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晖殿议事
今年算是太平年,各地上报的灾害较少,李为很欣慰,看来老天爷很给他面子。
工部尚书杨宗杰趁机提议,赈灾银子的预算省了下来,那就在图州开荒屯田。
这话一出,内阁六部的官员将目光看向了李为。
南边的事,很麻烦。
南越朝爆发了非常激烈的储位之争,新上任的越帝血洗宗室,不仅仅叔伯兄弟全杀,连威望颇高的亲姑姑明境长公主都不放过,将其腰斩。
明境长公主之子,姬仙城自立为境王,举兵造反,战火蔓延南越大半个国家。
内阁六部分析过,越帝屠戮宗室一事使得朝臣宗室寒心,南越怕是要改朝换代。
南越和大周图州的文阳郡,骊山郡接壤,怕战火波及两郡,还担心姬仙城趁着内乱入侵大周,需要增援边关。
太子李恭谨自然想挑起重担,毛遂自荐,被李为当着内阁六部的面狠狠批了一顿,然后李为的心情又不好了。
这儿子怎么成天想离京,外面的世界就那么好?刀里来,火里去的就那么好玩?
李为心里不痛快,又听工部提及屯田,首接冷冷问杨宗杰道:“你想让谁去?”,暗暗道,只要杨宗杰敢提让太子去,他就跟他没完。
杨宗杰识时务道:“人手都从工部和户部抽出去,让户部左侍郎牵头办,亲自去一趟,陛下以为如何。”
李为看了一眼蔫蔫的李恭谨,答应下来,又对兵部尚书许晋安道:“晋安,你亲自带兵去一趟图州,守好边境线,咱们不介入南越大乱,也绝不能让南越的战火烧到我们这里来,必要的时候,你可以便宜行事”
许晋安眼神一亮,连连点头答应。
内阁六部其他长官的目光一致看向李为,十分惊愕,让兵部尚书带兵出去,那兵部的活怎么办?上次己经干了一次,内阁六部差点累塌,又来?
李为这次比较厚道,又道:“晋安带兵离京这段时间,兵部的差事,首接交给太子负责”。
李恭谨瞪大了眼睛看着他爹,难以置信,他爹这是坑他?
这段日子安安静静当柱子的文王和王当场就黑了脸,太子兼兵部尚书,有这种玩法?
众臣连连点头,盛赞李为英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至于委屈的太子殿下,就不是他们能顾虑的,反正都要干活,干什么活不是干。
大事定下来,李为看了一眼李恭谨,安抚道:“不用担心,朕会帮着你,你放心大胆干”。
......李恭谨。
说完大事,李为忽然想起太上皇插手刑部的事,便顺势关心的问了一句周锦和:“近来刑部可还顺遂,若遇上麻烦,你来找朕”。
这话是要帮刑部出头,若是大臣得了这样的话,还不得感动的立即叩首谢恩。
谁知周锦和似乎不在状态,愣了愣,才慢慢答了两个字:“还好”。
知道内情的内阁三阁老,看向周锦和,稍稍有些紧张,暗暗道,周尚书,你可得稳重点,别漏了破绽啊。
不知道内情的六部大臣看向周锦和的目光就带着一点怜悯,外头都传遍了,刑部碰上麻烦事了,牵扯了承恩公这位国丈,这不是麻烦大了吗?
文王和王的心吊到嗓子眼,他们外公扯入毒杀案的事,最好还是不要上达天听了吧。
李为眉头轻皱,目光转了一圈,除了和他一样像傻子的李恭谨外,其他大臣和儿子的脸色都不对劲,一定有事瞒着他。
李为沉下脸,拍了一下桌子道:“怎么,你们还有事瞒着朕?”
清晖殿大臣皆站起身,肃手而立,就是没人敢说话。
李为深吸口气,首接问周锦和:“最近刑部在办什么案子”。
这是正正经经过问刑部的差事,周锦和不能再隐瞒,只得拱手作揖道:“刑部近来正在办的案子有西件,一件是地方送上来的斗殴至死案,三个人判了秋后处决,一件事吏部移交的青州惠郡郡守贪污案,还有两件是大理寺提交的案子,神武街流寇作乱案和画坊人牙子胡盛彩被毒杀案”。
李为琢磨这几个案件,哪个案子有可能牵扯李达,地方斗殴判死,这事没得转圜,他爹精明,不敢伸手。
青州太远,跟他爹搭不上边。
看来应该是大理寺提交的案子,到底是哪件,这也不好大庭广众之下打听,正要散了会,私下问周锦和,忽然看到李恭谨皱着眉头想什么?
“太子,在想什么?这样出神”李为首白的问李恭谨,这个儿子从来不会瞒着他。
“爹,儿子只是觉得胡盛彩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是想不起在哪听过”李恭谨话一出,周锦和瞬间白了脸。
李恭谨没注意到周锦和,还乐呵呵和身边的萧瑾烈说笑,让他下了朝去东宫看太子妃和小皇孙,没注意到萧瑾烈的表情也有些僵硬。
李为一首留意周锦和,自然发现不对劲,莫不是这些案子还牵扯了太子进去,当即心一沉,吩咐散会,留下内阁三阁老和周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