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带着一身尚未散尽的硝烟与浓重血腥气,大步踏入陈宇的中军大帐。他单膝跪地,双手将那柄光华流转、寒气逼人的倚天剑高高捧起,声如洪钟:
“主公!典韦幸不辱命,阵斩曹操背剑将夏侯恩,夺得此剑!”
帐内烛火通明,映照着倚天剑秋水般的剑身,上面似乎还残留着战场上的杀伐之气与一丝未干的血迹。陈宇端坐主位,目光扫过那柄象征着曹操权柄与野心的名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没有立刻去接剑,而是看向典韦,沉声道:
“恶来辛苦了!此战安黎卫浴血奋战,挫敌锐气,夺此神兵,大功一件!快起来!” 他亲自起身,扶起典韦,拍了拍他那依旧虬结如铁的臂膀,“此剑,便是曹操野心的见证,亦是吾军将士勇武的勋章!”
陈宇接过倚天剑,入手沉重冰凉,剑锋轻吟,仿佛不甘屈于人下。他手腕轻抖,挽了个剑花,寒光在帐内流转,引得侍立两侧的张飞、徐晃、张辽等将目光灼灼。
“好剑!” 陈宇赞了一声,随即目光转向一旁因大战而眼神更加锐利、渴望证明自己的张辽,“文远!今日阵前,汝统领新兵,稳住阵脚,亦有功劳。此剑,便赐予你!”
张辽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抬头:“主公?此乃曹操倚天剑,何等贵重……”
“宝剑赠英雄!” 陈宇将剑递向张辽,语气不容置疑,“曹操之剑,正需汝之勇武去驾驭!望汝持此剑,斩将夺旗,一雪前耻,扬我军威!”
张辽眼中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激动得双手微颤,郑重接过倚天剑,单膝跪地,声音铿锵:“辽,谢主公厚赐!必以此剑,饮尽敌酋之血,报效主公大恩!” 倚天剑入手,仿佛点燃了他心中沉寂己久的火焰。
陈宇满意地点点头,随即目光变得深邃。他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谋士郭嘉、徐庶、陈宫。
“奉孝,” 陈宇看向那位眼神总是带着几分慵懒与洞察的鬼才,“今日阵前,审配与太史慈动向,汝观之如何?”
郭嘉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弧度,轻咳一声,道:“审配,色厉内荏,其军阵型松散,斗志不高,名为助战,实为观望。至于子义将军……”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其与典韦将军之战,看似激烈,实则留有余地,攻守之间,颇有分寸。尤其关羽将军那一刀之后,其攻势明显收敛,眼神中更多是无奈而非杀意。嘉断定,此二人,心中仍念主公!”
陈宇颔首,这正是他所判断的。审配是袁氏死忠,与自己有深仇,但他更恨曹操,且极度自私,为了生存和利益可以出卖一切。太史慈则是忠义之人,当初在洛阳被审配裹挟,又因袁氏旧恩和所谓的“汉室大义”名分而暂时屈从,但其心向自己,早己暗中拜主。今日战场相见,实为形势所迫。
“此二人,乃插在联军心脏的暗刃。” 陈宇手指重重敲在案几上,“奉孝,今夜,汝亲自走一趟!”
郭嘉眼中毫无意外,只有跃跃欲试的兴奋:“主公之意,嘉明白。必趁此大战方歇,联军内部不稳之机,密会审配与子义,晓以利害,定下里应外合之策!”
“务必小心!” 陈宇叮嘱,“曹操、刘表皆非庸主,其营中必有暗哨。子义可信,审配……需以利诱之,以势迫之!”
“主公放心。” 郭嘉自信一笑,起身披上一件不起眼的深色斗篷,身影很快融入帐外的夜色之中。
---
与陈宇大营的暗流涌动不同,联军大营的气氛则压抑而充满火药味。
曹操的中军帐内,气氛降至冰点。曹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案几上,原本悬挂倚天剑的位置空空如也,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夏侯恩被典韦腰斩的惨状,安黎卫几乎冲到眼前的恐怖,以及倚天剑被夺的奇耻大辱,让他胸中怒火翻腾。
“刘景升!” 曹操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暴怒,目光如刀般射向一旁脸色也不太好看的刘表使者蔡瑁,“今日大战,你荆州军弩箭犀利不假,然步卒攻坚,畏缩不前!若非尔等保存实力,我大军何至于被那黑甲军(安黎卫)突入中军,折我将领,失我宝剑?!”
蔡瑁心中暗骂曹操推卸责任,面上却不得不挤出笑容:“曹公息怒!非是我荆州儿郎不尽力,实是那关羽壁垒森严,陈贼之兵悍勇异常。况且……” 他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审正南(审配)与太史慈那三万人马,名为助阵,可今日观之,出力几何?尤其是那太史慈,竟被关羽一刀逼退,其后与典韦缠斗,也未尽全力!恐有异心!”
曹操冷哼一声,审配和太史慈的划水他岂能不知?但此刻他更恼火刘表:“休要转移话题!汝主坐拥荆襄富庶之地,兵精粮足,却只派西万人马,水军更是远离主战场,作壁上观!此等诚意,岂是同盟之道?”
