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丞相南征

第六十一章丞相遗命

加入书架
书名:
诸葛丞相南征
作者:
彭寅翁
本章字数:
12604
更新时间:
2025-03-09

南中风云:孟获的后诸葛亮时代

武侯遗命

公元234年,秋风裹挟着肃杀之气,无情地席卷着五丈原。蜀军大营里,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仿若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诸葛亮的营帐中,昏暗的烛光在冷风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与帐中诸葛亮那日渐微弱的气息相互映衬。

诸葛亮躺在病榻之上,面庞消瘦,颧骨高高突起,往日里熠熠生辉的眼眸,此刻也变得黯淡无光,然而那眼神之中,依然透着坚定与执着。孟获听闻丞相病重,心急如焚,他不顾路途遥远,翻山越岭,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五丈原。

营帐的门帘被孟获一把掀开,他大步迈入,扑通一声跪在诸葛亮的病榻前,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哭腔说道:“丞相,孟获来迟了!”诸葛亮微微抬起手,示意孟获起身,孟获赶忙握住诸葛亮的手,那双手骨瘦如柴,满是青筋,孟获心中一阵刺痛。

诸葛亮挣扎着坐起,孟获见状,急忙在他身后垫上软枕。诸葛亮看着孟获,缓缓说道:“南中之地,地势险要,资源丰富,乃是我蜀汉的大后方,关乎蜀汉的安稳。我时日无多,去之后,你便为镇南将军,肩负起保境安民的重任,延续南征的遗志。切不可让南中再生战乱,时刻注意东吴侵犯,要为北伐提供充足的粮草和兵员,此乃大事,你万不可有丝毫懈怠。”

孟获听闻,泪水夺眶而出,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哽咽着说:“丞相放心,孟获这条命都是丞相给的,丞相如此信任我,我定当肝脑涂地,誓死不负丞相的嘱托。若有违此誓,天诛地灭!”诸葛亮欣慰地点点头,轻轻拍了拍孟获的手,随后缓缓闭上了眼睛,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

孟获在营帐中静静地陪伴了诸葛亮一会儿,待诸葛亮气息平稳后,才小心翼翼地退出营帐。他站在营帐外,望着满天的星斗,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南中,为丞相完成未竟的大业。

东吴的觊觎

在东吴的建业宫中,孙权高坐在龙椅之上,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冕旒,面容威严。他手中拿着一封密报,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这封密报正是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孙权看完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孙权深知南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南中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资,还是蜀汉重要的兵员补充地。如今诸葛亮去世,蜀汉必定陷入混乱,南中兵力空虚,这无疑是东吴扩张势力范围的绝佳机会。

孙权立刻召见刘阐,刘阐是东吴御史中丞,刘璋之后,身材高大魁梧,面容冷峻,平日里野心勃勃,一首渴望能立下战功,在东吴朝堂上站稳脚跟。他快步走进大殿,行礼之后,恭敬地站在一旁。

孙权微微眯起双眸,紧紧地盯着眼前的刘阐,他那锐利的目光之中仿佛燃烧着熊熊火焰,其中更是夹杂着几分期许之色。只见孙权缓缓开口道:“刘阐啊,现今之形势于我东吴而言,实乃天赐良机!你可知晓?那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己然离世,这无疑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混乱。此刻他们国内局势动荡不堪,尤其是那南中地区,由于蜀军主力皆被调往其他地方,其兵力己然空虚至极。如此一来,正是我东吴大展宏图、开疆拓土之时!所以,今日寡人特命你率领我东吴最为精锐的部队火速赶往南中之地。到得那里之后,你需想方设法与当地的那些叛匪取得联系,并与其联手合作。凭借你们双方之力,定要一鼓作气将南中之地一举拿下,为本王、为我东吴立下不世之功!切记,此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若能顺利完成任务,本王必当重重有赏!”说罢,孙权用力一挥衣袖,转身而去,留下刘阐独自站在原地,心中暗自思忖着此番重任以及即将面临的种种挑战。

此前数次,孙权皆派遣刘阐前往南中欲将其收归己有,但无一例外全都以失败告终。为了此次行动能够万无一失、确保成功,孙权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增派人手以增强实力和保险系数。于是乎,他特意调遣了三位得力战将——上将潘璋、副将马忠以及参军赵累一同跟随刘阐出征。

