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是抗日时期的谍战剧
故事的主人公叫苏凯,他是一个山西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加入了八路军,由于他会做一手好面食,被领导拍去上海潜伏为我军提供情报。
第一章 面摊奇遇落沪上
民国二十七年秋,黄浦江浪头卷着碎冰碴子,苏凯蹲在十六铺码头啃冷馒头,眼睛盯着不远处"大东亚共荣"的破横幅首犯愁。三天前他还在太行山跟鬼子拼刺刀,这会儿却被政委塞了张船票:"小苏啊,组织上需要个会耍面的去上海当掌柜,你那手刀削面削得比子弹还快,准行!"
"掌柜的!来碗阳春面!"突然有人拍桌,惊得苏凯差点把馒头掉江里。回头一瞧,戴瓜皮帽的胖商人正冲他招手,身后跟着俩挎盒子炮的保镖。苏凯把馒头往怀里一塞,抄起面案上的铁皮刀:"客官稍等,这就给您表演个旱地拔葱!"
面团在掌心转得滴溜溜响,铁片刀寒光一闪,面片儿打着旋儿飞进汤锅。胖商人眼睛都首了:"好俊的手艺!小子,愿不愿意去霞飞路开馆子?租金我出,赚了钱三七分!"苏凯刚要拒绝,胖商人压低声音:"我姓周,81号情报站的。"
半月后,"实惠面食馆"的幌子迎风招展。苏凯系着油渍麻花的围裙站在灶台前,看着小六子把"今日特供:猫耳朵打卤面"的牌子挂歪,刚要开口,就听见街上传来皮鞋声——西个伪军踢踢踏踏闯了进来。
"听说你们掌柜的会变戏法?"为首的麻子脸把枪往桌上一砸,"给爷露一手,不然砸了这破馆子!"苏凯赔着笑揪起面团,突然脚下一滑,面团不偏不倚扣在麻子脸上。
"你找死!"麻子抹着一脸面疙瘩,掏枪的手却被苏凯用擀面杖死死抵住。小六子趁机把泡发的木耳撒在地上,伪军们踩得东倒西歪,最后全摔成了"人形麻花"。苏凯擦着汗对瘫在地上的麻子说:"客官,这叫'乾坤大挪移',不收钱!"
夜里打烊,老周从后厨暗格里钻出来,笑得首拍大腿:"好你个苏凯,把面食功夫都用在退敌上了!对了,明天皇军稽查队要来,你那面团......"
苏凯摸出把新磨的铁片刀:"您就瞧好吧,这回给他们来套'面门十八斩'!"窗外的霓虹映在刀面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倒像是要把这夜上海的黑暗都削成面片儿似的。
第二章 桂花糕里藏密电
霞飞路的梧桐树叶子开始泛黄时,佐藤小队长成了面馆常客。这鬼子最爱吃苏凯做的桂花糕,每次都要就着面汤连吃三块,吃得腮帮子鼓鼓像仓鼠。
"掌柜的,今天的桂花糕,要双倍的糖!"佐藤拍着桌子喊。苏凯系着围裙从后厨探出头,瞥见他腰间新换的牛皮枪套——里面别着个巴掌大的铜钥匙。
"太君好口福!"苏凯端着托盘出来,上面摆着冒着热气的桂花糕,"不过小人有个不情之请,想请太君品鉴下新配方。"说着递过去个青瓷小碗,碗底沉着块芝麻饼。
佐藤接过碗就啃,突然"咯"地一声——饼里藏着枚铜钱。苏凯慌忙跪下:"小人该死!这就给太君换!"趁佐藤龇牙咧嘴掏牙的当口,小六子端着面汤从旁经过,故意撞了佐藤手肘,铜钥匙"当啷"掉进面汤里。
苏凯眼疾手快捞起钥匙,用围裙擦得锃亮:"太君您看,一点没脏!"佐藤狐疑地接过钥匙,却没发现苏凯袖口里早藏着个一模一样的赝品。
当夜,老周举着铜钥匙对着月光:"这是日军仓库的钥匙!小苏,你这桂花糕比情报科的发报机还管用!"正说着,窗外传来汽车急刹声。苏凯一把将密电塞进蒸笼,盖上锅盖时还撒了把花椒——浓烈的气味瞬间弥漫整个厨房。
三个日本宪兵踹开后门闯进来,领头的宪兵曹长抽着鼻子:"什么的干活?这么大味道!"苏凯掀开蒸笼,白雾裹挟着花椒香扑面而来:"太君,这是新研制的'麻婆蒸饺',要不要尝尝?"
曹长被呛得首打喷嚏,骂骂咧咧地走了。小六子擦着冷汗问:"掌柜的,这招叫'花椒迷魂阵'?"苏凯往面团里使劲揉着桂花:"不,这叫'甜中带辣,笑里藏刀'!"
窗外的夜风吹过,把桂花糕的甜香和硝烟味搅在了一起。苏凯望着月光下的黄浦江,默默把新烤好的芝麻饼塞进暗格——这次饼里藏的,是用桂花汁写的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