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策看着保温桶里那些圆润可爱的饺子,又看看刘亦妃写满紧张和期待的小脸。
他心里忽然暖了一下,像被冬天的暖流熨过,变得很柔软。
萧策盖上盖子,套好保温套,把那沉甸兮兮的温暖抱在怀里。
他脸上常有的懒散笑容变得真实温和。
萧策抬手,很自然地揉了揉刘亦妃柔软的头发顶,把她的羽绒服帽子都揉歪了。
“替我谢谢阿姨。”
萧策的声音低沉清晰,带着暖意,“饺子,我收下了。新年快乐,茜茜。”
刘亦妃只觉得头顶那只大手传来的温度,比保温桶还要烫,瞬间烧红了她的耳朵尖。
她猛地低下头,藏住眼里的欢喜和害羞,声音小小的:“嗯…萧策哥,一路平安。新年快乐。”
一辆红色的夏利出租车正好停在路边。
萧策拉开车门,最后对刘亦妃点点头,坐了进去。
“师傅,首都机场T2。”
车子开动了,汇入车流。
萧策透过后车窗,看到那个穿奶白色羽绒服的瘦小身影还站在原地,用力朝他挥手。
她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街角的暮色里。
他转回头,低头看着怀里的保温桶。
蓝白格子的保温套很新很软,挡住了外面的冷气,里面的温暖却透过羽绒服,暖着他的心口。
车子向城东开。
窗外的城市灯火一盏盏亮起,勾勒出2003年初北京城的模样。
萧策靠着椅背,闭上眼睛。
他脑子里清晰地闪过一些东西:
什刹海边上,一座2000平米的老西合院,等着翻新。
刚成立的公司“磐石文化”,租了个200平的写字楼。
银行里存着三千万贷款。
他脑子里还有很多未来会大火的小说、剧本、歌曲。
出版社的郑国源很看好他,认识了导演姜闻,林瑶做事很得力,还有朱亚文、罗晋这些好兄弟。
再加上手里这份带着食物香气的温暖。
一种掌控感和踏实的满足感充满全身。
基础打好了,他的时代正在这寒冷的夜里展开。
首都机场T2航站楼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萧策换了登机牌,过了安检。
离登机还有一会儿,他找了个安静角落坐下。
刚拿出保温桶想打开,手机又震了。
是姜闻打来的。
萧策挑了挑眉,接起电话。
“喂?小兄弟!”
姜闻那特有的大嗓门立刻冲出来,背景好像还有酒杯声,“嘛呢?哥哥我可没忘你的事!那‘真佛’,有信儿了!”
“姜导请讲。”
“故宫博物院的陈继儒老爷子!古建筑的大师!”
姜闻声音洪亮,很得意,“人家那手艺,正经给紫禁城大修出过力的!多少人花钱都请不动!
哥哥我托了好几层关系,好说歹说,老爷子才答应年后抽空去看看你那院子!怎么样?够意思吧?”
陈继儒。
萧策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分量确实重。
他语气诚恳:“多谢姜导费心。这份人情,我记下了。”
“嗨!邻里邻居的,甭客气!”
姜闻在那边一挥手,“不过丑话说前头,老爷子脾气怪,讲究多!能不能让他点头,就看你的‘诚心’和那院子的‘造化’了!年后等我电话约时间!”
“好。”萧策答应。
挂了姜闻的电话,登机广播正好响了。
萧策拿起简单的行李,抱着那个蓝白格子的保温桶,走向登机口。
飞机引擎轰鸣,震动,起飞,冲进沉沉的夜空。
窗外,北京的灯火迅速变小,像一片星海,最后被厚厚的云层吞没。
机舱里灯光调暗了。
萧策系好安全带,把保温桶小心地放在腿上。
他轻轻旋开盖子,家的温暖香气又飘了出来,在这万米高空的机舱里显得特别珍贵。
拿起桶盖里的小折叠勺,舀起一个的饺子。
面皮筋道,咬破的瞬间,鲅鱼肉和韭菜的鲜甜在嘴里散开,汁水很足。
熟悉的味道滑下去,暖意从胃里扩散,赶走了机舱里的寒意。
萧策慢慢吃着,一个接一个。
机舱很安静,只有引擎在响。
邻座的人戴着眼罩睡了。
昏暗的光线下,萧策看着窗外无边的黑暗,眼神却异常清醒锐利。
西合院的计划在脑中细化,公司的发展路径清晰起来,脑子里那些作品等着被唤醒,陈老爷子的手艺会让老院子焕发新生……事情很多,但都有条理。
保温桶里的饺子很快吃光了。
萧策盖好盖子,裹紧保温套,抱在怀里。
那点暖意透过衣服,稳稳地暖着他的心口。
飞机穿过云层,有点颠簸。
萧策闭上眼,靠着椅背。
重生以来的所有紧张、谋划、兴奋和冒险,在这一刻,在这万米高空,被一份踏实的温暖和清晰的未来图景抚平了。
基础打好了。
前路还长,但都在计划中。
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
下方,齐鲁大地的轮廓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隐约可见。
很快,就要见到爸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