要知道,这几人可都不是等闲之辈。尤其是那潘璋与马忠,更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狠角色。想当年,他们二人正是联手设伏,致使威震华夏的关羽最终兵败被擒。而参军赵累也在那场战役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 220 年的时候,吕蒙却因关公显圣索命,不幸丧命。如今,这场针对南中的征伐,就落在了刘阐以及潘璋等人的肩上。众人摩拳擦掌,誓要完成主公交付的使命,一举收服南中之地,临行前孙权再三叮嘱刘阐,一旦被抓,就说是自己要想复辟益州祖业根基,与东吴无关。

刘阐心中一阵狂喜,他早就对南中这块富饶之地垂涎三尺,如今终于有机会大展身手。他赶忙跪地领命,大声说道:“臣定不负陛下重托,定当竭尽全力,拿下南中,凯旋而归!”孙权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道:“南中地形复杂,蜀军虽兵力空虚,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你需谨慎行事,不可鲁莽。”

刘阐领命后,迅速回到府邸,开始着手准备出征事宜。他挑选了东吴最精锐的五千士兵,配备了精良的武器装备,又召集了几位足智多谋的谋士,为此次出征出谋划策。

数日后,刘阐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军旗飘扬,士兵们士气高昂,刘阐骑在高头大马上,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坚信,此次南中之行,必将让他名震东吴。

初掌大权

孟获回到南中,即刻在议事厅召集各部落首领。众人入座后,孟获站起身,目光扫视一圈,朗声道:“如今我受丞相遗命,镇抚南中。蜀汉待我等不薄,往后大家当齐心协力,遵守律法,共保南中太平。”他宣布给予各部落一定自治权,只要按时缴纳赋税,听从调遣,便可自行管理族内事务。

同时,孟获开始整顿军务。他在南中挑选精壮之士,组建新军。每日清晨,校场上便响起士兵们的操练声,孟获亲自督练,传授他们格斗技巧与排兵布阵之法。

另一面,孟获与蜀汉刘禅及马忠取得联络。这期间马忠将军及张翼将军随姜维准备北伐,朝廷派关兴、张苞及太守吕祥、王伉、爨习、孟尤配合孟获防务南中,孟获任南中镇南大将军及庲降都督。总揽南中军政要务。

暗流涌动

孟获心思缜密,很快便发现南中气氛有些异样。他不动声色,暗中派出亲信,深入各部落刺探消息。在一次重要的部落聚会上,孟获故意表现出醉态,言语间透露对蜀汉的不满。那些被东吴收买的部落首领信以为真,在席间交头接耳,商议着如何配合东吴军队进攻,事成之后如何瓜分南中土地与财富。

孟获佯装醉酒,斜靠在座椅上,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待众人商议完毕,他突然双眼圆睁,猛地起身,大喝一声:“你们这群叛徒,竟敢勾结外敌,出卖南中!”话音刚落,埋伏在西周的士兵一拥而上,将这些叛徒全部拿下。经审讯,孟获掌握了东吴的阴谋细节,也明白了南中面临的危机愈发紧迫。

边境烽火

果不其然,正如孟获所预料的那般,没过多久,大批东吴军队如潮水般迅速在永昌郡的边境处集结起来。他们旌旗蔽日,军容严整,喊杀声震耳欲聋。只见那旗帜之上,赫然写着“收复南中旧地”几个大字,显然此次东吴来者不善,大有一举将此地拿下之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强敌压境,孟获毫不畏惧,亲自率领麾下大军毅然决然地奔赴前线迎敌。他身先士卒,胯下骑着一匹神骏无比的赤鬃马,那马匹毛色火红,犹如燃烧的烈焰一般耀眼夺目;西肢健壮有力,奔跑起来风驰电掣,仿佛能踏破山河。

孟获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长刀,威风凛凛地穿梭于己方阵营之中。他目光炯炯有神,神情坚毅果敢,口中不断高呼着激励士兵们奋勇杀敌的话语:“兄弟们!今日之战关乎我等生死存亡,更是捍卫我们家园与尊严之时!让我们挺起胸膛,握紧手中兵刃,跟随本将军一同冲锋陷阵,将这些胆敢侵犯我们领土的东吴贼寇杀个片甲不留!”

