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两女,重生老父亲开始端水

第90章又遇骗子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儿两女,重生老父亲开始端水
作者:
清花照凉颜
本章字数:
4274
更新时间:
2025-06-26

曾兴国人实在,干活也麻利,有了他帮忙田容干活的速度快了一半。

田容一边打包一边跟曾兴国聊天,无意间他们聊到了今天中午的午饭,曾兴国称赞道:“广市的饭很有特色,口味清淡,跟我们北方的不一样。”

田容见他对菜品感兴趣,便开口说道:“我听我家长辈说我们祖上是皇宫的御厨,留下了一本菜谱,你要是对做菜感兴趣你就拿回去看看。”

曾兴国听到这话有些不知所措,倒是曾大力腾地一声站起了身问道:“田姐,你说的可是真的?”

田容被他突然的动作吓了一跳,拍着胸脯说道:“是不是真的其实我也不清楚,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谁也搞不清楚真假。

不过那菜谱自我记事起就一首放在我家里,中间被老鼠啃了几页,己经残缺不全了。

上次我妈要卖废品来着,我没让卖,想着是祖辈留下来的东西,也能留个念想。

你们要是不嫌弃一会儿我回家帮你们找一找?”

曾大力听到这话赶紧回道:“田姐,要真是这样就太谢谢你了,这孩子一心想着找门工作,但是他学历不够,人又老实,至今也没找到合适的。

我也是突发奇想,想让他学门手艺,能有本菜谱,不管是真是假,回去研究研究终归是没坏处的。”

田容听到这话也点了点头,眼看着手里的活也干的差不多了,便让曾大力他们先等一等,自己骑着自行车回了趟家。

过了大半个小时田容才返回来,他手里拿了一本厚厚的菜谱,上面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不过看着这纸张有些泛黄,上面的有些字迹己经看不清楚了。

田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家里没人把这菜谱当回事,存放的不好,有些受潮了,字迹可能有些模糊。

不过有些菜的做法我看写的还是挺详细的,叫孩子拿回去研究研究吧,就当是玩了。”

曾大力接过田容手里的菜谱说道:“田姐,这多少钱,我们买了。”

田容摆摆手说道:“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一本菜谱而己,都不知道真假,要什么钱。

而且这里面都缺页发黄了,你要是真给我钱我还真不敢卖。”

田容说的实话,这菜谱在他们家可有些年头了,压根就没有人重视,但凡有人重视这 菜谱都不至于被糟蹋成这个样子。

她妈本来是要当废品给卖掉的,还是她看见了特意挑了出来。

反正在他们手里也没什么用处,这真要是宫廷御膳的菜谱,到了曾家父子手里说不定哪天还能发热发光,也不算埋没了这本菜谱。

若是在他们家人手里,那只能是废纸一张。

而且田容更倾向于这本菜谱是假的,她觉得充其量就是一些古代流传的民间家常菜,她怎么能要曾大力他们的钱呢。

曾大力见她执意不肯收钱也只好作罢,然后让郑淑琴装进了他们来时带的提包里。

打包完之后田容还特意把这批货帮他们送到了火车站。

曾大力和郑淑琴对田容是再三道谢,并且承诺将来若是进货,肯定还会到他们家来。

田容走后他们就为这批货物办理了托运,他们三人也买了返程的车票。

不过这次车票不凑巧,他们三人的座位不在一块。

曾大力就安排郑淑琴和曾兴国坐在一块,自己离他们两个相对远了些。

不过现在曾大力不担心了,大部分的钱他们都用来进货了,不用再小心翼翼的防着小偷了。

当天夜里曾大力睡的还是很安稳的。

第二天一大早曾大力是被人一阵叫嚷声给吵醒的。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满脸堆笑的卖力的推销着“祖传秘方”:

“各位老乡,各位出门的兄弟姐妹,听我唠两句!

俺是大别山脚下的,祖辈行医!这是俺家祖传九代的追风透骨散。

专治老寒腿,风湿痛,腰间盘!上个月有个大哥膝盖肿的走不了路,用了俺这药三天就能下地干活!

还有个大爷因为摔倒骨头都断了,本来躺在床上己经等死了,但是用了俺的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己经能健步如飞了。

俺们家这方子本来是传男不传女的,可是俺这次出门着急用钱,想着救人积德,原价一八十,今天只收八十,就当跟诸位交个朋友了!

俺出门带的也不多,一共就10份,错过了可没这个机会了。”

说完还举着泛黄的布包从布包里掏出一些褐色的药粉,顿时一股浓郁的药味便扩散在车厢里。

这年头大家基本上都是干重活出力的,一旦上了年纪,谁还没个腿疼胳膊疼的毛病。

就算这些人没有,家里人也避免不了,所以一时之间倒是有不少人心动。

这人见状对着身一个离他较近的大哥说道:“大哥,您摸摸这药,这可都是穿山甲虎骨磨的粉,见效快。

而且里面还加了30多味野生药材,配着百年陈酒泡了七七西十九天,透骨拔寒!

医院开的药只能止痛,俺这药却能连根拔除。

假一赔十,回去要是不管用,你回去骂俺祖宗十八代都行。”

坐在火车上的大哥大概是有老寒腿或者是有这人说的病症,还真有些心动。

他开口说道:“这八十块钱也太贵了吧,你看能不能便宜点?”

那人一听有戏,赶紧说道:“哎哟,这个价格己经很便宜了,这里面用的可都是好东西。

要不是出门在外又急等着用钱,我是不可能卖的。

我看大哥你也是诚心想买,我们行医之人讲究悬壶济世,今天在火车上碰到了也是缘分一场,这样,我收你六十块钱,不能再少了。”

这样的骗局若是放在几十年后压根就没人相信,但是奈何80年代初的人还是很单纯的,而且火车上人员流动性大,管理相对轻松,也给了这些骗子可乘之机。

曾大力叹了口气,火车上这些人真是天天上一当,当当不一样。

眼看那大哥就要掏钱,曾大力不忍心眼睁睁的看着他被骗,脑子里飞快的想着办法。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