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那些底层汉人百姓,也顽强的生存了下来,至今在西域各地,都有不少汉人的存在。
当然,也有一些汉人奴隶,在各国掌权者的压榨下,改变了自已的姓氏,取了少数民族的名字,以求能够融入这些当地土著的圈子里去。
随着汉军的到来,西域汉人百姓终于翻了身,很多头脑灵活的汉人,组建了自已的商队,跟着汉军脚步扩展自已的实力,不少汉人小家族开始崛起。
那些改名换姓的汉人,也都把名字改回了汉人姓氏,光明正大的宣称自已就是汉人。
虽然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但刘宇规定,各个行业都必须遵守汉军政策,商人不能囤积居奇,垄断一些和百姓生活有关的供给。
很多人认为,自已有钱,用自已的钱买下来的东西,自已想囤积就囤积,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在数量少的时候,不会影响市场,那当然没什么。但数量庞大之后,就会影响市场。比如粮食,如果在有灾荒年间,某个富豪把社会上的粮食全部收购下来,等待粮食价格上涨,在粮食价格翻上几倍之后,再抛售出去。表面看,这个富豪是在做生意,其实是在破坏市场环境。这会导致很多穷人由于粮食价格太高而买不起粮食,最后破产的破产,做流民的做流民,甚至饿死人也是正常的。说白了,就是这个富豪的行为,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其实,每个人的钱都是社会的,不完全属于自已的。在钱少的时候,自然自已可以随意支配。但钱多了,就不能为所欲为了,要符合政策的导向,不能破坏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富豪用自已的钱,囤积居奇,那就属于破坏社会环境,有可能会造成很多百姓生活困难。所以,国家就会打压这样的商人。
刘宇制定政策的时候,自然会注意这些事。
汉军每到一地,先是把原来的环境进行整肃。从权贵到商人,行为恶劣、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的权贵和商人,刘宇坚决的打压。虽然他们曾经破坏的原来的国家社会,但这样的人到了哪里,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不稳定制造者。
当然,刘宇也会注意新崛起的商人士绅,将来可能变成欺压百姓的权贵,让郑继先等人按照汉军的政策制定了行事规范,只准他们正常的做生意。
疏勒地区土地肥沃,面积广大,从粮食到畜牧,所产出的比莎车和小宛两个加起来还多不少。所以,疏勒地区就是汉军现在的经济中心,也是后方基地。
刘宇出征前,把所有的事都得给甘舜交代了一遍。以后,刘宇可能就会随着汉军的脚步,越走越远,不会再在疏勒定居生活。所以,这次出征,刘宇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回疏勒,甚至再也不回来,都有可能。
十天时间里,刘宇走过了疏勒不少地方,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和指导。汉军虽然占据莎车后,实力大增,但真正崛起壮大的地方,是占领疏勒之后。这里是汉军战士的主要兵员来源地,也是汉军征战的粮食保证地。刘宇得把一切都交代好了,才能放心的出征。
大军在前面征战,后方必须稳定。刘宇留下来了五千人的后备营部队,其实就是和汉军精锐一样部队,以及两万人的辅军,由甘舜带领,留守疏勒。
汉军第三拨队伍,是刘宇带领飞龙营、中磊营、雄鹰营、骁骑营、陌刀营五个精锐营,七万两千人,以及一万后备营战士,五万辅军,共计是十三万两千人,十日后,开始出征。
很多百姓都来送行,特别是曾经做为奴隶的汉人们,自从汉军的到来,他们真正成为了人,也知道了曾经大汉的荣光。因为以前高车国勒令,不许汉人奴隶知道大汉的历史。现在他们送别汉军队伍,知道汉军是要解放更多的汉人奴隶,他们希望汉军能够继续胜利,那样,就能保住他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曾经的疏勒百姓,也来了很多,他们在汉军的政策下,生活的自由,没有剥削和欺压,能够通过自已的努力生活的更好,而不像原来一样,不论收入多少,都被剥夺的只剩维持日常的开支。
刘宇握着甘舜的手说道:“甘副都护,汉军的后方就靠你了,前方能不能走的稳,主要还得依靠后方的支撑,无论兵员输送,还是物资补给,都得依赖后方。不仅疏勒,莎车那边你也盯着点,韩钦毕竟年轻!”
甘舜说道:“大将军放心,各个方面我都已经安排妥当,都在自行运转,不会拖大军后腿的!”
刘宇说道:“那我出发了,保重!”说完,刘宇跨上战马,转身跟随队伍出发了。
甘舜喊道:“大将军保重!”
严整的汉军队伍,渐行渐远,甘舜站在原地,久久不愿意离开。他知道,这次汉军出征,以后刘宇等人还能不能再回疏勒,就不知道了。
刘宇在都护府后裔们最艰难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当中,带领他们去沙漠建基地。然后出沙漠,打下了一大片土地,让几百年来,一直苦苦支撑的他们,重新走上了崛起的道路。
汉军的脚步是不能停下来的,否则,多年之后,等这一代人老去,说不定,汉人在西域这片土地上再难生存下去,汉人的命运将再次不属于自已,掌握在了别人的手里。只有走出去,打下更大更广阔的土地,拥有了更强大的力量,才能让汉人不再做三等人,汉人的命运也不再沉沦。
至于汉军的脚步能够走到哪里,甘舜不知道,或许会折戟途中,或许会一飞冲天。前路很长,有柔然,有囐哒汗国,还有中原腐朽的王朝,还有在中原争夺的各民族。到底谁是拦路虎,也难以预料。
或许,汉军在刘宇的带领下,纵马扬鞭,打下万里山河,也未尝可知。就像刘宇曾经说过的,汉军的铁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