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太子,就是太不当人子

第13章 活字印刷术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太子,就是太不当人子
作者:
随便叫妈妈
本章字数:
370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六日后。

李世民派遣宫人,取回了李承乾己经准备好的几种制作方法,还有几篇策论。

其实李世民心里,对这几样东西能发挥的作用,期待值很低。

在他看来,李承乾黄粱一梦,能得到那古怪铁球的制作方法己经是得天眷顾。

如何能凭借区区几个物件,几篇策论,创造出不亚于那铁球的价值?

呵,年少轻狂!

李世民这几天颇为飘飘然。

开了个好头,李世民相信,不久的将来,李承乾就会将那铁球制作之法乖乖奉上。

脑海中满是自己威震八方,横扫海内外的英姿!

李世民其实是个很迷信的皇帝,如今他相信李承乾经历的一切只不过是黄粱一梦。

甚至这几天,他还自恋的想:

莫不是天上的大罗神仙,特意给自己的儿子赐下这一场梦境?

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将那铁球制作之法,带来给自己?

至于李承乾对自己不明不白的仇视?

考验罢了!

李承乾如果知道李世民的想法。

一定会伸出大拇指,对李世民说:

自恋这一块,陛下也是天子级别!

......

派遣去的宫人恭敬的将几页纸张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略有诧异,就这么几页纸?

看来这小子也没怎么上心。

他下面的大臣,每次呈交奏折,都是数万字起步。

就算鸡毛蒜皮大小的事,也会一一陈述利害。

长此以往,就连李世民都被带偏了。

心里下意识的认为;

长就是好!!!

(o???)

......

接着,最顶端的一幅图画,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在二十一世纪,李承乾也有自己的小爱好。

闲暇时钻研素描就是其中一项。

这是他用自制的炭笔画的。

李世民一眼看去,视线立马就被粘住了。

——只见纸张上细碎的线条分布,只是寥寥几笔,就将他要设计的物品,表现的一览无余。

唐朝时期,所有画作,基本都是水墨画。

不求详尽,但求意境。

可现在看着这副画作,与如今的水墨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线条简洁明了,行笔干净利落,哪怕一笔一划都不多出。

力求用最简单的方式,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就算一个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人,看到这幅图。

也一眼就能知道这个东西的所有细节!

不管东西有没有用,仅这一幅图,就能在唐朝画坛开宗立派!

李世民注意到了纸张下面的一行小字:

曲辕犁,与传统犁具相比,更加灵活省力,大幅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消耗体力。

......

李世民迫不及待翻到下一页。

依然是一张栩栩如生的图,呈不规则的管状:

望远镜,内置玻璃片,通过调整玻璃片的薄厚,间距,使人眼能观百里。

人眼观百里,怎么可能?

......

下一张!

这页的插画是密密麻麻的小印章。

上面都只有一个字,整齐码放在一个方盒里。

一页空白的纸正要覆盖上去。

活字印刷,将字章码放整齐,涂上油墨,首接用纸拓印,量产书籍,大大降低成本!

......

如果说前面两个李世民还是半信半疑,那这个活字印刷,首接让李世民重重拍了自己额头一下。

他上位以来,就常常叹息,人才稀少!

究其原因,还是读书成本高昂。

一本书籍的价格,就抵得上穷苦人机数月生活开销!

李世民也曾苦思冥想,寻找解决之道。

一无所获!

可现在,豁然开朗!

谁曾想,解决之法,就在眼前,就在这书案之上!

看了一眼案上,自己那方和田玉大印。

如此简单,为何朕就是想不到呢?

用印文代替人力,排列组合,还能做出不同的书籍。

首接解决了书籍价格高昂的问题!

这大印每天都在手边,如此简单的方法,为何朕就是想不到!?

李世民满是懊恼。

他自诩为天下间少有的聪慧之人,此刻竟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事实上不仅李世民想不到。

在他之前,那些数不胜数的经天纬地之才,也没想到。

印;玺,这种东西,从咱们老祖宗黄帝那辈,就开始玩。

崆峒印。

可见真正能利国利民的东西,就藏在生活里,藏在蝇营狗苟中。

......

此时,李世民的求知欲彻底被激发。

他迫不及待的翻到了下面一页。

《论边境互市对边关和平的深远影响》

......

李世民承认,一开始,他是不屑一顾的。

并不认为区区几页纸能写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结果就是。

真香!

李承乾的策论里,没有长篇大论的论调,力求不浪费一笔一墨。

往往寥寥几句话,就将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的淋漓尽致。

句与句中间,则使用一个个小点分割,读起来丝毫没有阻塞的感觉。

“,”

也没有模棱两可的句子,不求优美,不求篇幅,只求准确传递信息!

......

李世民不自觉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这一看,就是一夜过去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