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三年春(225年)春,三月,诸葛丞相亲自率众南征。
西月
诸葛丞相率众南征南中西郡,先由越嶲郡进入,李恢进兵益州郡建宁,马忠进军牂牁郡,斩杀朱褒后,返回越嶲郡协助平叛。
计划平定越嶲郡后,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从成都出发前,初定的对策是:
斩杀叛匪,安抚诸夷!
到了越嶲郡后,深入调查了解,总结分析,发现南中比他想象的还要贫困,接下来任务艰巨:
南中诸夷民族问题,稳定发展对策!
西郡管理及政治、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如此看来,要彻底治理好,发展好!不是2一3个月能完成目标的。这西个郡每个县都去,即使单行军都须3个月,不要说平叛,安抚,发展了!
必须认真调研,精准施策!
丞相把杨仪和蒋琬叫来,认真研究下一步对策:
安排杨仪返回成都,管理丞相府的事务,后主刘禅年轻,贪玩,朝中不能长期无人理政。安排蒋琬留下任参军。这个杨仪,字威公,襄阳郡人,曾做过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襄阳太守关羽,任功曹,后引见给刘备,提拔为尚书,后为蜀国立功!这个蒋琬也是一个人才,很有名,字公琰,零陵湘乡人,后任尚书令,授予符节,兼任益州刺史,之后升为大将军,总理尚书事务,封作安阳亭侯。
令李恢将军坚守益州郡,代理建宁太守,强化防务,防止高定逃窜过去或袭击,同时做好安抚工作!
令吕凯、王伉坚守永昌,防止雍闿残部偷袭,同时防止南越边境南夷袭扰!
杨仪回成都前,再三叮嘱要竭尽全力辅佐后主禅,亲贤臣,远小人,忠纯良实!临行,诸葛丞相送一书表奏后主刘禅: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忠诚不渝!
全心全意!
赤胆忠心!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
杨仪、蒋琬首接泪目!感人肺腑,热泪盈眶!千古第一相!
丞相确实面临内忧外患复杂执政环境:
《尚书》载“蛮夷猾夏”,说明民族问题也久了,自秦、汉以来,匈奴久为边害,汉朝屡次派遣卫青、霍去病讨伐;辽西有乌丸,鲜卑,以及东夷,高句丽、东沃沮、挹娄、马韩、辰韩、倭等,今南有西南夷,孝武帝开辟邛笮、夜郎通道,受阻;
西南夷,夜郎势大,夜郎以西靡莫之夷,滇的势大,从滇往北,邛都势力最大,这些夷国的人都头梳椎髻,耕种田地,有聚居的村落和城镇,这些以外,夷人把头发结成辫子。
当时楚庄王的子孙后代到达滇池,平定了这个地方,做起了滇王。汉朝的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然于等都出使过滇及邛都,设置了郡县,当地土特产枸酱、邛竹杖。
经丞相统计现越嶲郡辖十五县:邛都县、定莋县(都尉治所)、遂久县、灵关道、台登县、会无县、大莋县、莋秦县、姑复县、三绛县、苏示县、安上县、卑水县、马湖县(灊街县)、青蛉县。
全郡8万户,60万人左右。蜀汉最后灭亡时,人口:94万人。还要准备北伐,人从哪里来?
可见其重要性!
丞相与蒋琬彻夜分析讨论研判,制定南中对策:
政治方面:
明礼示法,约束官吏;
刑政严厉,赏罚分明;
知人善任,推行公道;
宫中府中,上下一致;
陟罚臧否,不能异同;
安抚诸夷,平等团结;
尊重习俗,重视培养;
尊重发展,语言文字;
尊重保护,宗教信仰;
加强指导,自治发展;
和谐友善,共谋繁荣!
经济方面:
三年闭关,修生养息,发展农业,开荒播种,促进生产,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居所固定,自然村庄,建设家园,兴牧养畜,开发特产,开通旧道,兴市商贸,往来流通,稳步发展,持续致富!
军务方面:
平定叛匪,夺回城池,安抚军民,训练士兵,讲授军政,加强防务,提升装备,木牛流马,加强制造,暂停兵役,闭关操练,提升战力,奖率三军,三年过后,北定中原,庶竭弩钝,铲除吴魏,兴复汉室!
以上南中对策,丞相令,在南中实行,各郡遵照执行,全国上下统一推行,不得有误!丞相持金鈇钺,违令者立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