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太子,就是太不当人子

第39章 怒怼百官!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太子,就是太不当人子
作者:
随便叫妈妈
本章字数:
4454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一段时间过后,百官们大大小小,商议了很多的事情。

此时,殿外的天光己经大亮。

换算成二十一世纪的时间,大约是八点左右。

李世民见朝会己经接近尾声,逆子还没有跳出来作妖,暗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拉高了警惕。

......

终于,李承乾对面的长孙无忌出列,开口道:

“陛下,臣有本奏!”

李世民知道他要说什么,这是他们前一天晚上私下里商量好的,长孙无忌就相当于他的嘴替:

“爱卿请讲!”

当孙无忌淡淡开口:

“陛下,几日前,吐谷浑使团入京,昨日曾禀明陛下,吐谷浑欲要与我大唐结秦晋之好,想要求娶一位公主,陛下曾答应将弘化公主嫁于吐谷浑。”

“吐谷浑使团喜出望外,想要请陛下尽快派遣鸿胪寺卿,与使团商议和亲具体事宜!”

李世民刚要开口应允。

......

只听到太极宫内,响起一道声音:

“陛下,臣不允许!”

众大臣纷纷向着声音来源方向望去,是李承乾!

......

李承乾今日来上朝,等的就是这一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世民远嫁弘化公主,对后世的影响,起着无比积极的作用。

为后面丝绸之路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甚至包括在后面的文成公主进藏。

都极大程度上的,把此时大唐的思想,文化,都分别传播进各个地域之中。

都可以看作是一招妙手。

......

李承乾回想着。

第一世,文成公主进藏,是在他离世之后的事情了,因此,未能有什么参与感。

可弘化公主远嫁吐谷浑,却是他真真实实亲眼见证的。

弘化公主是李世民的宗室女。

也就是说,有血缘关系,但很远。

为了满足吐谷浑求娶公主的诉求,李世民特意给她封了个弘化公主。

在李承乾小的时候,他还不是太子,弘化公主也曾是他的玩伴之一。

会跟在幼时的他后面,奶声奶气的喊他哥哥。

后面李世民上位,自己与她的关系开始逐渐疏远。

弘化公主如今刚刚满十六岁!与他的太子妃苏氏的年龄一致。

圆圆脸,笑起来,两边脸颊上会浮现出酒窝,很可爱。

第一世时,李承乾明确知道,她其实并不想远嫁吐谷浑。

也曾派人来恳求自己,求自己给他出主意。

可惜自己己经当了太子,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皇权争斗,并没有理会弘化公主的恳求。

......

的确,她远嫁吐谷浑,对后世有着无比深远,积极的影响。

可结果是好的,就代表一定是对的吗?

经过二十一世纪思想洗礼的李承乾,并不这么认为。

稳固边疆,传播文化,互通有无,甚至后面丝绸之路的展开,也和这件事息息相关。

可这些好处的背后,是一个女孩用青春,甚至付出了一生换来的。

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女孩儿,就要踏上未知的命途。

代价未免太沉重了!

重回大唐,李承乾并不能接受这样的事。

......

于是继续开口,声音浑厚,语气坚决,首面李世民。

“陛下,臣不同意!”

李世民怒火瞬间就蹿腾上来,果然朕就知道,只要一看见这个逆子,准没有好事。

强忍着怒意,李世民开口道:

“太子,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李承乾仍是不卑不亢,声音越发的高涨:

“陛下,听不清吗?臣说:臣!不!同!意!”

视线交织处,仿佛有电弧噼啪作响。

百官在心里默默惊叹:

太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勇啊!

牛逼!

......

看着眼前毫不畏惧,与他对视的李承乾,李世民心里的怒火愈发高涨。

长孙无忌虽然心里不情愿,但也连忙出来打圆场。

他只当太子年纪太小,看不到这件和亲背后的深远影响。

于是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你有所不知,这场合亲,看似是吐谷浑占了便宜,实则却是陛下走的一步妙棋,好处茫茫多!”

“此举不仅能稳固边疆,促进两国和平,还能互通有无,好处数不胜数!太子殿下万不可耍小孩的性子,此事功在千秋啊!”

长孙无忌苦口婆心,努力向李承乾科普着这场和亲的好处。

下面诸位大臣也纷纷附和。

“宰相所言有理!”

“是极,是极!”

“没座!”

......

谁知道李承乾竟然冷笑一声:

“宰相大人,和亲此举好处再多,难道就能改变它是建立在弘化公主的牺牲之上这个事实吗?”

“就为了所谓国家的利益,就要牺牲一个无辜少女的幸福?这到底是妙棋,还是残忍呢?”

李世民也坐不住了,怒拍龙椅,吼道:

“逆子,你休要胡搅蛮缠!这是为了大唐的安稳,为了万千百姓!”

李承乾依旧是冷笑,讥讽开口:

“好一个为了安稳,为了万千百姓啊!”

“陛下说的如此冠冕堂皇,臣倒是有一事想问,这朝堂内的诸位大人如此心系百姓,可据臣所知,诸位大人府上的银子,可是多到连库房都放不下了,粮仓里的粮食,能将老鼠养到乳猪大小!”

“可何曾见到过诸位大人,分给贫穷的百姓一枚铜板?又何曾见到诸位大人,给饥肠辘辘的灾民施舍过一粒粮食?”

“诸位大臣不愿牺牲,却拿一个无辜少女的幸福来做筹码!”

“这满朝的衣冠禽兽,竟然无一人有着脊梁骨!呵!”

......

李承乾此话一出,彻底激起群臣激愤。

一开始只是有在后面的官员,仗着李承乾看不到他们,才开口声讨:

“二十多岁的黄口小儿,如何敢妄议国家大事?”

“太子殿下己经疯癫了,侍卫何在?”

“太子殿下目光短浅,只能看到那么一丁点的坏处,完全看不到泼天的好处!”

“鼠目寸光!”

“对,鼠目寸光,难成大事!......”

一开始仅是后面的几人发声,然后可能是觉得法不责众,群臣的喊叫声越来越大。

到最后,甚至感觉要把这太极宫的房顶掀翻!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