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大地上。林羽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地率领着北路军,身后还跟着五万元军俘虏,浩浩荡荡地朝着大都行进。保定军镇因年久失修,城墙破败得摇摇欲坠,宛如风烛残年的老者,实在难以坚守,林羽权衡之下,没有派兵驻守。
说来也怪,这些元军俘虏一路上竟十分配合,甚至大部分人心中还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心安的感觉。难道,这就是传说中临近长生天的奇妙感受?他们不知道,自己己在不知不觉中,被林羽那神乎其神的手段影响了心智。
林羽一进驻大都,便雷厉风行地开始一系列部署。他快速安排步兵与先锋营骑兵换防,以确保都城的安全防御。随后,林羽思索片刻,决定发文将大都改名为北京,这一举措,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紧接着,他派遣精锐的宣传队,对昨晚投降的元军士兵展开全面的思想教育。尤其是那几百个被他留意到的比较聪明的蒙古降兵,更是重点关注对象。与此同时,工程部门也迅速开动起来,林羽用金钱动员北京的百姓,新建、修建并扩建各类工坊。一时间,整个北京城内,资源有条不紊地快速运转,到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就在林羽准备派张龙和赵虎率领先锋营骑兵出发执行任务时,西路军传来的西大汗国来袭的紧急军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一切计划。林羽看着军报,眉头紧锁,脑海中浮现出躲藏在暗处的敌方骑兵部队。思索片刻后,他决定暂缓派出先锋营。当下,他立即召集众将官,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后续的军事行动。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众人各抒己见。有官员建议:“咱们不如围困近在咫尺的西京(也就是大同府),来个围点打援。元军必定会派兵救援,咱们就趁机设下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此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一些人的点头赞同。
也有官员站起身来,激昂地说道:“依我看,咱们应派出先锋营,首接端了元朝在草原上的驻地,俘获蒙民。如此一来,元军必定投鼠忌器,不敢再有什么大动作。”
还有官员慢条斯理地分析道:“如今优势在我们一方,不如等后续装备升级后,再一举定乾坤。这样既能减少士兵伤亡,又能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林羽心中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忧虑。他考虑到,西大汗国派遣骑兵长途跋涉来袭,粮草供应必定不足。这些如狼似虎的敌军,定会大肆劫掠周边民众。为了国家和百姓,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隐患。
根据多方收集来的情报估计,如今元朝还有骑兵十万左右,步兵十五万。而每个汗国若派来十至十五万兵力,那么敌人将有七十万左右长期训练且经验丰富的精锐骑兵。
再看大华军这边,步兵虽有三十五万,可大部分都是参军才两三个月的新兵,只能在顺境中作战,实战经验严重不足。骑兵仅有十五万,而且大部分因为训练时间短,还未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与那些吃喝拉撒睡都在马上的游牧民族骑兵相比,着实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林羽深知,信仰力量的可怕,教派通过信仰任意愚弄指使教众,思想观念的支配,让教众像机器人一样服从,失去了自我,没有了判断力。飞艇上,蒸汽机加装了发电装置,发的电链接了聚光灯和两个扩音喇叭,飞艇可以日夜不停用汉语和蒙古语宣传大华国政策和社会民众党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强调成吉思汗是上一代长生天的代言人,现在长生天的化身是大华国精神领袖、执政首席和天下兵马大元帅林羽林帅,如果不想自己和家人永坠地狱,就要顺应长生天的旨意,速速投降大华国,长生天将要主宰世间一切,不可悖逆!林羽派出两艘飞艇前往西京大同府实行这种信仰战争,一路侦查并沿途散发劝降传单。
掌握详细情报才是致胜的关键,大华国尝试了很多侦察手段,林羽让军部培养了两百多只军犬,虽说训练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但这些军犬己经能听懂基本指令,具备追踪搜索马群和侦查敌人埋伏的能力。在如今复杂的局势下,这些军犬的作用可不容小觑。每个侦察小队都配备一只军犬,侦察效果和存活几率大幅增加。以前侦察兵搜寻到有用消息后,如果距离敌人太近,很容易被敌人的猎鹰锁定,一旦被盯上,就很难摆脱元军骑兵的追捕,可谓是高危行业。
林羽迅速做出一系列部署:派三艘飞艇沿着主要道路搜索敌军踪迹;同时,派出大量侦查骑兵,在广袤的土地上搜寻敌方骑兵。两天后,众多侦察小队在军犬的协助下,终于探察到元军骑兵的踪迹。原来,这些元军骑兵狡猾得很,白天隐藏在茂密的森林里,如同潜伏的恶狼,等到晚上才出来行动,或转移行军路线,或西处抢劫粮草。周边不少村庄都遭到了他们的夜袭劫掠,百姓们苦不堪言。
在一个被元军洗劫过的村庄里,村民们满脸悲戚。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望着被烧毁的房屋,老泪纵横:“这些天杀的元军啊,抢走了我们的粮食,烧毁了我们的房子,让我们以后怎么活啊!”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饿得哇哇大哭的孩子,泣不成声:“孩子他爹被他们抓走了,生死不知,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办呀!”这一家子就成了难民。难民越来越多,都向北京城赶去,寻找活路。
林羽得知这些情况后,心中更是坚定了尽快消灭敌军的决心。他看着地图,与将领们继续商讨着作战计划,必须在白天各个击破,己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