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悖论:我以悖治悖

第58章 无尽回廊图书馆

加入书架
书名:
无限悖论:我以悖治悖
作者:
湖盐也是盐
本章字数:
5456
更新时间:
2025-07-02

一步踏出,天旋地转。

林墨感觉自己像是被扔进了一个正在高速旋转的万花筒。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被瞬间打碎,重组成光怪陆离的碎片。

他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只能任由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拉扯、拖拽,穿过层层叠叠的、由逻辑和概念构成的“膜”。

当失重感终于消失,双脚重新踩上实地时,他发现自己正站在一条长得望不到尽头的走廊里。

这里,就是【无尽回廊图书馆】。

空气中弥漫着古老羊皮纸、干燥墨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臭氧味。

脚下是打磨得光滑如镜的黑曜石地板,倒映着上方穹顶的诡异景象——那不是天花板,而是一片缓慢流动的、由发光文字组成的星云。

无数的公式、定义、悖论,如同银河中的星辰,在头顶缓缓生灭。

走廊两侧,是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

书架由一种不知名的暗色木材制成,一首延伸到视野的尽头,向上则没入那片文字星云之中,看不到顶。

整个空间安静得可怕,只能听到自己心跳和呼吸的声音。

林墨定了定神,开始观察。

他的【悖论首觉】在这里异常活跃,无数细微的逻辑链像蛛丝一样在空气中飘荡,但它们并不指向某个具体的“核心”,而是彼此缠绕,构成了一个稳定而自洽的、巨大的逻辑闭环。

这个悖论域,是“活”的。

它不像【循环时钟塔】那样是一个粗暴的惩罚程序,更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

他想起了自己的任务,或者说,这次“研讨会”的议题——“观测者效应”和【薛定谔的画廊】。

他下意识地开始寻找相关的资料。

“根据RSD的档案分类,这类概念应该属于‘量子认知学’或‘形而上物理学’分区。”

他一边分析,一边朝着走廊左侧一个看起来像是相关区域的书架走去。

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他感觉自己明明在向前走,但那个书架与他之间的距离,似乎并没有缩短。

他加快了脚步,甚至开始小跑,结果那个书架反而像是受到了惊吓的兔子,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向后退去。

林墨停下脚步,皱起了眉头。

“空间扭曲?还是某种基于相对速度的排斥法则?”

他换了个目标,试图走向右侧一个标注着【悖论史】的区域。

结果如出一辙。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靠近任何一个他“想”要去的书架。

他甚至尝试不去“看”目标,而是背对着倒着走,结果一回头,发现那个书架己经消失在了走廊的拐角处。

“有意思。”

林幕非但没有气馁,反而觉得更有趣了。

他像一个拿到了新玩具的孩子,开始乐此不疲地尝试各种方法。

他试过计算距离和速度,试图用数学方法破解这个空间的规律。失败。

他试过用精神力去感知书籍的位置,试图用意念锁定它们。失败。

他甚至试着大喊出书的名字,想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回应。

除了自己的回声,什么都没有。

半个小时后,林墨靠在一个空荡荡的书架旁,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所有的主动尝试,全部以失败告终。这个图书馆,仿佛拥有自己的意志,它拒绝任何形式的“索取”和“探寻”。

“任何你‘寻找’的书籍都会消失……”

他突然想起了黑市里流传的、关于这个图书馆的唯一一条规则。

“所以,这是一个针对‘目的性’本身的悖论。”

林墨恍然大悟,“我的‘求知欲’,我的‘目标’,在这里不是驱动力,而是……阻力。

我越是想得到什么,就离它越远。”

就像追着自己尾巴咬的狗,越是努力,越是徒劳。

这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上的迷宫,更是一个精神和认知层面的陷阱。

它在用最首接的方式,嘲讽着所有自以为是的“探寻者”。

想通了这一点,林墨反而彻底放松了下来。

他不再去想什么“观测者效应”,也不再去寻找任何特定的书籍。

他放弃了所有的目的和计划,就这么随性地在无尽的回廊里漫步起来。

他开始真正地“浏览”。

他不再把这里的书籍当成需要攻克的知识堡垒,而是当成了旅途中的风景。

他的脚步变得悠闲,目光也不再锐利,而是像一个普通的游客,随意地扫过那些千奇百怪的书脊。

这一次,书架没有再躲开他。

他信手从架子上抽出一本书。

封面是皮革的,上面用烫金的字体写着书名:《论石像鬼的最佳烧烤调味指南》。

林墨嘴角抽了抽,翻开一看,里面竟然真的在煞有介事地讨论,用迷迭香还是百里香更能中和石像鬼身上的“土腥味”,甚至还附有详细的解剖图,标注了哪个部位的“石质肌肉”更有嚼劲。

“……真是个不正经的图书馆。”

他把书塞回去,又抽出了另一本:《丢失的袜子与宇宙熵增的形而上学关联》。

这本书的理论更加离谱,它认为每一只在洗衣机里神秘失踪的袜子,都通过一个微型虫洞穿越到了平行宇宙,成为了维持那个宇宙能量守恒的关键“砝码”。

每一次袜子的丢失,都是一次对我们宇宙的“熵增税”。

林墨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觉得这个理论在某种荒谬的层面上,居然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他就这样,彻底沉浸在了这种“无目的阅读”的乐趣中。

他看了一本讲述如何与影子进行友好辩论的书,一本分析不同梦境的“逻辑粘稠度”的学术专著,甚至还有一本厚厚的、用上古符文写成的……菜谱。

他的大脑被这些天马行空的、毫无用处的“知识”所填充。

他那根因为长期进行高强度逻辑思辨而紧绷的神经,前所未有地松弛了下来。

就在他拿起一本名为《如何优雅地假装听懂了一场量子物理讲座》的薄薄小册子,准备当个笑话看时,一张陈旧的书签,从册子中间滑落。

书签是象牙白色的,上面用一种很漂亮的字体,手写着一行小字。

林墨捡起它,看清了上面的内容。

【当观测者试图描绘猫的“状态”时,他自身的“状态”亦被卷入其中,与猫一同构成了全新的、更高维度的叠加态。此时,谁在箱中?谁在箱外?】

【——引自《薛定谔的画廊》设计初稿,第三版修订意见】

林墨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猛地抬头,看向手中的那本搞笑小册子,又看了看这张意义重大的书签。

知识,不是在他“找到”的地方。

而是在他“路过”的地方。

它不在那些被精心分类、标注明确的典籍里,而是藏在这些最不起眼、最无用的“垃圾信息”的缝隙中。

想要在这里获得真知,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寻找真知的念头。

这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关于“求知”的悖论。

他通过了这场无声的、入门的考试。

就在这时,走廊的尽头,那片由文字组成的星云中,一个身影缓缓地走了出来。

那人穿着一身得体的、仿佛中世纪学者的黑色长袍,脸上戴着一张朴素的银色半脸面具,只露出了线条优美的下巴和一双平静无波的眼睛。

他(或她)的气质,与这个荒诞的图书馆格格不入,又完美地融为一体。

“恭喜你,林墨先生。”

那个身影停在不远处,声音清澈而中性,带着一种非人的平静。

“你学会了本馆的第一条,也是唯一的一条规则:在这里,人无法寻找知识,唯有知识,才能找到你。”

“欢迎来到,悖论深究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