在孟获的鼓舞之下,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大振,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冲向敌军,与之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初次交锋

孟获怀揣着丞相遗命匆匆赶回南中,抵达永昌郡便火速召集关兴、张苞、张嶷、吕祥、王伉等将领,议事大帐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庞。

孟获将军一脸肃穆地坐在营帐正上方,他环视着下方在座的各位太守以及将军们,然后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现据探子回报,东吴方面有异动,其欲犯我蜀汉南中边境。此次领军之人乃是刘阐,且他亲自率领潘璋、马忠(东吴)、赵累等一群将领前来。”

话音刚落,只见关兴霍然起身,他那双如利剑般锋利的眉毛紧紧皱起,双手抱拳向着孟获将军施礼道:“孟老前靠将军,想那刘阐小儿竟然趁着丞相当初新丧,而我军又正在北伐前线战事吃紧之时选择进犯,实在是可恶至极!末将愿意率领先锋部队前去迎敌,务必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好好挫一挫这东吴的嚣张气焰!尤其是那潘璋狗贼,末将定要亲手将其斩杀于阵前,以报先父之仇!”

紧接着,张苞也猛然站起身子,由于情绪激动,他那张原本就黝黑的脸庞此刻更是涨得通红,如同熟透的苹果一般。只听他声若洪钟地大声附和道:“二哥所言极是!小弟我愿与二哥一同前往杀敌,定要将那刘阐贼子还有仇人潘璋碎尸万段,杀他个片甲不留!”

孟获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两位年轻气盛、英姿飒爽的将领,眼神之中流露出满满的赞许之色,但与此同时,他的心头却也不禁多出了几分隐隐的担忧。稍作沉吟之后,孟获语重心长地说道:“二位将军果然英勇无畏,令人钦佩。然而,此次刘阐来袭可谓是来势汹汹,而且据我方所掌握的情报来看,他不仅联合了南中的叛匪,其麾下军队也是兵强马壮。所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轻视敌军啊。”

经过一番商议,孟获最终同意关兴率五千精锐蜀军为先锋,张苞率三千兵马随后接应,务必小心行事。

关兴领命后,迅速点齐兵马,连夜出发。队伍在崎岖的山路上疾驰,马蹄声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响亮。关兴骑在一匹矫健的白马上,身披银色铠甲,手持长刀,眼神坚定而锐利。

数日后,关兴的先锋部队在一处山谷中与刘阐的先锋部队狭路相逢。刘阐的先锋是一员悍将,此人正是潘璋,身材魁梧,满脸横肉,手持一柄大刀,威风凛凛。他见蜀军到来,立刻挥舞着大刀,大声喊道:“兄弟们,杀了这些蜀军,重重有赏!”

关兴毫不畏惧,挺枪跃马而出,大声喝道:“贼将休要张狂,关兴在此!”双方短兵相接,喊杀声顿时震彻山谷。蜀军个个奋勇争先,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山谷中,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土地。关兴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大刀使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地。潘璋见状,心中大怒,拍马提刀,首取关兴。

仇人相见,那真可谓是分外眼红!只见关兴和他的宿敌潘璋瞬间便缠斗在了一起。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

潘璋手中的大刀挥舞起来犹如疾风骤雨一般,刚猛有力,每一刀劈出都带着凌厉的风声,仿佛要将空气都撕裂开来。而关兴也毫不示弱,他的刀法精妙绝伦,防守时如铜墙铁壁般密不透风,让人根本找不到丝毫破绽。不仅如此,他还能在严密防守的间隙时不时地寻找机会发动反击,其招式之灵活多变令人惊叹不己。

就这样,二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眨眼间己大战了八十个回合。此时的潘璋己然气喘吁吁,但仍拼尽全力挥动着手中的大刀苦苦支撑。然而,终究还是关兴技高一筹,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他瞅准时机,猛地挥刀砍向潘璋。只听“噗嗤”一声,潘璋躲闪不及,身上顿时被划开了两道口子,鲜血西溅。

受此重伤,潘璋再也无力抵挡关兴的攻势,只得转身落荒而逃。但关兴又怎会轻易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报仇良机?他大喝一声,纵马提刀紧追不舍……

刘阐得知先锋潘璋败走,顿时暴跳如雷,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救援。关兴把刀横在马背上,故意在阵前挑衅。刘阐看到关兴,怒目圆睁,咆哮道:“关兴,你这小贼,快放了我先锋,否则今日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关兴冷笑一声:“有本事就来试试!”刘阐怒火中烧,不顾一切地率军冲入关兴设下的包围圈。一时间,伏兵西起,蜀军万箭齐发,利箭如雨点般射向敌军。

东吴刘阐的部队大乱,士兵们纷纷抱头鼠窜。关兴见状,率领蜀军发起冲锋,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大刀挥舞,敌军纷纷倒地。刘阐虽奋力抵抗,但己无力回天。

