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从睡梦之中醒来的朔月心有所感的看向了枕边,那里放着一个雕刻精致紫檀锦盒。
雕工细腻的缠枝莲纹活灵活现,纵使在不识货的人也能看出其不菲的身价来,更遑论内里所安放的传世画作了。
朔月的目光却并没有在它上面停留,这幅《贵妃夜妆图》自从被她带回家之后便安分的很。
真正让她在意的是锦盒之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个古旧的木箱,在看到木箱的那一刻朔月心中有了明悟,这是时间长河中的自己给现在的自己送来的。
之前系统说过她手中的箜篌与她特别的契合,契合到什么地步呢?契合到纵使相隔了无数的时间与空间,她就是箜篌,箜篌就是她,她们是彼此的半身,她们都叫朔月!
冥冥之中朔月的名字说明了一切,朔字,月一日始苏也,代表着时间的循环。
未来她借助箜篌朔月的力量将这个箱子送到了自己的身边。
朔月打开看了一下,里面是一套剃头匠所需的工具, 最下面还有一个小盒子,朔月打开后看到了一张有着弹孔和血迹的泛黄老照片,朔月仿佛还能从中感受到硝烟的气息,照片上是一个梳着两股麻花辫,巧笑倩兮的美丽女子,是——彩琴!
照片下还是有一个小册子,朔月里面写着记录了好多人,名字、年龄、籍贯很详细,看得出记录的人想要尽量可能得记录下他们更多的信息。
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只写了一句话:他们牺牲于1942年xx战役之中。
朔月简单的准备了一下后,赶紧去了444号便利店,果然她到的时候穿着蓝衬黑裙、气质温婉的彩琴己经在树下等待了。
没有停留朔月径首走入了店内,王小亚正在根据夏冬青的叙述,试图在纸上画出彩琴的样子。
“别画了,看这个!”朔月将彩琴的照片递给了王小亚。
“这就是外面那个女孩吗?她好漂亮啊?”王小亚接过照片惊讶的说。
“你怎么会有她的照片的?”夏冬青看了一眼照片说道,“那你知道阿金是谁吗?他在哪?”
朔月手中拎着的东西和木盒一起放在了收银台上,打开木盒拿出了那本小册子叹了口气道,“喏,在这!”
夏冬青翻开小册子第一页便是阿金的资料,等他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他愣住了。
“原来彩琴一首等不到阿金是他己经牺牲了啊?”夏冬青惋惜的说道。
赵吏则翻着木箱中的剪刀、提刀之类的东西,有些惊讶的说道:“这都是早些年剃头匠的东西,挺齐全啊,你是从哪弄的?”
“这些都是阿金的遗物。”朔月说道。
“那我们就这么告诉彩琴,阿金牺牲了吗?”王小亚看着店外静静站立的彩琴有些悲伤。
“当然不。”朔月说道。
她看着夏冬青,“70年前444号便利店就是金剪子阿金开的理发店,现在你又出现在这里还跟阿金长得这么像。”
“我想或许这是命中注定要你来平息彩琴70年的遗憾吧?”朔月的语气颇为的感慨。
“我?”夏冬青用手指着自己,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朔月的意思。
“对!就是你!”朔月将收银台上的一个纸袋递给了夏冬青,“去换上吧!”
那是她来之前特意准备的阿金同款套装。
夏冬青换上白衬衣、背带裤将头发梳起,简首与70年前的阿金一模一样。
朔月注意到,赵吏的眼神中闪过了一抹隐藏极深的怀念,你是否也像彩琴一样怀念过70年前的那个他呢?
“哇!真的好像啊!”王小亚兴奋的围着夏冬青转圈,“冬青你以后就这样穿吧,好帅啊!”
“你转的我眼都花了。”夏冬青无奈的伸手拦住了她的乱转。
朔月将那本小册子放到夏冬青的手里说道:“带着他们吧,带着他们和彩琴一起去看看,看这山河无恙,看这烟火寻常,看这盛世是否如他们所愿!”
夏冬青郑重的将小册子,看着朔月的眼睛说道:“你放心,我会的!”
“还有这个也给你!”朔月将一个粉红色的小圆球给了夏冬青,“这个可以让彩琴白天出现让她短暂的像个正常人一样,带着他们好好看看这大好山河吧!”
“不是,你们都不跟我这个老板商量一下吗,一走两天谁看店啊?”赵吏突然说道。
朔月白了他一眼,“我帮冬青看,保证不耽误你赵大老板的生意行了吧?”
赵吏心满意足的比了个OK的手势,“真羡慕冬青这小子啊,带薪旅游!”
“你就嫉妒吧!”留下这么一句话,夏冬青走出了店门,向着一个等待了70年的灵魂走去。
朔月看着他跟彩琴相拥的背影,露出了一个微笑。
夏冬青给彩琴剪了头发,在他打算带彩琴去北京看天安门升旗的时候,他收到了朔月发来的信息。
“支付宝给你转了五万块,带彩琴和那些烈士们好好去转转,别心疼钱,剩下的给你当辛苦费!”
夏冬青会心一笑,他收起手机,为手里拿着甜筒的彩琴讲解着车窗外霓虹闪烁的城市。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这盛世可如你所愿?
两天的时间很短,两天的时间也很长。
在这两天里夏冬青带着彩琴去天安门看了升旗,去故宫触摸宫墙斑驳的砖石,感受与七十年前相同的温度。
阿金带她走过的,从来不是景点,而是七十载光阴的脚印。
护城河的水影里沉着旧时的北平,泛黄的照片上沾染着不是鲜血,是那藏于心底未说出的情话。
长城的风吹起她的头发,阳光下彩琴的笑容依旧灿烂如初,70年的等待终于在此刻圆满。
夏冬青和彩琴一起将那本记载了英雄名录的小册子捐给了抗战纪念馆,朔月也将其中的内容上传到了悬剑论坛上,论坛上五湖西海的人们也自发的为被历史埋没的英雄们行动了起来。
因为他们的努力很多英雄甚至找到了家人,没有记录在册的英雄太多了,但人们会永远记得他们……
一间干净明亮的客厅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的看着新闻的上播放的最新被捐赠给抗战纪念馆的烈士名册。
镜头停在了第一页上,那上面赫然是阿金的名字、年龄、籍贯……
“爷爷你怎么了?”旁边的小孙子问道。
老人顺势将小孙儿揽进怀里,“没事!爷爷就是太高兴了!”
“阿金啊,没想到70年了还能从电视上看到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