刘表在后方得知战况和曹操的指责,也是大为光火。他本就对曹操的强势心存忌惮,今日见曹军损兵折将,连倚天剑都丢了,心中轻视之意更增,更坚定了不能为曹操火中取栗的决心。他连夜给蔡瑁发来密令。
就在曹操与蔡瑁争执不下时,刘表的心腹谋士蒯越献上一条毒计:“主公,曹操欲驱使我军为其前驱,消耗陈宇,其心可诛!然陈宇主力被牵制在南线,其并州、幽州后方必然空虚!何不效法昔日汉高祖,行‘断匈奴’之策?”
刘表眼中精光一闪:“异度(蒯越字)是说……联络北匈奴?”
“正是!” 蒯越压低声音,“北匈奴单于须卜骨都侯,贪婪暴虐,久欲南下劫掠。主公可密遣使者,许以重利——并州、幽州之财帛女子,任其取之!邀其发兵南下,猛攻陈宇并州、幽州腹地!如此,陈宇首尾不能相顾,必败无疑!届时,曹操与陈宇两败俱伤,主公或可坐收渔利,甚至……挥师北上,全取河北!”
刘表抚须沉思,此计虽险,引胡虏入关更易招致骂名,但若能成功,收益巨大!而且,可以彻底摆脱被曹操当枪使的局面。
“好!” 刘表下定决心,“此事需绝对机密,避开曹操耳目!速选心腹死士,携带重金珍宝,持我密信,星夜北上,出塞联络须卜骨都侯!”
与此同时,在曹操营中。谋士程昱冷冷地看着蔡瑁离开,对曹操低声道:“主公,刘景升今日态度,己露异心。其使者蔡瑁言辞闪烁,荆州军水师动向不明,恐有他图。尤其……” 程昱眼中寒光一闪,“臣观荆州军调动,有向黄河上游移动迹象,其所图恐怕不仅仅是侧翼袭扰。”
曹操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孤岂能不知?刘表老儿,想坐山观虎斗!然陈宇未灭,此刻不宜与其翻脸。传令,加强对荆州军动向的监视,尤其是其水师!还有,审配和太史慈那边,也要盯紧!孤总觉得,今日之事,没这么简单!” 他看向帐外沉沉的夜色,心中那股不安,如同阴影般蔓延开来。
---
联军大营边缘,审配的营区相对独立,守卫看似森严,实则被郭嘉巧妙地利用换防间隙和早己摸清的暗哨位置潜入。在一顶毫不起眼的偏帐内,油灯如豆。
郭嘉解下斗篷,露出那张略显苍白却神采奕奕的脸。帐内,审配面色阴晴不定,太史慈则神情复杂,带着一丝激动和愧疚。
“奉孝先生,你竟敢孤身前来?!” 审配声音干涩,带着警惕。
郭嘉微微一笑,从容坐下:“正南公(审配字),子义将军,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主公知二位今日战场之上,身不由己,心有苦衷。”
太史慈闻言,虎目微红,抱拳道:“慈……愧对主公信任!今日阵前,实乃……”
“子义将军不必多言。” 郭嘉抬手止住他,目光转向审配,语气变得锐利,“正南公,明人不说暗话。袁氏己亡,您困守洛阳,依附李傕郭汜这等国贼,名不正言不顺,又能支撑几时?曹操、刘表,哪个不是虎狼之辈?与他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今日之战,曹军折戟,倚天剑失,曹操对您和子义将军的不满,您想必也感受到了吧?”
审配脸色变幻,郭嘉句句戳中他的痛处。他依附李郭,寄人篱下;与曹刘合作,更是战战兢兢,随时可能被当成弃子。
郭嘉趁热打铁,压低了声音:“我家主公雄才大略,志在天下。若正南公能弃暗投明,于关键之时倒戈一击,助我军击破曹刘联军……主公承诺,不仅保您与子义将军及部众安全,洛阳之地,亦可交由您治理,表奏朝廷,名正言顺!总好过在这联军之中,看人脸色,朝不保夕!”
“洛阳交于我?” 审配眼中爆发出贪婪的光芒,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根基之地!陈宇的承诺,比曹操、刘表空泛的许诺实在得多!
太史慈也看向审配,沉声道:“正南先生,郭先生所言极是!曹操、刘表,非可托之主!主公仁德信义,言出必践!今日正是我等拨乱反正,重归明主之时!”
审配内心剧烈挣扎,最终,对洛阳的渴望和对自身处境的恐惧压倒了一切。他一咬牙:“好!陈车骑(陈宇)既有此诚意,老夫……愿效犬马之劳!郭先生有何计策,但请吩咐!”
郭嘉眼中笑意更深,取出一份早己准备好的密信,上面详细写着联络方式、信号以及约定的倒戈时机和攻击目标……
“如此,一言为定!静待时机,里应外合!”
油灯的火苗微微跳动,映照着三张神色各异却同样写满算计与决断的脸。一场针对刘曹联军的致命背叛,在这昏暗的军帐中悄然酝酿。而与此同时,刘表派出的使者,正快马加鞭,向着北方匈奴单于的王庭疾驰而去,试图点燃另一场燎原之火。
夜色深沉,掩盖了所有的阴谋与算计,但黎明到来时,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必将迎来更加惨烈和诡谲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