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长歌

第16章 以酒易物,经略边陲

加入书架
书名:
陇右长歌
作者:
阿良oog
本章字数:
5232
更新时间:
2025-07-09

王管事那句“不要钱”在姜若蘅家的小院里炸开,惊得周围的屯田户们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们辛辛苦苦,冒着风险,又是挖渠又是种地,图的不就是个吃饱穿暖,手里能有几个活钱吗?这姜大小姐,好不容易酿出这神仙般的“陇右白”,竟然说不要钱?

“姑……姑娘……”王管事也是走南闯北见惯了风浪的人,此刻却被姜若蘅这不按常理出牌的架势给整不会了。他艰难地吞了口唾沫,试探着问:“您……您莫不是在消遣老朽?这等琼浆玉液,若说分文不取,那图的……怕不是比金山银山还大?”

他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这小丫头年纪轻轻,心思却深沉得很。从引水种地,到巧计煮盐,再到如今这石破天惊的酿酒之术,哪一样是寻常女子能做到的?她说不要钱,那背后想要的,恐怕才是真正的大头。

姜若蘅看着王管事那张写满了“我不信”和“你到底想干啥”的脸,微微一笑,如春风拂过冰面,带着几分暖意,却也藏着不容小觑的锋芒。

“王管事误会了。”她声音清朗,不疾不徐,“钱财是好东西,但在我这临洮堡,有些东西,远比冰冷的铜钱更急需,也更金贵。”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院中那些面带期盼的屯田户,扫过远处依稀可见的贫瘠土地,语气也沉稳了几分:“小女子希望,能用这‘陇右白’,与王管事做一笔长期的买卖。我不要金银,只想换取一些临洮堡眼下最缺的物资。”

“物资?”王管事眉头一挑,心里那根弦稍稍松了些。只要不是狮子大开口要什么他给不起的稀世珍宝,物资的交换,倒也不是不能谈。他干了这多年行商,什么货物没倒腾过?

“敢问姑娘,想要些什么?”

姜若蘅伸出纤细的手指,开始一一点数:“第一,我需要上好的铁料,越多越好。临洮堡百废待兴,开荒垦地,修缮房屋,都需要大量的农具和工具。有好铁,才能打出好家伙什。”

王管事点了点头,铁料虽是官府管控之物,但他商队常年行走,自有渠道,量不是特别巨大的话,倒也不难办。

“第二,”姜若蘅继续道,“我需要一些关内优良的种子。除了粟米,若有耐旱的豆类、麦种,甚至是菜籽,我都愿意高价换取。临洮堡土地贫瘠,不能总指望一种作物。”

这个要求让王管事有些意外。寻常女子,想的无非是绫罗绸缎,金银首饰,这位倒好,张口闭口都是农桑之事。他不由得多看了姜若蘅两眼,这姑娘,不像是在为自己谋算,倒像是在为一个地方的长远生计操心。

“第三,”姜若蘅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凝重,“我需要药材。尤其是治疗风寒、跌打损伤,以及妇孺常用的平安药。边地苦寒,缺医少药,一条性命,往往就断送在几味普通的药材上。”

说到这里,院中的气氛也变得有些沉重。流放至此的人,谁没经历过亲友因缺医少药而撒手人寰的痛苦?

王管事沉默了片刻,他看着姜若蘅清澈却坚定的眼神,心中那点商人的算计,竟不知不觉淡了几分。他也是苦出身,知道底层百姓的不易。

“姑娘所求,皆是实用之物。”王管事沉吟道,“只是这以物易物,价格如何折算?您这‘陇右白’,品质绝佳,老朽自然不会亏待了姑娘。但姑娘要的这些东西,也不是寻常大路货,采买起来,也需费些周折。”

“这个自然。”姜若蘅微微颔首,“小女子不求占管事的便宜。咱们可以按照市价折算。一坛‘陇右白’,具体能换多少铁料、种子或药材,我们可以参照秦州府的市价,再酌情商议。管事是行家,想必不会让我这个外行人吃亏。”

她这话捧了王管事一句,又把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

王管事闻言,心中暗赞一声:好个玲珑剔透的丫头!既表明了诚意,又留足了谈判的余地。

他捋了捋颌下稀疏的胡须,眼中精光一闪:“好!就依姑娘所言!这‘陇右白’,老朽先预定一百坛!所需物资,老朽会尽快采买齐全,下次路过临洮堡,便与姑娘交割!”

一百坛!

这个数字让周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姜若蘅心中也是一喜,面上却依旧平静:“一百坛不成问题。只是这酿酒耗时费力,还需管事宽限些时日。”

“应当的,应当的!”王管事连连点头,“好酒不怕巷子深,好东西,值得等!”

他想了想,又道:“姑娘,除了这‘陇右白’,您这临洮堡,可还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稀罕物?老朽这条商路,走的便是人无我有的门道。若有好东西,老朽定能给姑娘卖出个好价钱,换回更多急需的物资。”

这话正中姜若蘅下怀。她在小说简介里看到的“陇右裘”还没着落呢!

她神秘一笑:“临洮堡地处偏远,却也有些独特的风物。比如这塞外的皮毛,若是加工得法,未必就输给江南的丝绸。只是眼下时机未到,待日后有了眉目,定会优先与王管事合作。”

“陇右裘……”王管事在心中默念了一遍,眼睛又亮了几分。他仿佛己经看到了一条新的黄金商路在向他招手。

“好!老朽就等着姑娘的好消息!”王管事当即取出一小袋碎银,作为定金,“这就算是老朽的一点心意。姑娘所需物资的清单,还请尽快列给老朽。”

姜若蘅也不推辞,接了银子,又让福伯取来笔墨,当场便与王管事商议起具体的物资种类和大致数量。

一桩关乎临洮堡未来的大买卖,就在这破败的小院里,伴着醉人的酒香,悄然敲定。

送走了意气风发、满载而归的王管事,姜若蘅站在院中,望着商队远去的烟尘,心中百感交集。

“陇右白”的出现,像一把钥匙,为这死气沉沉的临洮堡,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

有了稳定的物资来源,她的许多计划,便能更快地推行下去。

“阿姐,”姜松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小脸上满是崇拜,“你真厉害!用酒就能换来那么多好东西!”

姜若蘅摸了摸他的头,眺望着远处连绵的祁连山脉,轻声道:“松儿,这只是开始。咱们的路,还长着呢。”

她知道,前方的路不会平坦,暗处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她,等着她行差踏错。比如那个李三爷,比如虎视眈眈的张虎,甚至还有朝中那些构陷父亲的黑手……

但此刻,望着西坡上那片因“若蘅渠”而焕发生机的土地,感受着身边亲人和乡邻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姜若蘅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夕阳西下,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这片她亲手改变的土地上,也投向了那不可预知的,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而此刻,在临洮堡的另一处,李三爷府邸。

李三爷捏着一只小巧的酒杯,杯中盛着王管事“孝敬”的半杯“陇右白”。他轻轻晃动着,那玉色的酒液在杯中荡漾,散发出勾魂的香气。

“好酒啊……”他眯着眼,深深吸了一口,脸上露出了陶醉与算计交织的神情,“这丫头,真是个聚宝盆。坎儿井,精盐,现在又是这绝世佳酿……看来,得想个法子,把这些方子,都变成我李家的才行……”

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