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还得是阿父,刚到西域就连克三城,打出了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