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藜有些奇怪,“穆老师的学校这么快就放假了?”
话一出口便觉得不对,从沪市到穆羿的学校。
一个来回就要坐两个月的船,穆羿回来一趟等于把整个假期都耗在路上了,根本不可能这个时候回来。
果然,应长安摇了摇头,“不是放假,穆羿他,退学了。”
“什么?”苏藜瞬间瞪大了眼,她难以置信的问道:“那他家里人,知道这件事吗?”
应长安脸色有些凝重,“信上没说,应该是知道的吧?这么大的事情,他总不能和家里连个招呼都不打。”
他又看了一眼信上的时间,“这是一个月前写的信,不出意外的话,穆羿现在己经在国内了。”
应长安的表情复杂难辨,“我不知道,我给他寄的那些稿子和报纸,究竟是对是错。”
对上苏藜不解的眼神,他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了她。
苏藜很快看完了信上的内容,她的表情有些难言。
穆羿在信中说,光治疗百姓身上的病是不够,他要治疗百姓思想上的病。
穆羿还说了,华国缺治疗身体疾病的医生,更缺治疗思想疾病的医生。
苏藜将信件叠好,一时竟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没有穆羿那样高的境界,不明白穆羿执着要治疗的是什么。
在她的心里,身上的病同样要重视,同样要好好医治。
她只是有些惋惜,这么好的、可以学习国外先进医术的机会,就这样浪费掉了。
看着应长安的脸色,苏藜思量了片刻,说道:
“现在回想那天穆老师的言行举止,他应该早就己经有了自己的决定。”
“我觉得真正影响到他的,不是你的那些稿子,是他这么久以来,自己的所见所闻。”
说着,苏藜将手中的信件放回了应长安手中。
“嫂子一会就下班了,你要告诉她这件事情吗?”
应长安很快收敛了情绪,“不管穆羿是不是先斩后奏,这件事情,我都必须告诉我姐。”
应长安和穆羿有信件往来这件事,应长乐是知道的。
这么重要的事情,他自然不能瞒着应长乐。
如今国内兵荒马乱,穆羿完全就是一个文弱书生,万一碰到兵乱出了事。
应长安不敢去细想,还是得让穆家早点联系上他才行。
刚吃过晚饭,应长安立刻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应长乐。
应长乐叹息,“今天他姐姐在医院也收到了一封信,当时她的脸色就很难看。”
“下午首接请假了,想来应该也是因为穆羿退学这回事。”
说着,应长乐站起了身,“不管他们知不知情,我都得和他姐说一声,长安,这件事,我们就别管了。”
应长安没有接话,只是在心中暗想:想管也管不了,他又没有穆羿家的人脉,如果穆羿不主动联系他,他是绝对没办法了解到穆羿的近况的。
“姐,穆羿还有不少银元在我这儿,你帮我转交给他姐吧。”
应长乐点头应下,第二天却将银元原封不动的拿了回来。
与之一起送来的,还有穆家的谢礼。
苏槿看着应长乐带回来的东西,有些好奇的看向应长安,“叔,穆老师的姐姐送你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啊?”
“你穆老师的姐姐,是希望我知道穆老师的下落后,立刻告诉她。”
应长安随意的拨弄了一下礼品,穆家知道他还在养伤,准备的都是上好的补品、药材。
这些东西,换做是他,可舍不得去买。
应长安看向应长乐,“姐,穆家一点消息都没有查到吗?”
应长乐神态疲惫,今天又做了两台手术,实在是累的够呛。
“只听说在广城有人见过穆羿,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广城,应长安若有所思,他好像猜到了穆羿的目的地,但他也不能完全确定。
应长乐并没有发现应长安的异样,看向坐在一旁的苏槿。
“我要上楼了,阿槿,你要不要和我一起上去?”
苏槿摇了摇头,笑的软萌可爱,“舅妈,我看完这篇文章就上去。”
小姑娘的笑颜就是可以温暖到人,应长乐忍不住轻轻戳了戳苏槿的笑脸,声音也放柔了几分。
“行,那我先上去了,你也别待太晚,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呢。”
苏槿乖乖点头,等应长乐的身影消失后,她立刻凑到应长安的身旁。
“叔,你会去通风报信吗?”
应长安点了点苏槿的额头,“通风报信这个词儿,用在这儿可不是什么好词儿。”
说完这话,他却陷入了沉默。
他自然知道穆羿选择的这条路有多难走。
穆家人的想法他也懂,穆家并不缺名和利,只要穆羿按照家中安排的路走下去,无论将来如何,他的日子都不会差。
可是穆羿偏偏踏上了最难、最背离家族的一条路。
“叔?”苏槿歪着头,疑惑的看着应长安。
应长安叹气,神色惆怅,“叔也不知道啊。”
未来毕竟是未来,谁能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第二天,应长安让苏槿寄的地址又多了一个。
这是一个从来没有寄过的地址。
苏槿有些奇怪看看信封上的地址,捏了捏厚度明显不一样的信件,又看看笑容完美无缺的应长安。
还是按捺住了自己的好奇心,将书信和其他稿子一起寄了出去。
穆家送的补品,被苏母全部炖了汤给应长安喝了。
剩下的药材,在应长安的强烈反对下,苏母只能遗憾的放弃了熬药的打算,找了个木匣子,让应长安自己收好。
一切仿佛在慢慢恢复正常,街上的游行也在逐渐减少。
报纸上也全是好消息,有几家军阀首接投降了,盟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失地。
苏母不止一次的感叹,不用打仗、不用死人,真好。
吴竹英也终于将自己的小餐馆重新开张了。
生意虽然不如之前好,但也好歹有了些收入。
苏槿却还是和以往一样,放了学便去吴竹英的餐馆,和戴芷一起做家庭作业。
做完了作业,她便帮着戴芷补习最薄弱的外语。
苏藜到时,便见到苏槿和戴芷坐在一块儿,一人手上捧着一个小碗,吃的正起劲。
见到苏藜,苏槿眼前一亮,立刻冲着她招手,“娘!你快来尝尝!吴姨今天新做的水晶芋圆好好吃!”
苏藜看着小脸明显圆了一圈的苏槿,罕见的沉默了。
上学之后,苏母怕苏槿学习累到,每晚都会给她准备一些宵夜。
现在每天放学便来吴竹英这儿,吃的更是少不了了。
吴竹英又是个研究美食的,隔几天就会在小餐馆推出几道新的点心和甜品,也这算是小餐馆独有的特色了。
以前的试吃员,只有戴芷,如今多了苏槿这样的捧场王,吴竹英研究新菜色的动力更足了。
苏槿,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胖了......
眼见吴竹英拿着碗准备给她也盛一碗,苏藜急忙拦住了她。
“吴姐,我就不吃了,今儿有事,我得早点带阿槿回家。”
吴竹英有些遗憾,“那我下次做给你尝尝。”
苏藜笑着点头,随后道:“吴姐,明天和阿芷早点来我家。”
“这马上就立秋了,我家老太太说了,今年这节邀你们一起过。”
吴竹英一口应下,“行,明儿我和阿芷一定准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