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夜色。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系统提示音:
【新任务开启:请根据当前科技与医学交叉趋势,选择一个具备社会价值且技术壁垒高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林风皱了皱眉,点开系统界面。屏幕上浮现出几个选项:癌症治疗、神经科学、罕见病研究、中医现代化……
“中医?”他低声念出声,眼神微动。
李铭正好推门进来:“林哥,刚才发布会效果不错,媒体反应挺积极。”
林风没应声,而是把系统界面转给他看:“你觉得……要不要试试中医?”
李铭一愣,随即笑了:“你不是开玩笑吧?我们做的是高科技,怎么突然跳到中医去了?”
“系统推荐的。”林风语气平静,“而且……癫痫。”
李铭的笑容凝住了。他知道林风说这个词的意义。那不仅仅是一个病症名称,更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记忆。
两人沉默了几秒,林风才开口:“我查过资料,全球有超过五千万癫痫患者,龙国占了近三分之一。而现有治疗手段有限,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如果我们能结合现代科技和传统中医,做出一套精准诊断与治疗系统,或许可以真正帮到他们。”
李铭点点头:“听起来像是个大工程。”
“是很大。”林风笑了笑,“但正因为大,才有意义。”
第二天一早,林风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毕竟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转型尝试。
“我知道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方向太跳跃。”林风开门见山,“但我们一首以来走的都不是寻常路。从芯片设计到AI算法,再到量子计算,哪一步不是别人眼里的不可能?”
“可中医……”一位研发主管迟疑道,“它太玄了,缺乏数据支撑,也难以标准化。”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不再‘玄’。”林风语气坚定,“我要打造一个中医诊断云系统,整合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辨证、脏腑辨证等传统理论,并通过可视化机制,将药性如温、润、收、散、燥等特性以柱形图形式呈现百分比匹配度。”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时,系统还将接入问诊数据库,配合人工智能自主学习机制,实现药方推理与可信度评估。最终目标是——让中医也能像西医一样,拥有数据化的诊断路径和疗效反馈模型。”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林总,你是认真的?”有人忍不住问。
“当然是认真的。”林风点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业务拓展,而是一场对传统医学的现代化革命。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治病,更是为无数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会场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忽然,一名实习生小声开口:“林总,我表姐就在做癫痫方面的研究,她之前还跟我说过,传统中药在控制发作方面其实有一定优势,只是缺乏系统整理和临床验证。”
林风眼睛一亮:“联系方式给我。”
会议结束后,林风立刻联系张老,请教关于中医典籍的获取问题。
“你想做中医系统?”张老听完后很惊讶,“你确定要往这条路走?”
“确定。”林风回答得很干脆。
张老沉吟片刻,点头道:“如果你真要做,我可以帮你联系几家古籍馆,还有几位老中医朋友,或许能提供一些珍贵资料。”
“谢谢您。”林风真诚地说。
接下来几天,林风几乎足不出户,全身心投入到了资料收集和系统架构设计中。
他一边查阅《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医林改错》《衷中参西录》等中医经典,一边组织团队搭建基础框架。
为了确保系统的实用性,他还亲自拜访了几位中医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
其中一位老中医拿着他的方案看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年轻人,你要是真能把这套东西做出来,中医界会感谢你的。”
林风笑了笑:“我不是为了谁感谢我才做这件事的。我只是想,给那些无路可走的人,留一条路。”
回到公司后,林风召开动员大会。
“各位,”他站在台上,“今天我们正式开启‘痫光之路’。这不是一个短期项目,而是一条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更久的长跑。我们会遇到质疑、困难,甚至失败。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科技照亮医学的盲区。”
台下掌声响起,比上一次更加热烈。
“我们的第一步,是建立完整的癫痫诊疗数据库。”林风继续说道,“第二步,是开发基于中医辨证体系的智能诊断系统;第三步,是探索中药成分与现代制药技术的融合路径。”
他说完后,看向李铭:“你那边进展如何?”
李铭站起身:“我己经联系了几所医学院,他们会协助我们收集真实病例数据。另外,那位实习生的表姐也在一家三甲医院神经科工作,愿意提供部分临床观察记录。”
“很好。”林风点头,“那就从今天开始,分头行动。”
夜晚,林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系统原型界面。
他轻叹一口气,想起小时候那个在医院门口哭泣的女孩。
那时的他,什么都做不了。
现在的他,终于有机会去改变些什么。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瑶发来的信息:
【林风,我这边找到了一份关于癫痫患者的中医治疗手稿,字迹模糊但内容完整,需要的话我可以扫描给你。】
林风嘴角微微上扬,回复:
【当然需要。谢谢你,瑶瑶。】
窗外,星光洒落,城市依旧喧嚣。
而在这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一场属于未来的医疗变革,正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