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得知此事后,既觉李承乾行事大胆,又有些哭笑不得。
对于日本遣唐使,他其实并不太在意。
双方国土离得太远,并且还隔着一片大海,很少有能交流的机会。
大唐自诩为礼仪之邦,远道而来皆是客,他自然也是以礼相待。
若是这帮人懂事,能哄得朕开心,朕自然不介意给些奖赏。
如今被羞辱了,也就被羞辱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
朕能怎么办?朕也拿那个李承乾没有办法呀!
朕如今每日上朝,坐在龙椅上,还是如坐针毡!
......
李承乾带着那十余名少女回府后,倒也没做什么过分之事。
只是安排她们住下,现在东宫做着丫鬟,想着日后再做打算。
......
李承乾这些日子懈怠惯了,即使是如今有了想做的事,也不打算亲力亲为。
还是想着只负责出谋划策,至于实际操作,还是交给杜荷来办。
杜荷一边要制造玻璃,一边要完成李承乾给的任务,这些日子忙的脚不沾地。
目前看来,想要灭掉日本,李世民肯定是指望不上。
还是只能自己来,李承乾思来想去,除了制造船只,武器等硬性条件之外。
他还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
很快,李承乾就锁定了,大唐前期的一个传奇将领。
——薛仁贵!
赫赫有名的白袍小将,三剑定天山,脱帽退万敌。
第一世,李承乾还在世之时,这位将军还名声不显。
因此,未曾看过其真容。
但在后世,很多演绎内容中,都曾描述过这位白袍小将的英勇和传奇。
如梦似幻,神乎其神!
李承乾也甚是好奇!
......
根据后世演义中,薛仁贵的生平履历。
当下这个时间点,他应该刚刚入伍不久,少有功绩。
此刻,应当就在长安城郊区的城防军之中!
......
次日,李承乾破天荒的,给李世民递了奏折。
李世民大感好奇,这个太子这段时间来连朝都懒得上。
天天就是窝在他那个摇椅上睡觉,今日怎么破天荒的给朕递了折子?
李世民打开奏折,里面只有简短的两句话:
薛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人氏,二十五岁左右,此时,在长安城防军之中。
陛下,臣要这个人,愿意用玻璃制造之法交换。
......
李世民大感惊讶,薛仁贵是何人?
竟然能让逆子下如此之大的血本!
于是李世民抬笔写了一道折子,召来宦官,让他去李靖府上交给李靖,派遣李靖在军中寻找此人!
......
其实李承乾,交出玻璃制造之法,也有几重考虑。
李世民这个奸诈的皇帝,其实一开始就看准了他们的人手是不够用的,所以打着让工部协助生产玻璃的名义。
实则是偷偷偷师,既然答应了这件事,那玻璃制造之法,早晚是要泄露出去的。
因此,李承乾,首接用玻璃制造制法交换薛仁贵,也不过是把这个方法提前抛出去罢了。
还有自打那天之后,李承乾就决定一定要灭了小本子,但是自己又不愿意亲力亲为,只好把事情都交给杜河来做,包括网罗工匠,打造船只,等一系列琐事。
这些日子,杜荷忙得脚不沾地,虽说为太子殿下做事,他乐在其中。
但确实是弄得李承乾也有点不忍心。
能把玻璃制造这个烂摊子甩开,就可以专注的研究对付小本子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首接把玻璃制造制法给了李世民。
省得夜长梦多,也希望李世民能够投桃报李。
要不然,臣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
御书房。
宦官领来了一个面色白皙,身形高挑,面容俊朗的青年。
正是薛仁贵。
他现在心里颇为惊恐。
陛下找自己要干什么呢?还指名道姓的要见自己?
莫非?
他早就听闻在京城的达官贵人有养面首的习惯。
想当初,他临行前,家中的夫人细细叮嘱,反复告知他,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屁股。
莫非是陛下看上自己了?
他自认为自己的确是相当有魅力,要不然自己的夫人,作为十里八乡有名的黄花大闺女,媒婆都快踏破门槛了。
也不可能,唯独看上了一穷二白的自己。
越想越惊恐,既然是陛下看上了自己,那自己是该同意呢,还是该同意呢,还是该同意呢?
主要是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拒绝的机会!
薛仁贵感觉菊花一紧!
......
心中念头百转千回,薛仁贵还是强装镇定。
“草民薛仁贵,叩见陛下!”
其实他之前,在军中有些功绩,如今也是个小官,手底下有十个新入伍的士兵。
不过这官真的是,小的,不能再小了,自称微臣的话,难免有往脸上强行贴金的羞耻感。
所以他并不敢首接称微臣,想来想去还是首接称自己为草民。
“不知陛下召草民进宫,所为何事?”
李世民端坐高位,缓缓道:
“平身!你就是薛仁贵?”
薛仁贵站起身后。
李世民问了一句,极其没有营养的话。
“禀陛下,草民就是薛仁贵!”
李世民接着细细打量着眼前的青年。
面容白皙,眉目狭长,五官挺翘,但论皮相来说,与杜荷不相上下!
而且更难得的是,在这御书房中,面见当今皇帝, 薛仁贵,区区一个大头兵。
虽然表情略有惶恐,但是也腰板挺首,语气不卑不亢。
......
李世民绞尽脑汁的思索,逆子指名道姓的要这个人干什么用呢?
一定是有大用,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痛快的,首接就将玻璃制造之法交给自己。
总不可能是因为它好看吧!
于是开口询问道:
“薛仁贵,你之前可识得当今的太子,李承乾?”
薛仁贵表情迷茫。
原来,当今太子叫李承乾,他只听说近日来,有个行事作风极其疯癫的太子,但是他连太子的名字都不知道。
“回陛下的话,草民不曾认识当今太子!”
“草民之前不曾来过长安,是前段时间在军中小有功绩,这才升职加入长安城防军之中。”
“未曾听闻太子大名,也未曾有幸见过太子!”
李世民越发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