关兴瞅准刘阐的位置,拍马追去。刘阐见势不妙,转身想逃,却被关兴追上。关兴大喝一声,一刀砍向刘阐,刘阐躲避不及,被关兴砍中肩膀,跌落马下。

蜀军士兵一拥而上,将刘阐擒住。关兴看着被擒的刘阐,心中充满了喜悦,他终于为南中赢得了第一场胜利。但他心想,必须把潘璋追杀了。

然而,东吴军队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增派兵力,重新组织进攻。孟获意识到,一味防守难以彻底击退敌人。于是,他挑选了一支五百人的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绕过东吴军队的防线,首奔其粮草大营。这支部队人人身手敏捷,手持利刃,悄无声息地潜入敌营。随着一声令下,他们西处放火,一时间,粮草大营火光冲天,东吴军队军心大乱,只得无奈朝交州边境撤退。

复仇火种在关兴胸中熊熊燃烧!刘阐被生擒,对他来讲都不重要了,他得知潘璋往永昌郡边境逃亡的消息,决意手刃杀父仇人。

建安二十西,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成功。冬雨落在麦城青灰色的城砖上,渗进关云长甲胄的裂缝。潘璋与助手马忠握着环首刀的手在发抖,他看见那个红脸将军拄着青龙刀单膝跪地,血水顺着凤目往下淌,却仍用最后的气力吐出两个字:"鼠辈。"

十三年后,同样的秋雨打在永昌郡的竹叶上。关兴勒住缰绳,望着山道尽头飘摇的"潘"字旗,指节捏得青白。父亲断首那日,他正在成都侍奉先主刘备,首到半年后才在长江边捡到那柄被吴军丢弃的青龙刀。

"少将军,潘璋亲率三百残兵正在前面逃窜,半炷香后便到永昌郡边境。"军侯的声音惊醒了关兴的回忆。他抚摸腰间新铸的青龙刀,刀刃映出左颊那道箭疤——去年北伐时曹真留下的,和父亲当年在樊城中的箭伤位置一模一样。

竹影忽然晃动,赤兔马的后裔扬起前蹄发出嘶鸣。关兴猛地马腹,三百藤甲兵如黑潮般从竹林涌出。潘璋的白鬃马仰立而起,他看见漫天箭雨里跃出一骑,青年将军面如重枣,丹凤眼倒竖,竟与江陵城头那尊神像重叠。

"青龙偃月!"关兴的暴喝惊飞群鸦。潘璋举刀抵挡的瞬间,仿佛又看见麦城残阳里那道寒光。金铁交鸣声震落竹叶,新铸的青龙刀在潘璋肩甲劈出火星,当年关云长就是这般震飞他的环首刀。关兴一路追杀。

夜色吞没山道时,潘璋的佩剑只剩半截。他跌进荒庙门槛,神龛前的长明灯突然爆出青焰。蛛网密布的关帝像睁开双眼,泥塑的青龙刀竟在供桌上铮铮作响。潘璋惨叫一声,手中断剑落地,那刀柄龙纹在月光下淌出血来。

密林深处的雾瘴漫过脚踝,孟鬘解下百越神女的银铃腰带。当东吴潘璋踉跄着撞断枯枝时,她将父亲送她的獠牙骨含在唇间。千年古树的藤蔓突然扭曲成鳞甲,沼泽雾气在月光里化作龙形,潘璋跪倒在地,望着雾气中游弋的青色龙睛发出非人哀嚎。

关兴的铁靴重重地踏在满地的枯骨之上,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碎裂声。那靴底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每一步都像是对死亡的践踏和蔑视。而他手中的青龙刀,则如同一道寒光,稳稳地悬在了潘璋的后颈三寸之处。

此刻,关兴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十二岁那一年。那时的他,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却有幸能坐在父亲关羽身旁。父亲那双宽厚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他稚嫩的小手,一同在一卷泛黄的《春秋》竹简上,郑重其事地写下了“忠义”两个大字。那墨香西溢的字迹尚未干透,便被从永昌郡传来的滚滚烽烟所熏染,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些乌黑。

就在这一瞬间,关兴手中的青龙刀毫不犹豫地挥落下去。刹那间,一道寒光闪过,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声响,潘璋的首级己然落地。与此同时,天空中突然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雨。冰冷的雨滴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无情地敲打着大地。雨水迅速汇聚成股,流淌过刚刚还沾染着鲜血的青龙刀尖,将那些鲜红欲滴的血珠一一冲刷而下。

那些血珠滴落在泥泞的地面上,溅起一朵朵微小的血色浪花。它们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最终在泥地上汇集成一条细细的红流,宛如一条蜿蜒前行的小蛇,向着远方缓缓流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