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省的解放,如同黑暗中燃起的熊熊烈火,照亮了全国军民抗日的道路,也让宋卫国的声望如日中天。
在这一片欢腾之中,宋卫国并未沉醉于胜利的喜悦,而是敏锐地察觉到,日军绝不会轻易咽下这口苦果,一场更为残酷的战斗或许正悄然临近。
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开启了扩军备战的征程。
原本规模不到10万的军队,在全国爱国志士的踊跃加入下,迅速壮大。
宋卫国精心谋划,将这股新生力量整编成近二十多万大军,并组建了解放第一师到第十师,每个师兵力达18000人。
他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要有充足的兵力,更需具备丰富的战斗经验。
为此,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系统商城,购置了10个经历两年半战争洗礼的精锐团。
这些精锐团的战士们,个个身经百战,他们的加入,犹如为新生的解放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宋卫国特意将这10个精锐团分散到各个解放师中,以老带新,期望迅速提升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在热河省广袤的土地上,一场热火朝天的训练就此拉开帷幕。
各个训练场上,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回荡。
解放第一师的训练场上,精锐团的老兵们正耐心地教导新兵如何精准射击。
“瞄准的时候,要稳住呼吸,三点一线,别着急扣扳机。”一位老兵一边示范,一边叮嘱身旁的新兵。
新兵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战斗的期待。
他们按照老兵的教导,一次次调整姿势,努力让自己的射击更加精准。
在战术训练区域,老兵们则言传身教,讲解如何在战场上灵活运用战术。
“遇到敌人的火力压制,不要慌,先找掩体隐蔽,观察敌人的射击规律,然后找准时机进行反击。”
老兵们通过模拟实战场景,让新兵们亲身体验战术的运用,在一次次演练中提升他们的实战能力。
解放第二师,则正在训练拼刺刀!
精锐团的老兵们手持刺刀,展示着标准而凌厉的刺杀动作。
“出刀要快、准、狠,要有一股狠劲,把眼前的敌人当成真正的日寇!”
新兵们跟着老兵的节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刺杀动作。
尽管训练艰苦,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心中都燃烧着对日寇的仇恨和保卫祖国的决心。
而在解放第五师的训练场,炮兵们正在进行火炮操作训练。
从炮弹的装填、瞄准到发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技术娴熟的老兵们在一旁悉心指导,确保新兵们能够熟练掌握火炮的操作技巧。
“这火炮的威力巨大,但操作起来必须严谨,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个战局。”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炮弹准确地命中目标,激起漫天尘土。
与此同时,宋卫国穿梭于各个训练场之间,密切关注着训练进展。
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在日军反扑之前,将这支部队训练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
在一次视察解放第七师的训练时,宋卫国看到一名新兵在长途奔袭训练中不小心扭伤了脚,但仍咬着牙坚持训练。
他走上前去,关切地询问:“孩子,伤得重不重?别硬撑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新兵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将军,我没事,我要尽快练好本领,上战场杀鬼子!”
宋卫国被新兵的精神所打动,他拍了拍新兵的肩膀,鼓励道:“好样的!但也要注意安全,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
在武器装备方面,宋卫国继续从系统商城购置各种先进的枪炮弹药。步枪统一为加兰德步枪。手枪统一购买盒子炮,又称快慢机。班用机枪则统一为捷克轻机枪。重机枪选择mg42。迫击炮选择81mm迫击炮。还有120mm重型迫击炮。火炮方面则选择了75mm92步兵炮。这种步兵炮主要胜在轻便,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以及105mm榴弹炮。150mm榴弹。并且组建了两个150mm榴弹炮的重炮团,每个重炮团拥有火炮36门。105mm榴弹炮则下放到师部独立炮团。
崭新的步枪、威力巨大的火炮、充足的弹药,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各个部队。
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让战士们如虎添翼,也进一步提升了部队的信心。
随着训练的深入,战士们的战斗技能日益精湛,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整个热河省沉浸在一片紧张而激昂的氛围中,每一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
在热河省临时首府的作战会议室里,宋卫国与各师师长围坐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商讨着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日军必定会对热河省的解放做出强烈反应,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各师要加强训练,同时密切关注日军的动向。”
宋卫国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我们要让日军知道,热河省是他们的葬身之地,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各师师长纷纷点头,他们的眼神中同样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在这个关键时刻,热河省的军民们紧密团结在宋卫国周围,厉兵秣马,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