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第20章 槐香渡

加入书架
书名:
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作者:
爱吃三明治的若尘
本章字数:
5684
更新时间:
2025-07-01

暮色西合,将洛河晕染成一片沉静的墨蓝。渡口那株不知历经多少风雨的老槐树,在渐起的晚风中簌簌低语,枝叶婆娑,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阿槐蹲在冰凉光滑的青石台阶上,目光追随着河面上最后一叶扁舟,看它载着归人,缓缓驶入远方的雾霭深处,最终消失不见。这是他孤身一人守在槐香渡的第三个年头了。自从爹爹缠绵病榻最终撒手人寰,他便接过了这柄磨得发亮的旧橹,成了这方小小渡口的主人。日子像洛河水一样,清贫,却也流淌着一种安稳的韵律。

这天傍晚,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刚刚沉入西山,阿槐正弯腰解开系在木桩上的缆绳,准备收船归家。河对岸,一声带着急切喘息的女声穿透了薄暮的宁静:“船家!等等——!”

阿槐循声望去,只见对岸柳影朦胧处,一名身着素白衣裙的女子正焦急地挥舞着手臂,臂弯里挎着一只小巧的竹篮。那声音里的无助,像一枚小石子投入阿槐平静的心湖,漾开了涟漪。他心头一软,重新将缆绳系牢,摇动船橹,吱吱呀呀地破开平静的水面,向着对岸划去。

女子轻盈地踏上船板,带来一阵若有似无、极其清雅的槐花香。她微微欠身,声音轻柔如风拂柳梢:“多谢船家。”一枚带着体温的铜钱被轻轻放入阿槐粗糙的掌心。阿槐只觉得那递钱的手指,白皙得近乎透明,冰凉得不似常人。小船载着两人,悠悠然荡向河心。西周水气氤氲,暮霭低垂,唯有桨声与水声相伴。

行至河心深处,那素衣女子忽然侧过脸,看向阿槐,眸中似有波光流转:“阿槐,你还记得……二十年前,在这河边救过的一个小丫头吗?她叫小槐花。”

阿槐浑身一震,手中的橹柄险些滑脱!尘封的记忆闸门轰然洞开——二十年前,也是这般年纪,他在河边摸鱼戏水,忽见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在水中挣扎扑腾。他拼尽全力将她救上岸,那女孩呛了水,小脸煞白,脖子上挂着一枚小巧精致的银锁,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而眼前这女子颈间,赫然悬着一模一样的银锁!

女子见他惊愕失语的神情,唇角漾开一个温柔的浅笑,带着无尽的追忆:“是我。当年多亏你舍命相救,捡回了这条命。可惜……后来家中陡生变故,家道中落,父母只得带着我远走他乡避祸。辗转漂泊,父母早己相继离世。如今,我孑然一身归来,只为寻你……报那救命之恩。”她说着,小心翼翼地从竹篮里捧出一个素净的小陶坛,坛口用红布封着,“这是我亲手采了老槐树的花,酿的槐花蜜,你尝尝,可甜了。”

阿槐下意识地接过那坛带着凉意的蜜,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女子同样冰凉的手背,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猛地窜上心头,说不清是惊是喜。

自那日起,仿佛有了某种默契,每逢黄昏薄暮,对岸的柳树下,总会出现那抹素白的身影。小槐花有时提着一篮刚蒸好的槐花糕,清香扑鼻;有时捧着满怀新采的、带着露珠的洁白槐花,花瓣细碎如雪。阿槐的渡船,成了连接两人的纽带。他们渐渐熟稔起来,小槐花对渡口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阶都如数家珍,说起儿时两人在岸边追逐嬉戏、在槐树下躲猫猫的趣事,连最细微的细节都分毫不差,听得阿槐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眼眶微热。

然而,随着相处日深,一些难以解释的异事也悄然发生。每次送走小槐花,阿槐总能在空无一人的船头,发现几瓣洁白、娇嫩、仿佛刚从枝头摘下的新鲜槐花,散发着清幽的香气。即便是在朔风凛冽、万物凋零的寒冬腊月,这奇异的景象也从不间断。更令阿槐心头蒙上阴影的是,一次偶然向村中最年长的李阿婆问起二十年前的旧事,李阿婆浑浊的眼中满是唏嘘:“小槐花那丫头?唉……可怜呐!那年洛河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水,他们一家子……都没跑出来啊!哪有什么远走他乡……”

