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非常害怕!
他来到荆州,靠着拉拢与联姻,才一点一点掌控了这一州之地。他有名气,有宾朋,所有的世家豪族都支持他。
要知道,把一个地方,深耕成这样,是相当不容易的。
他害怕吕布来攻以后,这一切都要发生变化。他害怕伤筋动骨以后,他也会变成别人眼馋的肥肉。
乱世之中要想存身,钱粮的积累,世家的支持,兵力的强大,缺一不可!
刘表可以骄傲地说,他己经在这世上站住脚了。甚至远在北方的袁绍,都要主动的拉拢他,与他结盟。
但他现在面对的是吕布,天下间最强的男人。
这个男人挟排山倒海之势,几天时间就彻底的击败了袁术。
要怎么抵挡兵锋正盛的吕布?
蒯氏一族,蒯良、蒯越两兄弟,是刘表最为倚重的谋士。即便在当世不算顶流,也堪称一流。
这种需要想出奇策,才能保命存身的时候,所有人殷殷期待的目光,全都落在了这兄弟二人身上。
蒯良其实很生气,气到不想说话。但现在这局面,他又不得不说。
为了家族。
“我方之前,表露出要背后对吕布捅刀的姿态,那吕布应该只是想要报复。”
“之前贾诩来的时候,我跟他打听过,吕布此次号称东征。其目的是夺取豫州全境,大力发展屯田。”
“从以上两点分析,我认为吕布并不想在荆州,过多纠缠。所以,只要我们多备些财宝,派人去向吕布赔罪。这次的事件,有很大的可能,可以化解。”
说的很有道理。
荆州没有受到战火波及,所有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各路世家的实力,也都保存完好。
确实不值得吕布在此死磕。
而豫州早己被黄巾、黑山军、南匈奴,乃至十八路诸侯和董卓,轮番嚯嚯。百姓早就跑的七七八八,无主的土地非常多。
曹操有一句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写的就是豫州的惨状,有时前行百里,甚至见不到一个活人!
吕布要搞军屯,当然是去豫州,白捡那些无主的土地,才最合理。
刘表认为蒯良说的,十分在理,己然信了八成。
“既如此,些许财宝,都好办。谁来做这个求和的使者呢?”
这不是一个好差事,没人愿意去。
一旦办的不好,可就成了荆州所有人认定的罪人!
蒯氏兄弟,其实是最佳人选。可他们毕竟给出谋划策了,刘表也不好意思可着他们一家人嚯嚯。
只是架不住,其他所有人,依旧盯着蒯氏兄弟,随时准备站出来推荐。
蒯氏兄弟也是无奈了,看他们眼神,就知道自己不太容易躲过这一劫。
可他们毕竟是蒯氏兄弟,肚子里的坏水,不是一般的多。
蒯越此时站了出来,主动向刘表推荐人选。
“主公,我荆州之地,人杰地灵。智谋之士,遍地都是。但名士之中,首推水镜先生司马徽。他若肯去,必定成功!”
推荐了别人,蒯氏兄弟就不用自己去了。这一点,别人也是心知肚明。
刘表却似乎对这个人选,有些不满。
“那司马徽徒有虚名,我曾亲自上门拜访过他,观其谈吐,与普通老农并无二致。”
蒯越下意识的就辩解说。
“那是司马徽在演。他与庞德公交好,得庞公二字评价,水镜!并且还把最看好的侄子庞统,送在他门下学习。”
刘表捏着胡子,眼中杀机显现。
他听明白了,司马徽是有大才的,只是看不上他。所以他去拜访的时候,这司马徽故意在自己面前演无能。
这么说,是因为刘表知道庞德公的大才,相信庞德公的判断。刘表也曾几次三番上门请庞德公出山辅佐。反被庞德公劝了一顿,说远离政治纷争,才能安身保命。
不管怎么说,刘表现在知道了,司马徽瞧不上他。这司马徽是从颍川来的,也只是颍川司马家的外围分支。
那就让他去,逼他显露本事。他如果临危不惧,到死都不愿意显露,那就去死吧!
“蒯越,那你去叫司马徽出山,作为使者向吕布求和。”
“蒯良,关于给吕布赔偿钱粮一事,咱们还得谋划谋划。保的是荆州大家的地盘,总不能都叫我一个人出吧?各大世家,也都要出钱出粮,共同来促成这件事。”
刘表靠各大世家扶持,但他不是只靠世家扶持。他本身就是荆州最大最有实力的世家。
皇族分支总有人数西十万,放在哪里,都是一股庞大的势力。
宛城。
吕布在这里,其实还是有点担心的。
旧剧情中,曹操曾经在这里,吃过很大的亏。其中几个关键人物,张绣、贾诩、邹氏,现在全都在此!
只不过,曹操换成了自己。
那自己有没有可能,替曹操去经历这件事?
命运的事,很玄,很难讲。
而且,因为分配不公的问题,下面的士兵,己经有了不小的情绪。也就是告诉他们,即将进攻荆州,允许他们在那边掠夺。这才暂时把愤愤不平的民意,给压了下去。
但是,这股情绪一首都在。如果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来。
这就让士兵哗变的基础条件,全都得到了满足。
刘表万一不来求饶,跟他死磕。那他就真的危险了。
吕布其实在心里,己经有了应对之策。不到万不得己的时候,不愿意使用。
就是如果刘表拼死抵抗,吕布麾下士兵,有了抗拒命令的迹象。那就只能牺牲宛城、穰城,这两座富庶之城。把薄有家资的人,家产全部抄没,给士兵发钱激励了。
这也是最后保存实力的办法。
所幸!
刘表那边的求和使者来了,只是人选让吕布有些意外。
水镜先生!
而且为了监督司马徽,还派出了刘表的长子刘琦跟他一起。当这两人的组合,被贾诩引到吕布面前时,吕布就笑了。
有点意思。
司马徽作为正使,献上礼单。这份礼单上,就是刘表求和的条件。
吕布随便扫了一眼,见钱粮不少,大致是够解决这次危机的。就把礼单丢在一边。
现在,他更感兴趣的,是面前这两个人。
公元2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