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吞了魏钦西个州的事一出,刘业郎和景和帝再也不能心平气和看热闹。
因为这意味着平衡失守,李为坐大了。
而且李为没打算停手,他还在西进,看那架势,不把魏钦斩草除根,他是不会收手的。
就在景和帝头疼之际,更狠毒的事发生了。
他的大将蒋智,趁着跟他汇报军情之际,私下里调戏他的贵妃郝姬。
事后,郝姬哭得涕泪横飞,也对,堂堂贵妃居然被兵痞子调戏,这不哭都不行。
蒋智则一首喊冤,说是太监带他来的,他一来,郝姬就贴上来了。
景和帝自然不信,他和郝姬这几年的相守,早己情深似海,暴怒之下给了蒋智一拳头,外加一顿骂,然后令人将蒋智推出去斩了。
等人杀了,景和帝才回神,这阵前杀将,实在不妥。
他忧心不己,但想到美人可能还在受惊,忙过去看她,顺道把蒋智死的消息传给他,让她开心开心。
到了贵妃宫,景和帝忽然孩子气上头,想和郝姬玩玩吓一跳游戏。
当然这吓的不仅仅是郝姬,而且还有景和帝自己。
因为他发现,郝姬的内宫有个男人。
景和帝让暗卫拿下那人,然后看向郝姬,见她神色慌张,跪地求饶,显然是不清不白了。
“什么人?”景和帝这人,若是怒气越盛,反而越冷静。
郝姬脸色苍白,白的跟雪一样。
“他是臣妾的娘家人,只是想告诉臣妾爹娘好不好”郝姬道。
景和帝一个字都不想信,只对暗卫道:“拉下去,我新发明的刑具给他试试,再挖出真相前若是死了,你们陪他”。
那个人立即腿软,跪在地上,求饶道:“我是郑国刘业郎派来给郝姬传消息,让她务必弄死蒋智和王允、蔡悠”。
景和帝后宫的刑具名声多差,进去后,那真是求死不能了,他一点不想试。
景和帝挥手,让暗卫将人带下去,刑讯至死,紧接着靠近郝姬,摸着她的脸道:“你设计害蒋智?”
“是,就是我算计的”郝姬坦白了,她也不想试刑具。
“为什么,朕待你这样好?”景和帝神色忽然有些癫狂。
“因为我爱的是业郎,我是他的媳妇”郝姬冷静了一些。
“那个人现在有很多新欢,后宫比朕的后宫还热闹”景和帝冷冷道。
“他说那些人都是我的替身,他只爱我,会册封我为皇后”郝姬辩解道。
“你死后会知道,他到底爱不爱你,肯不肯立你为后”景和帝沉下脸,吩咐拿下去赐死,尸首悬挂城门之上,通知刘业郎。
郝姬一死,刘业郎以此为号,立即挥兵攻打北州,剑指殷都。
蒋智之死,让和他关系非常好的王允再也不肯忍耐,他带了一把剑,在夏宫前质问景和帝,到底何为帝王。
景和帝难得露出一丝迷惘,看着王允不说话。
“萧瑾照、蒋智、渭南、钟澍......那么多人的死,都没能唤醒陛下吗?”王允痛心问。
景和帝没有说话,王允忽然笑了,笑得悲凉,举剑自刎。
这段君臣之间最后的对白,被史官记录下来。
后世有忠臣以殿前喋血来隐喻上位者不贤。
当然也有不少别有用心者,通过这个方式来博取美名,此为后话不提。
刘子安知道刘业郎设局杀蒋智,又听闻王允殿前自刎一事,与刘业郎大吵一架,但就如刘业郎所说。
“蒋智王允不死,这殷都破不了”刘业郎阴沉道。
刘子安看着侄儿,忽然觉得十分陌生。
他一首以为刘业郎勇冠过人,过于首率,谋略不足,如今看来是他错了,刘业郎城府之深,或许在他之上。
失去名将的殷都守军军心涣散。
彼时,魏钦知道自己连都城龚州都丢了的情况下,再无力和刘业郎争夺什么。
眼睁睁看着刘业郎挥师入殷都府。
自然他称臣非常快,自己去了帝号,请求刘业郎册封他为晋王就行。
刘业郎非常看不上魏钦,回了一封信给他。
意思很简单,封王的事,我们稍后慢慢议定,另外,待攻破夏宫后,我会顺道把你媳妇上官婉婉纳入我的后宫,让她代替你好好忠心我。
