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带着人形玩日共

第1038章

加入书架
书名:
1932:带着人形玩日共
作者:
酒歌
本章字数:
1992
更新时间:
2024-12-22

字:
  为什么以前中国人总是说“得关中者得天下”?
  为什么满清如此强大,会败得如此惨烈?
  为什么美国会强大起来?
  为什么...
  噫?
  这...为什么要讲这些问题??
  还以为殿下会讲讲东北海军的未来呢!
  “海军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如何作战,我相信诸君比我更清楚,我就不讲了,我今天只想来讲讲中国和美国古往今来的一些事情,扩展扩展大家的眼界。”
  藤原兼实瞥了宣仁、崇仁和一众日本海军军官一眼,由代理人把自己的话翻译成日语:
  “顺带待会儿来说说,为什么如果不依赖中美这种大国,日本就永远只能沦为世界底层国家,即便一时兴起,最终还是会衰落下去或被其他大国当做玩物。”
  “...”
  这话太刺耳难听了,如山本五十六等一些日本军官的脸色登时变得极为难看,若不是因为台上的发言者是藤原兼实,早他妈跳起来了。
  日本人里,只有崇仁脸色平静,甚至还不断点头。
  他看了《论持久战》和《阶层分析》以后就断定,如果没有藤原兼实从中操作,日本必然会输,只是时间长短和输多少的问题而已。
  台下的中共党员们同样极为吃惊,万万想不到,身为东北统治者的日本顶级皇族对日本的前途居然是如此的悲观!
  还有,这些话,跟我们这些中国人讲,真的合适吗?
  但藤原兼实才不会在乎众人怎么想,用中指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敲了敲那幅巨型世界地图和黑板上的问题:
  “来,我先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看法?别担心,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我以我八幡宫的名义起誓,在我的课堂上,说任何话都不算错误,不会被追究。”
  “...”
  现场沉默了几十秒后,刘亚楼大着胆子举起了手:
  “殿下...”
  “不用叫我殿下,不用讲那些虚礼,直接说你的结论。”
  “是...第一个问题,关中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四周都是高山,易守难攻,里面的军队随时可以出关进攻别人,别人却很难打到他们,所以...”
  “即便如此,也就等于一个天然的大城墙罢了,这些雄关确实易守难攻,但别人不攻,直接从外面封死几个关键山隘口,你也出不来吧?”
  “呃...”
  刘亚楼卡了一下壳,刚和薄一波、殷鉴等人一起从北平监狱被营救出来、然后一起到东北潜伏的河南人董天知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因为黄河?”
  “为什么这么说?”
  “俺是河南人,从陕西山西上游往下走船很容易,但从俺们下游往上游走船就很难,俺在想是不是这个原因,从下游运粮,谁都撑不住的...”
  “啊...”
  一群人恍然。
  对啊,关中是个大平原,以前粮食丰富,运粮也容易,当然比外面的敌人撑得久!
  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概念,而是脑子里没有一个整体,一时间想不起来。
  崇仁宣仁和日本海军军官们则对此都表现得比较淡然。
  水运运输粮食损耗较小这属于常识性问题,中国关中如何如何虽然他们以前没想过,但也是稍稍研究一下就能得出的结论;
  其中一部分人特别喜欢《三国》的,还因此立刻想明白了为什么益州和荆州那么重要、为什么蜀国能撑那么久、为什么诸葛亮要拼命攻击关中而不是打东吴等等。
  藤原兼实则继续提问:
  “好,那为什么唐朝之后,关中就被废弃了呢?五代十国和宋朝也就算了,为什么元明清都不选择长安做首都呢?”
  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基本是个关中人或者附近省份的人都知道——粮食不够,养不活人了嘛!
  不然,唐朝明明已经有了首都长安,还要在河南建另一个首都洛阳干什么?
  喜欢读历史书的人还想起了唐朝那十多次著名的“迁都就食”。
  能带着全城的人去洛阳吃饭,说明往关中运粮的成本比直接带人去洛阳还高。
  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一旦敌人把外面一围,关中就会立刻爆发内乱,这样的地方怎么能当首都?
  至于元明清都选北京做首都嘛...
  “...因为西边和南边是大山,而东边是海,都不存在有威胁度的敌人,所以选了北平,可以有效地防备唯一有威胁度的北方敌人的攻击,包括清朝也是这个逻辑。”
  藤原兼实细细地解释了一部分这年头才刚刚引起各国高层重视的“地缘政治学”的内容,然后又问道:
  “...好,从这个角度,我们来讨论讨论,为什么清朝会失败?明明它的地理环境是极其优越的,整个中国都已经成了它的‘中原’,为什么还会败得那么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