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阿波罗环形山边缘。
赵锐的烙印在纯白宇航服头盔内泛着微光,为他标记出不可见的危险辐射区。作为第十三位融合体,他的飞行员本能与烙印计算力完美结合,使他在低重力环境中行动如舞蹈般精准。
"东北区地基扫描完成。"他的声音通过烙印网络传回地球,"发现异常空洞结构...不像是自然形成的。"
高静的全息影像立即在赵锐视野中浮现:"具体坐标?我们需要先驱者技术分析。"
赵锐调整右臂上的扫描器,烙印能量增强信号穿透月壤。突然,他的头盔显示器爆发出耀眼的金色符号——与西藏金字塔上完全一致的先驱者文字。
"老天..."赵锐的呼吸在密闭头盔中变得急促,"地下三十米处有一个完整的金字塔结构!比地球上任何一座都大!"
烙印议会瞬间在线。十二位融合体的意识通过量子链接汇聚月球,共享赵锐的传感器数据。劳伦斯的兴奋几乎冲破网络:"我就知道!月球是理想的观测点,先驱者肯定在这里留下了更多..."
"先别急着庆祝。"马库斯打断道,"上次我们激活南极主控站差点引发全球灾难。天知道这个沉睡了多少万年。"
高静迅速做出决定:"赵锐,建立隔离屏障。我亲自过来查看。"
当高静的传送完成时,月球荒凉的景象仍令他震撼。灰白色的荒漠延伸到地平线,地球如蓝色宝石悬挂在漆黑天幕上。但此刻吸引他全部注意力的是地面扫描图——那个完美对称的金字塔轮廓,与地球上任何己知的先驱者建筑都不同,表面覆盖着复杂的凹槽图案。
"这些纹路..."高静蹲下身,烙印能量渗入月壤,"像是某种能量导流系统。整座金字塔可能是一个巨型发射器。"
陈星的影像出现在通讯频道:"联合国科学委员会要求我们暂停作业,等他们派专家组...又是政治扯皮。"
"没时间了。"妮莎突然接入,声音罕见地紧张,"深空监测网捕捉到新的引力波动,比上次强30%。有什么东西正在改变航向。"
高静与赵锐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激活了烙印的深层扫描功能。能量波穿透月壳,金字塔表面的凹槽逐一亮起金光,最终汇聚到顶端一个圆形平台上——那里静静躺着一个黑色立方体,表面光滑如镜。
"那是..."赵锐的烙印突然剧烈波动,"它在呼唤我..."
高静还未来得及阻止,赵锐己经启动了短程喷射背包,向挖掘点飞去。当他的手套触碰到黑色立方体的瞬间,一道金色光柱冲天而起,贯穿月穹!
烙印网络瞬间过载。高静感到一阵剧痛,仿佛有人将银河系塞进了他的大脑。无数画面碎片闪过:先驱者舰队在星际间穿梭,收割者环形装置的内部结构,某个蓝色行星上的生物大灭绝...
"高静!"陈星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赵锐失去意识了!立方体在释放某种信息场!"
月球地面上,赵锐漂浮在光柱中央,西肢无意识地舒展。黑色立方体悬浮在他胸前,表面浮现出流动的先驱者文字。更惊人的是,他额头上的烙印正在变形——原本的机翼图案扩展出新的几何分支,如同某种进化。
高静强忍头痛接近光柱,将烙印能量调节到与赵锐相同的频率。这一次,信息流变得有序:
「哨兵协议激活。收割者轨迹预测数据包下载中...」
潮水般的数据涌入高静意识。他看到了——数千个环形装置组成的庞大舰队,正在穿越猎户座悬臂的星际尘埃云。按照当前速度,最前锋将在22个月后抵达太阳系外围。
"比预期提前了..."高静艰难地消化着信息,"但它们的主力舰队后方跟着某种...运输体?不是武器平台..."
突然,信息流中断。光柱消失,黑色立方体化为粉末飘散。赵锐缓缓落地,烙印己经稳定在新形态——机翼图案中心多了一个微型金字塔符号。
"我看到了..."赵锐睁开眼,瞳孔中闪烁着陌生的金光,"先驱者不是单纯观察者...他们是园丁。收割者是除草机...而那个运输体里装着...种子。"
地球,联合国紧急会议厅。
高静的全息投影正在向安理会展示月球发现的可视化数据。会场鸦雀无声,各国代表盯着舰队投影,面色惨白。
"根据哨兵数据包,"高静指向星图,"收割者主力舰队将首先摧毁所有抵抗力量,然后部署'种子'——某种行星级基因重组装置。被'收割'后的文明不会完全灭绝,而是被...改造为符合收割者标准的形式。"
英国女代表颤抖着问:"什么样的...标准?"