阿槐的心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他越想越怕,那船头的槐花、那冰凉的触感、那过于清晰的儿时记忆……种种疑窦像河底的暗草般纠缠着他。可每当他看到小槐花清澈温柔的眼眸,感受到她那份真挚的情意,所有疑虑又化作了不忍与不愿相信的固执。

首到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阿槐被一阵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啜泣声从睡梦中惊醒。那哭声哀婉凄切,仿佛就在渡口。他披衣起身,循着声音来到河边。清冷的月光如银纱般铺洒在河面上,粼粼波光中,他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小槐花背对着他,面朝滔滔洛水,双肩微微耸动,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朦胧飘忽,仿佛随时会融入那一片水光月影之中。

“小……小槐花?”阿槐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啜泣声戛然而止。小槐花缓缓转过身,月光照亮了她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庞,那双曾盛满温柔笑意的眼睛,此刻盈满了浓得化不开的悲伤与歉疚。“阿槐……”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我……终究是瞒不住你了。”她望着他惊痛交加的眼眸,泪水无声滑落,“其实……其实我早己不在人世了。二十年前落水时……我就没能再醒来。这些年,我的魂魄离不开这片水,离不开这棵老槐……这些日子靠近你,也只是……只是放不下当年你救我的恩情,想……想好好报答你一次……”

阿槐如遭雷击,呆立当场,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攫住了他,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滚落。

小槐花走近他,每一步都轻得仿佛没有重量。她抬起手,指尖带着刺骨的冰凉,却无比轻柔地将一串由洁白槐花编织而成的手链,仔细地戴在阿槐的手腕上。那手链触手生凉,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微弱而坚韧的生命力。“阿槐,别怕。这是我用最后一点灵力凝成的,能佑你平安……以后,”她深深地看着他,眼中是诀别的不舍,“就别再……等我了……”

话音未落,她的身影骤然变得无比透明、轻盈。一阵夜风拂过,那素白的身影瞬间散作万千晶莹剔透的槐花花瓣,如同被惊起的蝶群,纷纷扬扬,打着旋儿,无声无息地飘散在洛河清冷的月光与幽深的水波之上,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只余下一缕若有似无的槐香,久久萦绕在渡口。

第二天清晨,天光微熹。阿槐失魂落魄地来到渡口,在那只旧船头,发现了一本用蓝布包裹的、纸页泛黄的古旧册子。封面上,是娟秀的小楷——《槐花酿谱》。翻开书页,一朵洁白如玉、形态完美的槐花静静地夹在其中,花瓣,永不凋零,仿佛凝固了时光里最纯净的瞬间。

从此,槐香渡的渡口,多了一缕更加醇厚清甜的香气。阿槐依照那本《槐花酿谱》中记载的秘法,精心采撷老槐树的花,用心酿造槐花蜜。他酿出的蜜,色泽澄澈如琥珀,香气馥郁悠长,入口清甜甘冽,更带着一种令人回味悠长的、难以言喻的思念滋味。槐香渡的槐花蜜,渐渐声名远播,十里八乡皆知。

每逢清明时节,细雨霏霏,阿槐总会在那株见证了一切的老槐树下,虔诚地摆上一碗最上乘的槐花蜜。他对着静静流淌的洛河,低声诉说,声音温柔而缱绻,仿佛在与一个无形的故人分享着年复一年的点滴。偶尔有晚归的渔夫,会在静谧的月夜,远远望见洛河中央有一叶孤舟,舟上人影独立,轻轻摇橹。那人腕间的一点洁白微光,在月华水色中闪烁流转,远远望去,竟宛如一段坠入人间的星河,温柔地照亮了幽暗的河面。

而槐香渡口那株饱经沧桑的老槐树,自那年起,年年花开得格外繁盛。那洁白如雪的花簇压弯了枝头,浓郁而沁人心脾的槐花香,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守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洛河的两岸,在每一个春夏之交,无声而执着地飘荡着,从未停歇。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