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处,有个叫清泉村的小村子。村子东头有棵老槐树,树干要三个大人才能合抱过来,树枝上总系着根褪色的红绳。村里老辈人都说,这红绳连着一段说不尽的故事。
故事要从三十多年前说起。那时候,村里住着个叫阿福的年轻人,他父母走得早,靠着乡亲们接济长大。阿福人勤快,心眼又好,谁家有个急难事,他总是第一个跑去帮忙。虽说日子过得清贫,但他每天都乐乐呵呵的。
那年夏天,村子里来了个外乡人,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货郎挑着担子,摇着拨浪鼓,在村里叫卖。阿福刚好路过,见货郎满头大汗,便邀他到自家院里歇歇脚,还端来凉茶。货郎很是感激,两人就坐在老槐树下聊了起来。
从货郎口中,阿福得知山外的世界很大,有高楼大厦,有热闹集市。货郎说:“阿福啊,你这么能干,窝在这小山村里太可惜了,不如跟我出去闯闯,说不定能闯出一番名堂。”
阿福听了,心里首痒痒。他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可又放心不下村里的乡亲们。思来想去,他还是婉拒了货郎。货郎临走时,从担子上取下一根红绳,递给阿福说:“这红绳是我在庙里求的,能保平安。你把它系在老槐树上,若哪天想通了,就顺着红绳的方向走,我在镇上的悦来客栈等你。”
阿福收下红绳,郑重地系在了老槐树上。日子一天天过去,阿福依旧帮着乡亲们干活,只是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望着红绳发呆,心里琢磨着外面的世界。
这年冬天,村子遭遇了大雪灾。积雪压塌了好几间屋子,乡亲们缺衣少食,日子过得艰难。阿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突然想起货郎的话,或许去外面闯荡,挣了钱就能帮乡亲们渡过难关。
第二天一早,阿福来到老槐树下,摸着红绳,跟乡亲们告别。村里的老人们都来送他,塞给他干粮和布鞋。阿福含泪说:“大家放心,等我挣了钱,一定回来帮大伙!”
顺着红绳的方向,阿福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到了镇上。在悦来客栈,他见到了货郎。货郎很是高兴,带着他西处找活干。阿福肯吃苦,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很快就攒下了一些钱。
日子渐渐好起来,可阿福心里始终惦记着村里的乡亲们。每逢过节,他就托人给村里捎钱和物。就这样过了三年,阿福攒了不少钱,他决定回村。
回到清泉村,阿福惊呆了。村子变了模样,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村里还修了路。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当年他走后不久,一位慈善家路过村子,见村民生活困苦,便出资帮大家重建家园。
阿福心里五味杂陈,既为乡亲们高兴,又觉得自己的努力好像没了意义。他来到老槐树下,望着那根依旧系在树上的红绳,发起了呆。
这时,村里的王大爷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阿福啊,你别灰心。你走后,这红绳就成了大伙的念想。孩子们听着你的故事长大,都学着你热心助人。你看,这村子虽然变了样,但大伙互帮互助的劲儿,可一点没少!”
阿福这才明白,自己的那份心意,早就像种子一样,种在了乡亲们心里。他解开老槐树上的红绳,系在了自己手腕上。从那以后,阿福留在村里,带着大伙一起发展特色产业。如今的清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那棵老槐树和红绳的故事,也一首流传了下来。
现在,村里的小孩们总爱围着老槐树玩耍,听老人们讲这个故事。每当有外乡人问起红绳的来历,村里人就会笑着说:“这红绳啊,系着咱村人的善良和情义,连着山里山外的牵挂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