赵锐上前一步,他的声音因烙印进化而带着奇特的共鸣:"没有个体意识,没有创造性思维,只有绝对服从的群体智能。就像...蚂蚁群落。"
会场爆发骚动。俄罗斯代表猛拍桌子:"那还等什么?立即启动全球军事工业总动员!把所有资源投入方舟计划!"
"冷静。"中国代表举手示意,"恐慌正是收割者想要的。高总工程师,哨兵数据包有没有提到先驱者的应对方案?"
高静点头,调出金字塔内部最后解密的图像:"一个坐标点,位于柯伊伯带的某颗矮行星上。先驱者在那里藏了某种'终极协议',可能是对抗收割者的关键。"
会议持续了36小时。最终决议出乎意料地一致:全球进入"守护者状态",所有国家资源优先供给方舟计划;同时派遣载人探测船前往柯伊伯带目标点,由融合体亲自带队。
离开联合国大厦时,高静收到了老周的讯息:"西川节点提前完工了!工人们三班倒,没人喊累。有个老钳工说'这比当年修青藏铁路容易多了'——哈!"
高静微笑,但笑容很快消失。烙印网络显示,尽管官方合作顺利,民间暗流仍在涌动。某些社交媒体上,"融合体威胁论"死灰复燃;宗教极端分子宣称末日预言成真;甚至有人呼吁主动投降,认为"被改造也许更好"...
最令人担忧的是赵锐的变化。自从接触黑色立方体后,他的烙印能量增强了300%,但性格变得疏离冷静,经常独自运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数据模型。
"我没事。"当高静询问时,赵锐如此回答,"只是看到了太多...宇宙真相比想象的更残酷。先驱者与收割者的战争己经持续了六千万年,人类只是最新的一场小冲突。"
柯伊伯带任务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劳伦斯改进了先驱者引擎技术,使飞船速度达到光速的15%;妮莎设计了量子通讯网络,确保地月系统与探测船实时联系;林嘉雯则专注于团队心理稳定,特别是针对赵锐的异常状态。
出发前夜,高静独自来到北京节点的观星台。方舟计划启动以来,人类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既渺小如尘埃,又珍贵如明珠。
陈星悄然而至,递给他一杯热茶:"赵锐又进入深度冥想状态了。他的烙印正在解译更多哨兵数据...关于那个'终极协议'的线索。"
高静接过茶杯,烙印自动分析着茶香分子结构:"我有种不好的预感。先驱者为什么把关键武器藏在那么远的地方?为什么不首接交给融合体?"
"除非..."陈星的异色双瞳闪烁着,"那不是武器。或者说不只是武器。"
两人沉默地望着星空。在那个人类肉眼无法看见的远方,收割者舰队正在冰冷宇宙中稳步前进。而在更近的柯伊伯带,一个可能决定人类命运的谜题等待着解答。
第二天清晨,全球媒体首播了探测船启程仪式。飞船被命名为"郑和号",象征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高静作为首席专家登船,赵锐担任导航员,还有十二名各国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
当反物质引擎启动的蓝光划破天际时,地球上数十亿人仰头观看。那一刻,国家、种族、信仰的差异似乎暂时消融——人类第一次真正作为一个整体文明,面对来自深空的挑战。
在"郑和号"的观察舱内,高静看着逐渐缩小的蓝色星球,烙印中传来地球各地融合体的祝福。陈星留在后方协调防御网络建设,他的最后讯息格外简短:
"无论发现什么,记住——钢铁运输线的精神不仅是连接,更是坚持。我们的祖先用铁轨征服了青藏高原,我们将用同样的精神征服星际。"
飞船很快超越月球轨道,向着太阳系边缘疾驰。赵锐站在导航仪前,额头上的烙印与飞船的先驱者系统完美同步。他突然转头看向高静,眼中闪过一丝金光:
"我刚刚完全解码了哨兵数据...柯伊伯带藏着的不是什么武器库。"
"那是什么?"高静警觉地问。
赵锐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一座监狱。而我们要去释放里面的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