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抱紧校园女神

第10章 水色江南与未寄的明信片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后我抱紧校园女神
作者:
愿闻其详呀
本章字数:
668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高考的硝烟彻底散尽,盛夏以一种无所顾忌的蓬勃姿态席卷而来。蝉鸣在浓绿的树荫里织成密网,阳光炽烈,将城市烘烤得微微发烫。尘埃落定后的松弛感,如同解冻的溪流,在每一个卸下重担的灵魂里汩汩流淌。

顾源和林若芝的录取通知书几乎是同时抵达的。两所顶尖学府,一北一南,却如同命运最精巧的呼应,将他们未来的轨迹紧紧维系在同一片璀璨的星空下。短暂的庆祝和亲朋的喧闹过后,一种心照不宣的期待,在两人之间悄然弥漫。

“去走走?” 顾源合上印着烫金校徽的信封,目光投向窗外葱茏的绿意,声音里带着难得的、纯粹的轻松。

“嗯。” 林若芝应得飞快,眼睛亮晶晶的,像盛满了细碎的阳光,“去哪里?”

没有繁复的攻略,没有刻意的惊喜。顾源在地图上轻轻一点,圈定了那片以温婉水色著称的江南——苏州。一个节奏缓慢、适合沉淀也适合新生萌芽的地方。

火车在铁轨上发出规律而舒缓的哐当声,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由北方的开阔逐渐染上南方的青翠与润泽。林若芝靠窗坐着,额头抵着微凉的车窗,看着外面连绵的稻田、白墙黛瓦的村落,以及远处如淡墨晕染般的山峦轮廓。紧绷了三年的神经,在这平稳的行进中,一点点松弛下来,化作眼底沉静的温柔。

顾源坐在她旁边,没有看书,也没有看手机,只是安静地看着她映在车窗上的侧影。阳光穿过玻璃,在她纤长的睫毛上跳跃,鼻尖小巧,唇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后的弧度。她不再是那个在题海中奋力搏杀、被流言蜚语刺伤的少女,此刻的她,像一枚被溪水温柔冲刷后,终于显露出温润本色的鹅卵石。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满足感,如同暖流,熨帖着顾源重生以来始终带着一丝审视与冷硬的心。

他伸出手,极其自然地,轻轻覆上她放在膝盖上的手背。林若芝微微一颤,却没有收回,只是侧过头看他。顾源的手掌宽大温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安稳力量。她的指尖在他掌心下动了动,然后轻轻翻转,与他十指相扣。没有言语,只有掌心相贴处传递的、无声的暖流,在车厢规律的晃动中静静流淌。

苏州的气息,是的、带着青苔和淡淡水腥味的。入住的是一家临河的老式客栈,推开雕花的木窗,便能看见一条窄窄的河道,乌篷船慢悠悠地摇过,船娘哼着软糯的吴语小调,桨声欸乃,搅碎一河绿影。

他们避开了人潮汹涌的知名景点,只循着自己的节奏。清晨,踏着被露水打湿的青石板路,走进雾气氤氲的葑门横街。油条在滚油里滋啦作响,氤氲出的香气;刚出笼的汤包皮薄如纸,汤汁滚烫鲜甜;还有那软糯香甜的桂花赤豆糖粥,盛在青花小碗里,热气腾腾。林若芝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吹着气,满足地眯起眼睛,像一只被阳光晒暖的猫。顾源坐在她对面,面前也放着一碗,但他吃得不多,目光更多时候落在她身上,看她被热气熏得微红的脸颊,看她专注品尝时微微鼓起的腮帮。一种简单的、近乎琐碎的烟火幸福,却比任何宏大的成就都更能填满他此刻的心。

午后,他们漫无目的地穿行在平江路的小巷深处。白墙斑驳,爬满苍翠的藤蔓,墙角偶有野花悄然绽放。时光在这里仿佛被拉长、揉碎,沉淀出一种从容的古意。他们很少交谈,脚步声在寂静的巷弄里回响,偶尔对视一眼,便能看到彼此眼底同样的平静与惬意。在一家小小的旧书店门口,顾源停下脚步,目光扫过门口堆放的泛黄旧书。林若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一本封面早己褪色、书页卷边的《姑苏风物志》。顾源拿起来,随手翻了几页,指尖停留在几张模糊的老照片上——是早己消失的旧时码头和街景。林若芝安静地站在他身边,看着他沉静的侧脸,没有打扰他这一刻仿佛穿越时光的凝望。最终,顾源买下了那本书,没有解释,林若芝也没有问。他付钱时,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递来的零钱,两人相视一笑。

傍晚,他们登上了山塘街的摇橹船。夕阳熔金,将河道两岸的白墙黛瓦染成温暖的橘红色。船桨拨开粼粼的水波,晚风带着水汽拂面,温柔而凉爽。两岸灯笼次第亮起,倒映在水中,随波摇曳,如同流动的星河。林若芝靠在船篷边,微微仰着头,闭上眼睛,感受着晚风拂过脸颊的轻柔。顾源坐在她身侧,手臂自然地搭在她身后的船舷上,形成一个无声的守护圈。他看着她恬静的侧颜,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唇角带着一丝放松的笑意。周围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只剩下水声、桨声,和她清浅的呼吸。