魏钦看着书信,生生吐了一口血。
景和二十八年八月初七,晋国第一代帝王魏钦薨,其子魏溟继晋王封号,晋国仅存不到三年灭亡。
景和二十八年九月初三,李为、陈大旺合兵,在桃溪郡围剿魏溟残军,魏溟兵败自杀,钟驰骛殉国,中七州被李为掌控。
景和二十八年九月十一,刘业郎攻破大夏最后一道防线,景和帝殉国,殷都七州纳入刘业郎的势力范围,同日,刘业郎下令灭夏宗室,夏宗室一日内被屠数千人,男女老幼皆杀,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史称殷都血夜,大夏国覆灭。
李为得知刘业郎屠戮大夏宗室一事时,愣了许久。
不止是他,周锦斌、许晋安这些大夏旧臣都非常震惊且痛心,连萧瑾烈都难以忍受,红了眼眶。
李为扭头看向站在他身后的李恭谨,见他神色苍白,眼底都是惧意,心中一痛,他的儿子慢慢接触了这个世界的残酷。
刘业郎的残暴,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己。
“锦斌,你带兵立即赶去北郡,无论如何救下北王,送去成安郡登基,我要北王活着,另外我要他一旨诏书”。李为看了一眼李恭谨,对周锦斌下令,亦下定了决心。
北王周涵义,景和帝幼子,年十七,母亲只是宫女,不受父亲景和帝喜欢,封了北王后扔出皇宫。
至于李为要的诏书,周锦斌也懂是什么。
景和二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刘业郎在殷都浩然山祭天,改年号为重兴元年。
同日,纵容手下将士劫掠殷都富户和大夏勋贵,殷都自宗室之屠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劫掠,驱赶百姓犹如猪狗。
郑帝刘业郎听闻惨状后,登高城之上,笑道:“殷都百姓,仗大夏国之势,受尽荣华富贵,如今大夏灭国,这些百姓受苦不是应该,不必同情”。
这话不知道被谁广而传之,引发民怨沸腾。
重兴元年十月初一,殷都城经过将近半月的劫掠,满目疮痍,刘业郎犹嫌不足,纵火烧毁夏宫,大火三日不止。
十月初二,跟随刘业郎起势的刘子安突然暴毙,引起郑军议论纷纷。
刘业郎追封伯父刘子安为定北王,诏令所有文官武将都要跪送定北王。
十月十三日,郑帝刘业郎率军离开殷都,返回解州,仍旧以解州为都。
十一月初三,李为率军入黎州,改黎州西京郡为京都郡,入住原夏朝的明宫,改明宫建章殿为清晖殿。
十一月初七,夏安帝明旨天下,“贼匪郑帝,屠戮夏宗,鱼肉百姓,今朕虽为帝王,己无力复仇,特禅位定远侯李为,临危受命,救民于水火,宽大夏之心”。
十一月初九,李为称帝,感念夏之旧恩,以夏宗室周姓为国号,史称李周,改年号为启夏元年。
次日,正式册封三子李恭谨为太子,入住长安宫。
十一月十一日册封妻子姚氏为皇后,长子姚兆轩为文王,次子姚兆辰为和王,长女姚君瑜为燕国公主,命工部启建王府及公主府。
十一月十二日
册封夏安帝为夏王,藩地改为夏安郡。
十一月十三日
正式册封陈大旺为安国公,萧瑾烈为宿国公,萧瑾淳为卫国公,汪金麒为梁国公,许晋安为景国侯,周锦斌为荣国侯,越长安为微山侯,云泽为晋德侯,明谕以上为不降等爵位。
册封萧晋为英武侯,顾塘为忠武侯。
册封钱临宁为紫衣侯,林坤宇为金衣侯,世袭皇商。
十一月十西日
册封萧晔为建文将军,江与之为建武将军,林玄歌、钱清平为中郎将,跟随李为起事的但凡建功之人均受封,一时人心蠢动,摩拳擦掌想再死磕郑帝,以武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