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搞事业

第39章 李逸送哨子给她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七零年代搞事业
作者:
高个子啊
本章字数:
454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天刚蒙蒙亮,杨芸就帮着堂哥杨卫东和堂妹杨丽把行李往自行车上装。二婶三婶连夜赶制的新被褥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上面还摞着两个印着"劳动光荣"的搪瓷盆。

"芸姐,我这心里首打鼓。"杨丽攥着新发的供销社工作证,手指都在发抖,"听说上岗前要背一百多种商品价格呢。"

杨卫东把最后一捆行李固定好,拍了拍杨丽的肩膀:"怕啥,咱们好好干就行。”

杨丽又对杨芸说:"芸姐,多谢你借的这本《商品知识》,我熬了一个通宵总算看完了。"

杨芸笑着把军用水壶递给他们:"到了宿舍先把炕烧热,县里比咱大队冷多了。"她看了眼东方泛起的鱼肚白,"走吧,赶早不赶晚。"

三人骑着自行车走在积雪未消的土路上,车轴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路过大队部门口时,会计老张头正在贴新年宣传画,红纸黑字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供销社宿舍是栋灰砖砌的二层小楼,走廊里飘着煤烟和腌菜混合的味道。杨卫东的宿舍在二楼最东头,推开门,不到十平米的小屋里摆着一张木床、一个三屉桌,墙角还放着个铁皮炉子。

"这可比知青点强多了!"杨卫东兴奋地摸着刷了绿漆的窗框,"还有玻璃窗呢!"

杨芸帮他们把被褥铺好,又从兜里掏出两包药茶:"这是我配的安神茶,晚上睡不着就泡一杯。"她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我得去上班了,你们记得去后勤科领煤票。"

县医院今天格外忙。冬天感冒发烧的病人排成了长队。杨芸坐诊的中医科里,火炉烧得通红,还是抵不住从门缝钻进来的寒风。她搓了搓冻僵的手指,给面前的老农把脉。

"大爷,您这是寒气入肺。"杨芸写下药方,突然想起李逸的脉象。三天过去了,不知他那枪伤恢复得如何。

这个念头一起,识海里的中医空间就微微发烫,几味药材的虚影在意识中浮动。

下班铃响时,天己经擦黑。杨芸裹紧棉袄往李家小院走,盘算着空间里还有哪些药材能用。

拐过供销社门口的标语牌,她看见杨丽正在柜台后跟着老师傅学打算盘,那认真的模样让她不禁莞尔。

小院里飘着炖肉的香气。杨芸刚放下帆布包,就听见前院传来李爷爷爽朗的笑声。她犹豫片刻,从空间里取出一包配好的药材,又拿了艾条和银针,这才向前院走去。

前院的枣树下,李逸正在劈柴。军棉袄挂在旁边的晾衣绳上,只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绿绒衣。斧头抡起的瞬间,绷紧的肌肉线条透过单薄的衣服清晰可见。听到脚步声,他猛地回头,斧头"咚"地砍进木墩里。

"伤没好全就干重活?"杨芸皱眉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后背,"伤口裂开怎么办?"

李逸用袖子擦了把额头的汗,左肩的绷带果然渗出了淡红色:"躺久了浑身难受。"他弯腰拿起军棉袄套上,却不小心扯到伤口,倒吸了一口凉气。

堂屋里,李奶奶正在纳鞋底,见杨芸进来连忙招手:"芸丫头来得正好,快给这犟小子看看。我说伤口不能沾水,他非要去井台洗脸!"

煤油灯下,李逸解开衣扣的动作比三天前自然多了。杨芸小心地揭开纱布,惊喜地发现伤口己经消肿,边缘开始结痂。但当她触碰到他左胸时,李逸突然绷紧了肌肉。

"这里也疼?"杨芸轻轻按压。

李逸的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不是...是冻伤..."

杨芸这才注意到他胸前大片紫红色的斑块,是严重的冻伤后遗症。她下意识用掌心贴上去试温,立刻感受到他剧烈的心跳。

"寒气郁结在肺经。"她急忙缩回手,假装整理药包来掩饰发烫的脸颊,"得用艾灸配合针灸。"

李奶奶不知何时己经退了出去,还贴心地带上了门。杨芸把艾条点燃,袅袅青烟在两人之间盘旋。

当她把艾条靠近李逸胸口的穴位时,发现他的呼吸变得又深又缓,像是刻意在控制。

"疼就说。"杨芸把银针在煤油灯上消毒。

李逸摇摇头,目光落在她专注的侧脸上:"你堂哥堂妹安顿好了?"

"嗯,供销社条件不错。"杨芸下针又快又准,"杨丽现在是会计学徒,卫东哥在农资柜台。"

银针微微颤动,李逸胸口的肌肉逐渐放松

杨芸趁机从空间渡出些灵泉水,混在药汤里:"把这个喝了,能化瘀。"

李逸接过粗瓷碗一饮而尽,突然皱眉:"这水..."

"山泉水。"杨芸心跳漏了半拍,"我们大队后山特有的。"

屋外传来李奶奶故意提高的嗓门:"老头子,把腊肉切薄些!芸丫头爱吃!"

李逸低笑出声,震得胸前的银针轻轻摇晃:"我奶奶很喜欢你。"

杨芸正低头起针,闻言差点扎错穴位。她假装没听见,转而问道:"你什么时候回部队?"

"伤好就走。"李逸的目光落在她发间上,"开春可能有任务。"

最后一根针收起时,房门突然被推开。李爷爷端着个搪瓷盆进来,里面盛着热气腾腾的腊肉炖粉条:"先吃饭!芸丫头忙活一天了,肯定饿了。"

饭桌上,李奶奶一个劲儿给杨芸夹肉:"多吃点,看你瘦的。"转头又对李逸说,"小逸,把那个肉罐头打开,就你带回来那个。"

杨芸低头扒饭,却总能感觉到对面投来的视线。当她第三次抬头时,正好撞上李逸没来得及移开的目光。煤油灯下,他刚毅的轮廓柔和了许多,眼睛里跳动着温暖的光。

饭后,李逸执意要送她回后院。雪后的院子银装素裹,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走到廊下时,李逸突然从兜里掏出个东西塞给她——是个子弹壳做的口哨,打磨得锃亮。

"哨声能传三里地。"他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要是夜里有人闹病...你就吹这个。"

杨芸握紧还带着体温的子弹壳,突然发他右手虎口的旧疤上又添了道新伤:"这是..."

"做哨子时划的。"李逸迅速把手背到身后,"不碍事。"

堂屋传来李爷爷的咳嗽声,李逸像被烫到似的后退两步:"那个...明天见。"说完转身就走,却在台阶上绊了个踉跄。

杨芸捂着嘴回到屋里,发现掌心全是汗。她把子弹壳哨子放在枕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