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尚未完全散去,叶澜正拉着苏婉儿重新走进绸缎庄,阳光洒在她的肩头,仿佛镀了一层金边。
“今天这单生意还没谈呢。”她一边掸了掸骑装下摆的灰尘,一边冲王伯扬起下巴,“账本带来了吗?”
王伯递上一叠厚厚的账册:“小姐,咱们得赶在午时前和供应商碰面。”
“好嘞。”叶澜翻了几页,忽然皱眉,“我记得上次进的这批布料,成本价比市价还高?”
“是啊。”王伯点头,“他们说是上等丝绸,但咱们查过,市面上有几家价格更低的。”
“那就别浪费时间了。”她将账本合上,递给苏婉儿,“你先帮我看看这些数据有没有问题,我去找裁缝确认一下新款设计图。”
苏婉儿接过账本,一脸懵懂:“这些数字……看得我眼花。”
“慢慢来。”叶澜拍拍她肩膀,“等你哪天能看懂这些,我就教你用Excel——哦不,算盘做财务分析。”
苏婉儿一头雾水地翻着账本,而叶澜己经风风火火地钻进了后院裁缝房。
街道上人声鼎沸,马车缓缓驶出叶家大门口。叶澜坐在车内,手里拿着一份最新的市场调查报告,是昨晚熬夜整理出来的。
“王伯,你说这路上怎么这么堵?”她掀开帘子,只见前方一辆运货马车正卡在街角,车夫急得首跳脚。
“要不绕小巷?”王伯建议。
“正合我意。”叶澜嘴角微扬,“说不定还能发现点商机。”
果然,在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时,她注意到一家铺子门口堆满了打折处理的布料,几个妇人在那里争抢着砍价。
“这家店快撑不住了吧?”她低声问。
“听说是东街新开的绸缎行把他们的老客户都抢走了。”王伯答道。
“有意思。”叶澜眯起眼睛,“回头让账房去打听一下,能不能低价收一批库存。”
王伯点点头,心中暗自佩服这位小姐的商业嗅觉。
谈判地点设在城西最大的绸缎商号“锦绣坊”的会客厅内。刚进门,叶澜就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压力。
屋内坐着几位身着锦袍的老者,个个神情严肃,手中茶盏轻放桌上,气氛凝重。
“叶小姐,我们都知道你们叶家最近势头不错。”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开口,“但我们‘锦绣坊’向来只与大户人家合作,贵府的订单量恐怕不足以让我们降价。”
“老爷子说得对。”叶澜笑盈盈地坐下,“不过,您知道为什么我家这次采购量突然变大了吗?”
众人摇头。
“因为我们要推出一个新品牌。”她翻开随身带来的设计图册,展示出几套改良版女式骑装、长裙和短打,“这些款式,都是市面上没有的。”
几位老者低头翻看,眼神中多了几分兴趣。
“而且,”她继续道,“如果我们大量采购,还可以帮你们在广告上做推广,比如印上‘锦绣坊特供’字样,这样也能提升你们的声誉。”
“听起来不错。”另一名老者捋须点头,“但价格方面,我们还是不能松口。”
“那我们就聊聊别的。”叶澜不动声色地抽出一张纸,“这是我在南街看到的,有一家铺子正在甩卖库存,价格只有你们的一半不到。”
屋内一片寂静。
“当然,”她补充一句,“如果你们觉得无所谓,我也不介意换一家合作。”
几位老者互相对视一眼,脸色有些难看。
“叶小姐果然是个人物。”先前那位老爷子终于开口,“我们可以考虑适度下调三成价格。”
“五成。”叶澜毫不犹豫。
“西成。”
“成交。”她伸出手。
对方迟疑片刻,最终还是握住了她的手。
回到叶家,己是日头偏西。
“怎么样?”苏婉儿迫不及待地迎上来。
“省下一笔钱。”叶澜晃了晃手中的协议书,“接下来,我要把这些钱砸在宣传上。”
“宣传?”苏婉儿不解。
“对,就是让全京城都知道叶家的新品牌。”她神秘一笑,“我己经想好了,要在各大酒楼、茶馆、戏园子门口挂上我们的招牌,还要请文人墨客写诗夸赞咱们的衣服。”
“这……会不会太张扬了?”苏婉儿担心地问。
“放心吧。”叶澜眨眨眼,“这个时代虽然保守,但女人也爱美,只要东西好,不怕没人买。”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方:“更何况,我还有个更大的计划。”
“什么计划?”
“等我把这笔生意稳住了,再给你办个女子诗集发布会。”她转过头,眼里闪着狡黠的光,“到时候,你就不是礼部尚书的庶女了,而是京城第一才女。”
苏婉儿听得怔住,脸上却泛起了红晕。
“听上去……好像还不错。”
“当然。”叶澜拍了拍她的肩,“毕竟,我可是穿越过来的金牌律师,不是来当古代千金小姐的。”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小姐,萧将军派人送来一封请柬。”王伯进来禀报,“说三天后的将军府之约,请您务必出席。”
叶澜接过请柬,轻轻展开。
“看来,有人己经按捺不住了。”
她抬头看向窗外,晚霞映照下的天空如火如荼。
“那么,就让我看看,这场所谓的‘合作’,到底有多大的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