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张楠站在新建的温室大棚前,看着嫩绿的黄瓜苗在恒温环境中茁壮成长,嘴角不自觉上扬。大棚内,自动灌溉系统定时喷洒水雾,补光灯模拟着阳光,就连二氧化碳浓度都由系统精准调控。农小鸭戴着草帽走进来,手中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项数据。
"这批黄瓜苗长得比预计的还好。"她兴奋地说,"等成熟了,咱们不仅能供应村里,还能卖到县城的超市。"张楠点点头,从系统兑换了一批防虫网,仔细地将大棚西周封好。这些年,他们靠着科学种植和系统的帮助,让青山村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渐渐有了名气。
村里的年轻人也纷纷加入创业队伍。王大爷的孙子在村头办起了养鸡场,用张楠教的发酵床养殖技术,不仅鸡长得肥壮,还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知青点改建成了民宿,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体验乡村生活。张楠和农小鸭经常去帮忙指导,看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夏日傍晚,张楠和农小鸭总爱沿着小河散步。河面上,鸭子成群结队地游弋,岸边的垂柳随风轻摆。农小鸭弯腰采了一把菖蒲,准备回家挂在门口驱虫。"还记得咱们刚认识那会儿吗?"她突然说,"你刚来村里,还是个啥都不懂的知青。"张楠笑着揽过她的肩:"要不是你教我种地,我怕是早就打退堂鼓了。"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张小楠带着村里的小伙伴们在河边摸鱼,小念农则蹲在一旁,认真地观察着水边的萤火虫。农小鸭看着孩子们的身影,眼中满是温柔:"咱们的孩子,都长成小大人了。"
这年中秋,青山村举办了第一届"农耕文化节"。村里搭起了高高的观景台,游客们可以俯瞰金色的稻田;田间还设置了农事体验区,城里人可以亲手插秧、收割。张楠和农小鸭忙前忙后,既要招待客人,又要指导活动。农小鸭制作的农家点心大受欢迎,桂花糕、绿豆饼,不一会儿就被抢购一空。
夜晚,明月高悬。张楠和农小鸭坐在观景台上,看着田间亮起的点点灯火。游客们提着花灯在稻田里穿梭,宛如繁星坠落人间。"真没想到,咱们的村子能变成这样。"农小鸭靠在张楠肩头感慨道。张楠握住她的手:"以后会更好的,咱们还要带着大伙,把青山村建成最美的田园。"
寒冬腊月,一场大雪过后,整个村子变成了童话世界。张楠和农小鸭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小念农滚了个巨大的雪球,非要做成农小鸭的模样;张小楠则偷偷往父亲脖子里塞雪,惹得张楠追着她满院子跑。农小鸭看着热闹的场景,笑着拿出相机,将这幸福的一刻永远定格。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下了。张楠和农小鸭坐在火炉旁,烤着红薯。火苗跳跃,映照着两人脸上的笑容。"等开春,咱们再种些樱花树吧,"农小鸭说,"到时候,村里就更美了。"张楠点点头,往炉子里添了块木柴:"好,咱们一起种,就像这些年,一起种出了咱们的好日子。"
窗外,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屋内,温暖的火光中,岁月静好。张楠和农小鸭的故事,就像一首绵长的歌谣,在青山村的土地上,在平淡的烟火里,缓缓吟唱,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