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还赶回去吃午饭?
这要是在后世,不躺个一个星期,怎么可能会回去?
不过,现在这种事情,别人也不好去多说,因为大部分人都这样。
看着中年妇女左手拿着袋子,右手随意的抱着孩子,拿着袋子的手还扶着女儿,吴迪张了张嘴,也没把话说出口。
至于嘛!不就是个女孩啊,表现的这么明显干嘛,再说你们俩都是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赵兰芝跟黄小萍都看着中年妇女两人缓缓走出门口。
两人心里都百感交集,同样是生女孩,男人的态度不同,生活完全不一样。
黄小萍看着丈夫,感觉心里有愧:“当家的,要不我们也回去吧!”
吴迪连忙摇了摇手说道:“不急,下午要是姐夫过来就回去,没过来那就等明天再回去。”
这要是生个大胖小子,明天回去倒没什么,但生个女孩的话,那就另算!
过了会儿,吴迪说道:“妈,你中午想吃什么?我下去买。”
赵兰芝摇了摇头:“还是我回去做饭吧!”
“不用了,妈,就在这里买吧。”
“额,那你随便买点吧!”
吴迪闻言点了点头,又看向黄小萍问道:“媳妇,你想吃什么?”
黄小萍摇了摇头:“这鸡都还没吃完呢!不用给我买了。”
“那不行,你现在身体虚弱,可要好好补补身子,将来千万不要留下什么病根。”
黄小萍闻言心里感动不己,看着吴迪说道:“当家的,你看着买吧!”
吴迪点了点头,站起身刚要出去,文爷提着饭盒进来了。
“哟,文爷。”
文爷笑着把饭盒递给吴迪:“妹夫,这些东西都是店里的,我媳妇说记在你的账上。”
吴迪笑着点了点头,把饭盒打开,先给丈母娘拿了一个馒头,又给文爷拿了一个。
文爷摇了摇手说道:“不用给我,我吃过了。”
吴迪点点头,给媳妇也拿了一个馒头,见媳妇吃一口馒头,就给她夹一口菜。
文爷则是在旁边看了一下孩子,才开口问道:“吴迪,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吴迪想了想说道:“下午吧,到时候还得麻烦你,现在让小萍再好好休息一下。”
“行。”文爷爽快的答应下来。
接着文爷又说道:“我听说你闺女小名叫宝宝啊?”
“是啊!好听吗?”
文爷连忙点了点头:“好听好听!”
你是不知道贾东旭回到院里有多卖力的帮你宣传,现在别说院里,附近都知道你生了个闺女!
吃完饭以后,文爷拿着饭盒就走了:“那我下午等太阳下山以后再来!”
吴迪连忙点头答应,随后让媳妇躺下休息。
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文爷过来了,吴迪把东西收拾好,抱起媳妇出了医院,赵兰芝抱着孩子在后面。
坐上文爷的三轮车回到院里。
今天院里人都在前院待着,见到吴迪都笑着打了声招呼,大家也不敢上前去看,谁让人家生的是闺女啊!
吴迪对着众人笑了笑,抱着媳妇进了屋里,放到床上躺下,把女儿也放到她身旁。
随后便去拿了一袋子糖果瓜子花生出来,每人给抓了一把。
大家嘴上也不敢多说话,生怕一不小心惹恼了他。
贾张氏接过糖果,趁机问道:“吴迪,你媳妇给你生个闺女,你高兴吗?”
晕死,你问这么首白,人家会说不高兴吗?
“当然高兴了,我早就说过,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喜欢啊!”
“妈,我早就说过吴迪在医院笑得可开心了!”
吴迪看了一眼笑嘻嘻的贾东旭,你小子在医院就比我笑得还高兴,现在还没笑够啊?
众人跟吴迪唠叨了一会儿,大妈们便回去家里拿了点东西过来看望黄小萍和孩子。
二妞,小丽和林翠秀也下班回来了,二妞手上还提着一袋子猪大骨。
小丽抱着儿子看到坐在门口的吴迪,立马问道:“妹夫,你怎么坐在门口啊?”
“院里人都去看望小萍呢!我不坐这里坐哪里去?”
三人闻言也跑进屋里去看。
等人都回去以后,吴迪让二妞煲点骨头汤给媳妇喝。
二妞过了秋收以后,三叔就打算给他找门亲事,赵又光听说以后,是拍着胸口打包票,说一定给二妞找门好亲事。
晚上吃饭的时候,黄小萍己经可以走路了。
这个年代的女人没有那么娇贵。
次日下班以后,赵又光带着一家人提着东西过来看望。
见吴迪还很喜欢女儿,不由笑着拍了拍他肩膀,想当初自己第一个是闺女,当时是什么心情都没有。
但是后来随着闺女慢慢长大,才觉得闺女也不错。
吴迪还邀请他们在家里吃饭,这次是吴迪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好菜。
赵又光见到不由笑着说道:“看不出来啊,你还有这一手。”
“呵呵,那当然,我做的饭菜还很好吃呢。”
那么多调料,还舍得放油,能不好吃嘛!
过了一个星期,家里的活又落到黄小萍身上,吴迪也会帮忙做一下。
这一个星期,家里不是骨头汤,就是鸡汤,平日里,吴迪还会给媳妇泡麦乳精喝,闺女也是天天有奶粉,因此媳妇算是奶水充足,黄小萍还说都要吃腻了!
吴迪又去买了一些鲫鱼回来,给媳妇煲汤喝。
黄小萍没想到丈夫这么疼自己,自己只不过是随口说一下,他就这么放在心上,晚上睡觉的时候,抱着吴迪都不肯撒手。
这段时间,吴迪很少去店里,有时候孙武过来,也没问店里人,大家还生怕东家问这个问题。
毕竟掌柜的对店里人是真不错,从来就没扣过工资,谁家里有事要请假,都是给调休。
而且有时候钱没对上数,吴迪也只是说一下众人。
不过孙武有自知之明,到底谁才是老板啊!自己的好日子还想不想过了,他哪里敢去问这个问题。
很快,闺女也满月了,吴迪也没在院里摆酒,这个年代,女孩摆满月酒,别人也不会来。
大家可不想要生女孩,甚至于谁家里女孩多的,都要少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