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闻言,脸色立马就精彩的变换,忙活半天,还倒欠两万,这找谁说理去啊!
“那个…二狗,要不这个布就不要那么多。”
吴迪连忙摆了摆手:“三叔,你就拿着吧,那两万就算了!”
吴迪心里乐坏了,这真的就是资本主义,城里赚钱城里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表面看,你好像赚了,实际上,我赚的更多。
三叔忐忑的问道:“这…二狗,你们东家不会怪罪吧?要不还是把钱给你吧。”
“嗐,三叔,你就拿着吧!你买这么多东西,优惠一点也是应该的。”
三叔点了点头:“那行,哦,对了,今年过年你回村过吗?”
“回啊,不过要大年三十才能回去。”
“行,我让你婶给你把屋子收拾一下,不过你要带被子那行回去。”
三叔,我现在拿给你,你帮我一起带回去吧!”
三叔连忙点头答应。
吴迪从办公室的柜子里,把被子那些都拿出来给三叔。
又去拿了一袋梨和甘蔗,糖果瓜子,还有几瓶酒跟几条烟:“三叔,这些东西,你也帮我带回去。”
“行。”
这些东西要是首接说送给三叔,他肯定不会要,自己过年回去也是去三叔家搭伙,所以说不说其实都一样。
“对了,三叔,你再帮我带点猪肉回去,让三婶帮我搞点腐卷,灌点腊肠。”
吴迪说完,又剁了一大半的猪肉拎过来。
村里的小伙子见到,都咽了咽口水,满眼羡慕。
别说村里人,就是院里人都羡慕,谁家过年都是买一两斤猪肉,哪有这样要大半头的。
不过,这些人怎么也想不到,过几年连一两斤猪肉都买不到。
“二狗,你拿这么多东西回去,吃的完吗?我跟你说啊,虽然你现在是能赚点钱,但你还没娶媳妇,可别大手大脚的乱花。”
“知道了,三叔,我以后肯定不乱花。”
但是嘛,下次还要这样花。
三叔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带上东西就准备回去。
“三叔,吃完饭再回去吧,你好不容易才来一趟城里,要是连饭都没吃,指不定村里人要怎么说我呢!”
三叔一想也是,村里的长舌妇多着呢!
“那你随便搞点吃的就行。”
吴迪见三叔答应,便去叫小丽跟二妞一起去做饭,今天因为人多,就只做一个猪肉炖大白菜。
等二妞端着饭菜过来,三叔见到一大盆的猪肉炖白菜,还有白面馒头,心疼坏了,你要是单独请我吃,还没什么,这么多人吃这个,真是败家子啊!
“二狗,刚刚我还让你节省点,你怎么又乱花了!”
“是是是,三叔,先吃吧,以后肯定不乱花。”
但是下次一定。
其实今天吃的己经算是比较节省了,因为平时都是两个肉菜。
吴迪又给每人打了一杯散酒,也不敢让众人喝太多。
村里人见到村长吃了一口,便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这些人的胃口可大了,每人吃了五个白面馒头,才吃了个八分饱。
吴迪还想让二妞再去做点,被三叔阻止了!
“可以了,二狗,我都吃撑了。”
三叔说完又转过头说道:“走了走了,在这里待了这么久,影响二狗做生意。”
吴迪送三叔一行人来到门口,三叔拍了拍他肩膀,也没说什么,带着众人就走了。
吴迪回到店里,小丽笑嘻嘻的喊道:“二狗,今天少一个肉菜,是不是明天补回来?”
吴迪瞪了她一眼,我补你嘛嘛批。
“明天开始,吃大白菜。”
“别啊,掌柜的,我就跟你开个玩笑,你别生气嘛。”
哼哼,二狗是你叫的吗?
院里人也七嘴八舌的帮着小丽说好话,林翠秀还连忙去泡了杯茶过来,吴迪这才美滋滋的坐在椅子上,拿着几罐蜂蜜看着。
这可是个好东西,吴迪可舍不得卖。
三叔带着村里的小伙子,拉着好几车东西回到村里,立马就被整个村里人围住。
大家看到这么多东西,一个个都喜笑颜开,还有人带头夸赞村长。
“老三这个村长做的不错啊,今年给大伙换回来这么多东西。”
“是啊,我早就看老三是当村长的料。”
随着一两个大妈开始夸赞,后面越来越多人跟着夸赞,三叔在大家一片片的夸赞声中迷失了自我。
正巧还有隔壁村的过来走亲戚,见到吴家村拉回来这么多东西,肯定得来问问。
问过之后,便回到村里跟村里人说了起来。
于是第二天,吴迪的店铺就热闹了。
正在睡梦中的吴迪又被二妞喊了起来。
“二妞,你要是没事喊我,等下我要你好看。”
“哥,有大事,我们隔壁村的人都拉着东西来我们店里卖,现在都挤在门口了。”
吴迪闻言,困意全无,随便洗漱了一下,连早饭都没吃,就来到店里。
大老远就看到店门口挤着好多人,等走近一看,好家伙,隔壁秦家村,贾家村,张家村和李家村的人全都来了。
众人见到吴迪,全都热情的走上前打着招呼。
随后,各个村的村长便迫不及待的问道:“二狗,听说你这里可以换东西?”
靠,没完了是吧!劳资现在叫吴迪。
不过对于这些人,吴迪也不敢得罪,这几个村子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是我跟你结亲,就是我跟他结亲。
三婶就是张家村的,大嫂又是秦家村,这你敢说他们什么?村长那就更不能得罪了。
“是可以换,不过都是按照市场价来换的。”
嘿嘿,市场价就是我收按收购价来收,换我的东西就要按售卖价来换,看似你们占了便宜。
只能告诉你们,我没有其他人黑。
西个村长闻言,满脸笑容的点头:“应该的,你看看我们这些东西换不换?”
吴迪看了一眼他们拉过来的十几车东西,跟三叔拉过来的差不多,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便叫阎埠贵过来清点,这老小子,干这个是一把好手,绝对不会吃一点亏。
阎埠贵拿着算盘,便指挥起村里人过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