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丞相南征

第二十一章南夷复叛

加入书架
书名:
诸葛丞相南征
作者:
彭寅翁
本章字数:
2854
更新时间:
2025-03-09

诸葛丞相率众南征,平定越嶲郡后,

公元225年5月,下旬,大军顺利渡过泸水后,经越嶲郡姑复县、遂久县,欲奇袭永昌城,大军日夜兼程,抵达永昌郡叶榆县,前方报告:

叶榆县暂无叛匪,于是大军入驻永昌郡叶榆县,等探马回报前方军情。

当晚,丞相驻扎叶榆县城,收集前线军情,与蒋琬、马谡研判下一步针对南夷复叛的军事行动。

丞相一路辛劳,行军,转战南北。

是啊,当初丞相长史王连就劝过他,南方诸郡叛乱,不一定亲自去,南方多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你作为国家栋梁,一国之望,不能冒险而行。

王连这个人,字文仪,南阳人,与丞相是老乡,早在刘璋任益州牧时,就入蜀,为梓潼令,后刘备入川,丞相重用,为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丞相安排开发管理全国盐业。所以多次给丞相劝谏。

现在平定了又反:

当初,孟获归服蜀汉后,与蜀汉联姻,把女儿孟鬘许嫁给关兴,亲兄弟孟优不服,高定被暂杀后,返回益州建宁,组织联络十个部族又参与反叛,其中联络了一个族兄弟孟琰,伙同把朱提郡守将杀害。起事。

这个孟琰也是朱提邵的一个豪帅,在夷、汉中有一定的威望,个人武艺高强,是个人才。

现在刘璋之子,刘焉之孙刘阐,在丞相开始南征后,东吴任命刘阐为益州刺史,后东吴要求返回驻守在交州、益州交界处,又担任什么御史中丞这类闲职。

刘阐肯定心有不甘,祖上基业,怎肯拱手于他人之手。

刘阐的爷爷那辈刘焉,是西汉鲁恭王的后代,刘邦后人,本属江夏竟陵人,凭借皇室宗亲曾任中郎,后辞官,钻研学术,收徒,后又征召为刺史、太守、太常等职,刘焉看见汉灵帝日渐衰败,可能天下大乱,想跑到益州任职。

刘焉向朝廷建议:现在刺史、太守,都是通过行贿买官当,剥削百姓,以致天下百姓叛乱,应该选清廉之人任州牧郡守,本人愿意到艰苦的益州去任职。

哪知,到了益州黄巾起义军也有,如马相、赵衹等人,杀县令,号称天子。

后益州从事贾龙率兵打败马相、赵祗黄巾军。

贾龙把刘焉迎进来,刘焉将治所迁到绵竹,招抚接纳叛民,派张鲁守汉中,断绝山崖间栈道,并杀死汉朝来的使臣。

后,针对刘焉的行为,不满,犍为郡太守任岐及贾龙反攻他。刘焉杀了任大守和贾龙。

从此,东汉末年,刘焉占据益州,割据称雄。

在益州,他还专门制造了天子乘驾上千辆,

他觉得宗亲做得皇帝,他也做得,每日乘坐天子乘驾出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类,坐坏了几十辆。

后传至刘璋,刘璋本在朝廷有官职的,后来借故跑回享受。

刘焉死后,益州主要官员些赵韪等不愿失去这个山高皇帝远,自由自在独立王国生活,一起上表推荐刘璋为益州刺史,于是朝廷下诏任命。

刘备入川,丞相最清楚不过了,刘璋美梦,现实的美好生活被打碎,肯定是异地安排官职,迁出成都,于南郡公安去。等待时机。

孙权斩杀关羽,取得荆州,刘璋速投吴,孙权又任为益州牧,但驻秭归。

后,刘璋联络旧部欲反击,未完成,死了,南中豪强雍闿攻占益州郡滇池反叛,归投东吴,孙权又命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

祖上呕心沥血创建的基业,就这样被夺走,刘阐会甘心失败吗?

刘阐回东吴复命后,吴主暗中就派他回滇池召旧部与丞相南征军决一死战。

吴主分析,益州郡,永昌郡,朱提郡,包括牂牁郡,这些地方山高皇帝远,平定后,易复反叛,诸葛亮带的兵也不会多,要求刘阐返回滇池后,暗中联系旧部,老关系地主豪强,诸夷中豪帅,相互串联,暗杀守将,待机反攻。在永昌边境串通煽动诸夷,特别哀牢县,宣布独立哀牢国,进而攻取永昌城,滇池县,建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