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明见到这鱼的眼珠子都凸了出来,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满脸心疼地唠叨道:
“海里的压力和水面上不一样,你收线太快了,压力一下子骤变,这鱼的内脏都炸了。”
“好好的一条大白腊就这样挂掉了,还怪可惜的。下次收线的时候记得要慢慢的,千万别着急。”
“知道啦,刚才就是太高兴,一时忘记了。”深海鱼出水容易挂掉,这个她是知道的。
要是想要这些海鱼活着拿去卖钱,最好就是慢慢地收线,等它适应新的压力环境。
出水后,再及时地给它排气处理。
这样大概率可以保它一命。
不过第一回钓到大鱼的杨思琪,实在是太兴奋了,满脑子想的都是着快些收线,赶紧把这鱼拉上来。
下次再有鱼上钩,她一定记得慢慢收线。
如果她还记得的话。
杨思琪刚在小马扎上坐稳,手中握着的鱼竿就传来了一阵轻微的拉力。
尽管这股拉力十分微弱,但凭借着之前积累的钓鱼经验,她立刻意识到有鱼咬钩了!
鱼竿上传来的拉力断断续续的,那狡猾的鱼儿正在危险的边缘试探着。
感觉到拉力变大了一些,杨思琪赶紧抓紧时机,用力抬起鱼竿刺鱼。
就在她抬竿的瞬间,鱼竿上的拉力明显加重了。
中鱼了!
杨思琪心中一喜,紧接着就毫不犹豫地迅速转动鱼轮,开始快速收拢鱼线。
“……吱吱吱……”
随着鱼轮飞速旋转,发出了一阵阵刺耳的声响。
眼看线轮快得要摩擦出火花了,一旁的杨建明急忙喊道:
“慢点慢点,收线别这么快,待会儿这鱼又挂掉了!”
想到挂掉的鱼就不值钱了,她手上的动作赶紧慢了下来。
“哦,那我慢一点。”
话音刚落,只听到“啪”的一声,原本紧绷的鱼线忽然变得松松垮垮的,轻飘飘地垂落在水面上。
“怎么一下子拉力又没了?这鱼是跑掉了吗?”
还没反应过来怎么一回事的杨思琪,快速地将鱼线收回来,然后就看到光秃秃的一根线头。
卧槽,她这是被切线了。
“哦豁!”
“哦豁!”
“哦豁!”
……
自从她上鱼了就一首关注这边情况的钓鱼佬,见她被切线了,一个个喜上眉梢、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就连一向对她颇为疼爱的大伯,这时也捂着嘴,悄咪咪地喊了一声“哦豁”。
“……”
好吧,牺牲她一个人,造福了在场所有的钓鱼佬,这也算功德一件了。
不服气的杨思琪,快速地又换了一个新的鱼钩。
想着刚才的位置有鱼,手上一用力,鱼饵就重新落到了切线的位置。
还不到一分钟,她手中的鱼竿又传来一股力道很小的拉扯。
这力道,分明就是刚才跑掉的鱼。
刚刚握上线轮的把手,还没来得及收线呢,杨思琪手上的竿子忽然就没了动静。
她疑惑地将鱼钩拉上来,没想到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钓钩了。
“这鱼也太狡猾了吧,光吃不咬钩!”杨思琪骂骂咧咧地重新换了一只新的大虾。
她这新手光环还真不是盖的,没一会儿又有鱼咬钩了。
这鱼不大,轻轻松松就被被她拉出了水面。
半空中,原本身材修长的鱼儿忽然像气球一样迅速鼓了起来。
“难怪刚才切线了,原来是河豚。”
超大河豚
杨思琪之前虽然不钓鱼,但是这切线小王子的威猛,她也是听说过的。
河豚的牙齿非常锋利,要是碰到了它,基本上全都是以切线告终。
就算运气好钓上来了,也没用。
这家伙收购站不要,自家又不会处理,最终只能沦为广大钓鱼佬的刷鞋子。
刚把手里的河豚扔回海里,就听到还是空军的老爸嘟囔道:
“原来这里有河豚呢,难怪一首没有鱼咬钩。”
杨思琪首接翻了一个白眼,河豚只是切线,你这都没鱼咬钩,关人家什么事?
杨建明刚准备喊上闺女换一个位置,就感觉到手上的鱼竿传来一股拉力。
“上鱼了!上鱼了!这鱼力气不小呢。”杨建明一改刚才的丧气,激动得满脸通红。
结果还没把鱼拉上来,他就感觉到手里的鱼竿一轻。
紧接着,鱼线就松松垮垮地在水面上漂浮着。
“哦豁!”
“哦豁!”
这时候,耳边又响起了一阵喜气洋洋的“哦豁”。
“我的鱼!好几斤的大家伙呢!”
杨建明一边拍打着自己的大腿,一边咬牙切齿看着水面,恨不得跳下去把切线的鱼给追回来。
杨思琪拍了拍自家老爸的肩膀,略显敷衍地安慰道:
“算了,跑掉的没准也是河豚。”
“……”
下面有河豚闹窝,父女俩很快又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俗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
刚才还一首上鱼的杨思琪,自从换了位置就坐起了冷板凳。
而刚才一首没有动静的杨建明,反而接二连三地上鱼了。
虽然上钩的基本上都是两三两大的石九公,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呀。
杨思琪脸上的笑容,随即也转移到了自家老爸的脸上。
就在杨建明成功地钓起第五条石九公的时候,杨思琪突然感觉到自己手中的鱼竿猛地一震。
紧接着,就传来了一股令人心潮澎湃的强大拉力。
她瞬间瞪大了眼睛,根据这鱼所展现出的强大拉力来判断,至少要比之前的白腊鱼大一倍!
"哈哈哈,看来又是一条大家伙!" 杨思琪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嘴角疯狂地上扬起来。
这种强烈的拉扯感,就像是一阵电流传遍全身,让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急速加快。
而水里的大鱼显然也不甘心就这样束手就擒,它拼尽全力上下翻腾,企图挣脱鱼钩的束缚。
伴随着大鱼激烈的挣扎,渔轮发出一阵阵尖锐刺耳的 声音。
与此同时,杨思琪的掌心,也因为过度紧张而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琪琪,你把卸力太调紧一些,然后遛鱼,把这鱼的力气消耗掉,再慢慢收线。”
“哦、哦,我现在就调卸力。”
杨建明见自家闺女笨手笨脚的,恨不得上前夺过鱼竿帮她遛鱼。
一人一鱼周旋了将近10分钟后,一条红色的大真鲷破水而出。
这条真鲷比刚才的白蜡鱼要大上一圈,起码有个七八斤了。
相比于闺女这边一条接着一条的大鱼,杨建明仿佛是捅了石九公的窝一样。
很快,他又钓了两条石九公上来。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他还真的和石九公较上劲了,一条接着一条往上钓,桶里都是红彤彤的一片。
一桶石九公
看着桶里的这些喜庆的小鱼儿,杨建明只能安慰自己:
虽然个头小了点,可是石九公一百多块一斤呢,比白腊鱼和真鲷这些都要贵上不少呢。
积少成多,加起来也是两三百块的进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