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无不纷纷附和,一起称颂赵构的丰功伟绩,言语之间更是把他,说成万年难得一遇的圣君明君!
几句马屁拍的赵构可以说是飘飘然。
之前因为除掉岳飞而产生的些许不悦,更是烟消云散。
岳家军忠勇无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杀的敌军闻风丧胆,赵构在将其除掉之时,若说没有半点心理负担,也万万不可能。
只是现在天幕降世,关于奸臣的盘点首接跳到了后世,如此便可以证明,他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
老天保佑大宋。
“皇上,咱们大宋帝国不是没有奸臣,这是您英明神武,乾纲独断,察觉出了岳飞的狼子野心,才得以让我们帝国,得到上苍垂青!”
赵构露出微笑说道:“还是秦爱卿说的有道理!”
“看样子从今往后,我们每年只需要向金国上供,就可以长期和平相处,得到他们的宽容!”
“实在是一件好事儿,要是岳飞不死,我们又怎能和谈?”
“继续打下去,只会生灵涂炭。”
秦桧连连点头说道:“皇上您说的对,您说的对啊!”
……
大明。
“什么?”
朱元璋一拍桌子,猛然站了起来,目光炯炯有神,身上杀气腾腾,他崛起于微末之间,原本只是个乞丐,最终凭借自己无与伦比的天资,成就霸业!
当初他的父母正是,死在了一群贪官污吏之手!
因此朱元璋最讨厌的,就莫过于奸臣贪官。
没想到他们大明帝国,居然也会出现奸臣?
不知道此人是谁,若是他的手下,朱元璋必定得诛其九族!
“标儿。”
朱元璋冷着一张脸说道:“你必须得记住一件事!”
“父皇,您说。”
朱元璋长叹一声说道:“作为一名帝王,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听信奸吏,将来你若是成为了九五至尊,在朝堂中有奸臣作乱!”
“必定要将其杀之!”
“绝对不可以养虎为患。”
朱标点头说道:“明白,父皇。”
……
大清帝国。
“终于说到他了吗?”
乾隆站起身看着不远处悬挂的天幕,眼中的得意更为明显:“事实证明我们女真人,就是要远远胜过汉人。”
“你们看看明朝,不知出了多少奸臣,要不是有王振那个大太监,恐怕也不会出现土木堡之变!”
“之后更是有吴三桂,迎我们清军入关,最后一统天下,成就霸业。”
“至于什么东林党人,还有魏忠贤就更不必多说。在土木堡之变以前,明朝还算强大,朱元璋,朱棣,朱高志,朱瞻基,他们几个人都做的不错。”
“偏偏冒出来了一个朱祁镇!”
乾隆冷笑道:“明朝还当真是无能?”
“难怪我们清朝能成为万世不灭,亘古永存的王朝,我们会是最后一个帝国。”
和珅撅着屁股,匍匐在地一句话都不说,乾隆见到眼前一幕,略有些不快,以前他都会恰合时宜的溜须拍马。
今天怎么一言不发?
“和珅,你怎么不说话?”
和珅吞吞吐吐的说道:“回禀皇上,您刚刚说的话如雷贯耳,让我如听圣音!”
“我不敢说话。”
乾隆微笑道:“你就是喜欢讲实话。”
真要是曝光奸臣,在乾隆看来,明朝估计不止一个,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到时候榜上有名!
他们大清才是天下第一帝国!
远远胜过以前汉人,建立的所有帝国!
……
大明。
朱祁镇看见空中的几个大字,略微有些不解,毕竟他识的字都不是特别多,过了一会儿对王振说道:“王公公,难不成咱们大明,也有干坏事的人?”
“皇上。”
王振看见空中的几个大字,非但一点都不担心,反而露出了激动的神色,特别的兴奋说道:“绝对是一件好事儿!”
“好事儿?为什么?”
王振赶紧说道:“既然咱们大明帝国出现了奸臣,那就必须得赶紧把握住机会,把他给救出来!”
“争取可以早日,把奸臣给除掉!”
“到时候咱们距离建功立业,又更进了一步。”
刚才王振这话说的的确是发自内心,平心而论,他想要率领大军踏平瓦剌,从一开始也并不是想着,要让整个大明帝国陷入万劫不复。
他做这一切的原因,最初仅仅只是想要位列王侯,建功立业,只是走了一步臭棋。
让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险些被瓦纳大军,全部歼灭!
甚至就连朱祁镇都被抓!
在王振心目中,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奸臣,情况恰好相反,他始终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对帝王百般尊敬,赴汤蹈火的忠臣。
奸这个字跟他,完全就扯不到任何联系!
……
[大明帝国作为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帝国,曾经铸造出了无与伦比的辉煌!]
[明太祖朱元璋,有经天纬地之才,崛起于微末之中,原本一介布衣,凭借得天独厚的天资,捉面陈友谅张士诚,赶走暴元!]
[再度收复燕云十六州,登基以后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杀贪官,诛污吏,以天下百姓为先!]
[后明成祖朱棣登位,设立内阁制,让太监郑和六下西洋,弘扬天威,修永乐大典,百姓安居,海晏河清!]
[大明帝国,颇有重现盛唐辉煌之迹象,后来朱高志,朱瞻基登基,更是继承永乐大帝意志,让大明帝国,更胜往昔!]
[西代雄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让大明帝国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光彩!]
大明洪武纪元。
“什,什么?”
听到空中传来的声音,朱元璋身体一颤,目光中满是愤怒。
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
他死了之后,继位皇帝的人居然是朱棣?
既不是他的儿子朱标也不是孙子朱允文?
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不可能!
难不成朱棣那家伙,居然谋朝篡位,造了太子朱标的反!
“混账!”
朱元璋勃然大怒骂道:“朱棣好大的胆子,居然敢以下犯上,他想死是不是!”
“父皇,息怒。”
太子朱标抱拳说道:“事情到底如何?目前我们还不知晓,在儿臣看来,您不该操之过急!”
“咱们先看看再说。”
“我相信西弟绝不会蓄意谋反,我们兄弟情深,他又怎会做出手足相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