“累吗?”他低声问。

林若芝睁开眼,摇摇头,眼底映着两岸的灯火,亮得惊人:“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她顿了顿,声音很轻,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意味,“顾源,谢谢你。”

顾源没有回应这句道谢。他只是看着她,深邃的眼眸在渐浓的暮色里显得格外沉静。他伸出手,不是去握她的手,而是极其轻柔地,用指腹将她被晚风吹拂到颊边的一缕碎发,别到了耳后。指尖划过她温热的耳廓,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电流。林若芝身体几不可察地轻颤了一下,耳尖瞬间染上了和晚霞一样的绯色。她没有躲闪,只是抬起眼帘,水光潋滟的眸子静静地回望着他。船身随着桨声轻轻摇晃,船篷内狭小的空间里,空气仿佛变得粘稠而温热,一种无声的、浓烈的情愫在两人胶着的视线中静静流淌、发酵。

就在这时,船头传来船娘清亮的提醒:“前面拱桥,小心碰头咯!” 瞬间的提醒打破了那令人心悸的静谧。林若芝慌忙垂下眼帘,心跳如鼓。顾源也自然地收回了手,目光转向船头,只是搭在船舷上的手臂,悄然收紧了些许。

旅程的最后一天,他们去了拙政园。盛夏的园子,浓荫蔽日,荷风送爽。巨大的芭蕉叶在微风中舒展,曲折的回廊连接着亭台水榭,移步换景,处处透着匠心。他们走得很慢,在“与谁同坐轩”前驻足,看一池碧荷亭亭玉立;在“听雨轩”的长廊下小憩,听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没有目的,只是感受着这份沉淀了数百年的宁静与雅致。

在园子出口处的小文创店里,林若芝被一套印着拙政园窗棂图案的明信片吸引。她仔细挑选了两张最雅致的,一张是“小飞虹”的倒影,一张是“香洲”的远景。她走到店外廊下的木质长椅坐下,拿出笔,低头认真地写着什么。阳光透过廊顶的藤蔓缝隙洒下,在她低垂的眼睫上跳跃。

顾源站在不远处,没有打扰。他看着她专注的侧影,看着她娟秀的字迹在明信片上流淌。他几乎能猜到她在写给谁——也许是家人,也许是某个要好的朋友,分享着此刻的宁静与美好。他的目光柔和下来,一种奇异的、饱胀的满足感充盈着胸腔。这个在命运湍流中被他牢牢抓住的女孩,此刻正安然地坐在江南的暖阳里,书写着属于她的、不再有阴霾的未来。

林若芝写好了一张,轻轻吹了吹墨迹。她抬起头,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当看到顾源站在光影斑驳的廊柱旁静静看着她时,她脸上绽开一个明媚的笑容,朝他晃了晃手中的明信片。顾源唇角微扬,朝她走去。

然而,就在他迈步的瞬间,眼角的余光瞥见店门口另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立着一个老旧的、漆成墨绿色的邮筒。那邮筒的投递口上方,似乎被人用白色涂改液,潦草地画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箭头,指向下方。那箭头画得极其随意,如同孩童的恶作剧,却莫名地让顾源心头掠过一丝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异样感。像平静湖面投入的一粒微小石子,涟漪尚未扩散便己消失无踪。

他脚步未停,走到林若芝身边坐下。林若芝将写好的那张明信片递给他看,上面是她清秀的字迹,写着给父母的平安和喜悦。她拿起另一张空白的,眼中带着期待的笑意:“这张,写给你?”

顾源看着她明亮的眼睛,那点莫名的异样感早己被眼前的温软驱散。他接过笔,没有犹豫,在空白明信片的收件人栏,稳稳地写下了三个字:

林若芝。

地址,是他家。

林若芝看着那三个熟悉的字迹,脸颊微红,眼底的笑意却更深了。她小心地将两张明信片都收好,没有投进那个墨绿色的邮筒。“带回去,亲自给。”她轻声说,带着一点小小的执拗和珍视。

顾源没有反对。他站起身,朝她伸出手:“走吧。”

林若芝将手放进他宽厚的掌心,借力站起来。两人并肩,穿过绿意盎然的庭院,走向园外喧嚣的市声。阳光炽烈,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古老的石板路上紧紧依偎。身后,拙政园的亭台楼阁在盛夏的光影里静默如画,那个墨绿色的邮筒静静立在角落,白色的箭头指向无人知晓的虚空。

江南的水汽浸湿了衣角,也浸润了年轻的心。这段短暂的逃离,如同一次温柔的淬火,洗去了疲惫与尘埃,让某种在高压下悄然萌发的情感,在慢下来的时光里,生长得愈发清晰而坚定。未来如同前方广阔的道路,铺展在盛夏耀眼的光芒里,充满未知,却也无比坚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