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五十三斤十三两七钱。”
胡汉三将账单递给杨小白,说道:
“按照一斤五十文的价钱,算下来应该是二两六钱九分三厘银子,你自己算一算。”
“你这小胖娃子也真是厉害,一次赚的银子顶我好几个月的工钱!”
他眼神中带着羡慕之色,感慨极了。
杨小白一副大人模样,连连摆手道:
“胡掌柜谬赞了,这银子可不是本小白独个占了,还要分出去呢,最后到手也就是些辛苦钱。”
“你呀你!”胡汉三知道杨小白是低调,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
人家能赚这个钱,是人家的本事!
这小胖娃子,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杨二哥和杨三哥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
最后得出了意大利面应该拌西十二号混凝土,以及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很容易的推断出人工饲养的东条鹰鸡,可以捕获野生的三角函数的结论。
嗯……简称胡说八道!
好在还是杨小白算了一下,就是这个价钱,没有问题
点点头,道:
“胡掌柜,价钱没问题。”
胡汉三心中闪过一抹诧异,他可是看见这小胖娃子的两个哥哥算的满头大汗,愣是算不对价钱。
这小胖娃子怎么会这么快就确定价钱没问题?
唯一的可能……
大概率是小胖娃子相信他的人品!
毕竟这一条街上,提起他胡汉三的品性,谁不竖起一根大拇指!
心中小傲娇了一下,胡汉三脸上笑容更甚,说道:
“行,既然价格没问题,那就取钱吧。”
他带着杨小白哥几个来到柜台前,拿出两个一两银子的小银锭,接着又数出六百九十三枚铜钱,推到哥几个面前,笑道:
“银子齐全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您收好,出了这门,再有问题,可就不归我们回春堂管了。”
杨小白笑嘻嘻的将银子收到小布袋里面,递给杨二哥保管,回道:
“胡掌柜放心,这规定本小白都懂,一经离店,概不负责!”
“没错,就是这个理儿。”
胡汉三觉得这个面憨心黑的小老六顺眼了不少,主动开口道:
“以后你要是采到其他药材了,便拿过来,我们回春堂肯定给你一个公道价格。”
“好嘞,那我们还有些事情,便不麻烦您了。”
“行,我送送你们。”
“您留步。”
杨小白带着两个哥哥走出回春堂。
后者还是一脸懵逼。
压根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反正小白怎么招呼,他们就怎么干!
最后口袋里面多出来了二两多银子!
对于农家人而言,二两银子便是一笔天大的巨款!
往往需要攒一年才能攒够!
杨二哥怀揣着这笔银子,走路都有些晕乎乎的!
双腿发软,愣是有些走不动道。
“老三,快扶住我!我头有些晕!”
三哥杨义祖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哭丧着脸道:
“二哥,我腿也软着呢!”
“到底咋回事啊!这二两多银子就到手里面了!”
“啥时候赚钱这么容易了!”
杨小白看着相互搀扶的两个哥哥,摇摇头,叹了口气道:
“小仁子,小义子,你们这碗水还浅着呢!”
“嘿!你这小……”
杨仁祖眉毛一挑,伸手就要给杨小白赏一个脑瓜崩。
不过想到全凭小白才能赚到银子。
立刻换上一副笑脸,改口道:
“你这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白总,说的没毛病!”
三哥杨义祖吃惊的看着变脸如此之快的二哥。
后者哼了一声,用一种和大佐极其相似的嗓音说道:
“你懂什么,咱们中国有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咱们只要好好和白总合作,相信白总肯定是不会亏待咱们的。”
闻言,杨小白首呼卧槽!
这语气,这嗓音!
建议严查啊!
别人演的不像,你丫的是不像演的啊!
随即,杨小白带着两人去衙门,把泥鳅给罗万化送去。
路上,杨仁祖时不时就要掏出布袋子看一眼,生怕一眨眼的工夫,这布袋子里的钱就飞走了。
见到布袋子里面的钱还在,才会长长松一口气。
然后盘算着自己能分多少银子。
就算一成,那也能分二钱多的银子!
二钱银子,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啊!
杨仁祖有种一夜暴富的感觉。
杨小白之前没去过县衙,问了几个路人,才知道县衙在县城的东北边,走过两道街,右拐便是了。
花费了一炷香的时间,哥几个便是站在了宁县县衙的门前。
和大多数县衙一样,门前都摆着一架鸣冤鼓。
据说这鸣冤鼓是由包拯包青天所创的,是为了方便老百姓诉说冤屈,至于其渊源,能够追溯到尧舜时期,那时便有了鼓励臣民进谏和方便百姓告状申冤的制度。
宁县的县衙很大,有很多院落。
有申明厅、旌善亭、赋役房、寅宾院、监狱,还有见心堂(大堂)、六房、三班、城守司署、酂侯寺,也包括县太爷的后宅,后花园等等。
杨小白给门口值守的衙役抓了把瓜子,道:
“大哥,我是罗巡检的表弟,姓杨,从乡下看望他来了,劳烦您报个信儿。”
衙役接过瓜子,听到是罗巡检的亲戚,不敢怠慢,连忙道:
“行,我去通个信儿。”
不大一会,这衙役便小跑回来了,说道:
“罗巡检在城守司署处理公事,你们先跟我来吧。”
“谢大哥了。”
“谢什么,都自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