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戏长安

第八章 火炕

加入书架
书名:
鱼戏长安
作者:
魔女教会执事Gwen
本章字数:
3670
更新时间:
2025-07-08

怀里揣着“红袖”,兜里装着“路引”和上上签,臂弯里抱着新得的雪团子,我志得意满地回了家,感觉人生圆满。

傍晚时分,雪势稍歇。爹娘终于回来了,带着一身风雪的寒气,眉宇间是掩不住的浓浓疲惫。

“鱼儿?”娘亲强打精神,看到我怀里多出的一团雪白,勉强笑了笑,“哟,这是哪儿来的小东西?”

“买的!娘亲,它叫雪团子!”我献宝似的把打着小呼噜的猫举起来。

爹爹走过来,习惯性地想揉我的脑袋,手伸到一半却顿住了,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笑容也带着明显的倦意:“我们鱼儿喜欢就好。”

他们的状态太不对劲了。我放下猫,凑近娘亲,仰头问:“娘,你们怎么了?宫里的事很麻烦吗?”

娘亲叹了口气,拉着我在暖榻上坐下。爹爹也坐过来,揉了揉眉心,声音低沉:“陛下...病势愈发沉重了。”

狗皇帝虽然爱吓唬人,但...确实好久没来了。

“太医怎么说?”我追问。

爹爹摇摇头,眉间的忧虑更深:“沉疴难起,浑浑噩噩。”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

“更棘手的是西北。连日大雪成灾,压垮房屋无数,冻死牛羊牲畜不计其数。八百里加急报来,己有...己有上千百姓冻饿而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者更是不计其数。朝廷虽己拨付赈灾钱粮,但路途遥远,风雪阻隔,杯水车薪啊...”

上千人冻饿而死...这几个字像冰锥一样扎进我心里。我眼前仿佛闪过前世新闻里看到的那些灾难画面下的绝望。

这里是古代,只会更残酷。

我爹是户部尚书,管的就是钱粮赋税,这千斤重担,此刻大半都压在他肩上。难怪他们如此疲惫。

娘亲把我抱起来,用手温柔地揉开我紧皱的眉头,轻声道:“鱼儿别担心,爹娘休息休息就好了,会好的。”

雪团子似乎感受到凝重的气氛,不安地在我怀里动了动,发出细弱的叫声。

我看着爹爹紧锁的眉头和娘亲眼底的担忧,又低头看了看怀里温暖的小生命。

前世那个在底层挣扎求生的灵魂猛地被触动。锦衣玉食,爹娘宠爱,这一切安稳的背后,是无数人正在风雪中煎熬。

我曹鱼儿,这辈子可不是真的只会撒娇卖萌当个富家小姐的!

一个念头,如同划破雪夜的火星,猛地窜了出来。

“爹!”我猛地抬头,声音脆亮,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认真劲儿。

爹娘都看向我。

“西北的百姓,是不是因为房子太破,不保暖,又烧不起足够的炭火,才冻死的?”我问。

爹爹愣了一下,点点头:“是主要原因之一。北地苦寒,寻常百姓的土屋茅舍,难以抵挡如此酷寒。柴炭价格飞涨,更是雪上加霜。”

“那...有没有一种法子,能让屋子暖和起来,还不用烧那么多柴炭?”我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

爹爹苦笑:“傻鱼儿,若有此法,朝廷早就推广了,何况我庆国的炭己是太后改良之后的,产量较之曾经...”

“我知道一种!”我挺起小胸脯,语气斩钉截铁。

爹娘同时怔住,疑惑地看着我。

“是一种新式‘火炕’!”我努力回忆着前世北方农村常见的土炕结构,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

我尽量用他们能听懂的话描述着,甚至跳下暖榻,用手指蘸了点茶水,在矮几上画起简陋的示意图。

“你们看,灶台在这里,烟道从这里进去,在炕底下绕几个弯,最后从这里通到烟囱...热气在里面走的时候,炕就热了!这样晚上睡觉就不用烧炭盆,又暖和又安全,还省柴火!”

我画着歪歪扭扭的线条,急切地解释着原理。

爹娘看着矮几上那湿漉漉、不成章法的“图纸”,又看看我因为激动而泛红的小脸,眼中充满了惊疑不定。

“鱼儿...你...你是从何处得知此物的?”娘亲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绝非一个七岁孩童能知晓的东西!

我脑子转得飞快,立刻把锅甩给“知识渊博”的老道士:“是白马观那位给我解签的老道长!他说他在一本很古很古的杂书里看到的,说北地苦寒之地有人用过!我觉得很有道理,就记下来了!”

这个借口漏洞百出,但此刻爹娘心神震动,加上我总爱去白马观,又牵扯到道家高人,竟让他们一时无法深究。

曹允行盯着矮几上那简陋的示意图,眉头紧锁,眼神却越来越亮。

他本就是极其聪明务实之人,掌管户部,对民生百工并非全然不通。

火炕历来己久,但细细推敲鱼儿所说,依此法增加烟道大有可为!

“多烟道盘绕...还能蓄热...我朝柴炭质量本就优秀...”爹爹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矮几上敲击着,仿佛在验证某种可能性。

他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激动:

“鱼儿!你给爹爹再讲一遍!那烟道怎么走才能循环起来?炕面要怎么做才能又热又不烫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