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却突然暴喝一声,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落:“怕个鸟!有俺老张在,定保下邳万无一失!来一个,俺老张戳一个;来两个,俺老张挑一双!” 他猛地将丈八蛇矛重重杵在地上,却难掩眼底的焦躁。
刘备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中满是疲惫与担忧:“还没有我二弟消息么?”
简雍、孙乾无奈地摇摇头,张飞一想到生死未卜的关羽,原本涨红的脸瞬间黯淡下来,攥着蛇矛的手微微颤抖。
死寂般的沉默在厅中蔓延,唯有烛芯爆裂的声响格外清晰。终于,刘备重重叹了口气,似是将满心的不甘与无奈都吐了出来:“那韩风虽为权臣,却也盛名在外,想来会善待百姓。只是我等身为汉室宗亲,断不可降他!”
他猛地站起身,眼神中闪过决绝:“我决意,黄昏时分开城投降。我等换上百姓服饰,乘乱离开下邳,寻到二弟下落,再另谋出路!”
寅时三刻,简雍和孙乾悄然去筹备降旗与百姓衣物,张飞却仍杵在原地,一脸的不情愿:“大哥,咱真要这般灰溜溜地走?”
刘备走到他身边,伸手按住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三弟,陶公托我守徐州,我却连一城百姓都护不住…… 唯有保存实力,才能为陶公、为二弟,更为天下百姓再图大业。”
张飞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闷声点头。他狠狠抹了把脸,将满心不甘都咽进肚里。
黄昏时分,下邳城门缓缓开启,吱呀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刘备头戴斗笠,身着粗布短衣,混在百姓中间,刻意佝偻着背,生怕被人认出。
张飞紧紧跟在他身后,手中蛇矛用麻布包着,警惕地扫视西周。简雍和孙乾则扮作商贩,推着装满杂物的小车,时不时紧张地张望。
一行人随着人流慢慢挪动,身后传来城门处此起彼伏的 “愿降大将军” 的呼喊声。
刘备不敢回头,只觉心跳如擂鼓,脚步却不敢有丝毫迟疑。待终于走出城门,融入暮色笼罩的荒野,他才偷偷回头看了一眼 —— 下邳城墙上,“刘” 字大旗正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绣着 “韩” 字的玄色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热风卷着沙尘扑面而来,模糊了刘备的视线。他握紧拳头,在心底暗暗发誓:此去天涯,定要寻回二弟,积蓄力量,有朝一日,定要夺回徐州,重振汉室!随后,他一甩衣袖,带着众人隐入苍茫夜色之中,身影渐渐消失在旷野的尽头。
韩风站在城外迎风而立,望着下邳城西门大开,百姓如潮水般鱼贯而出,心中己然明了。
他微微眯起双眼,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呢喃道:"刘跑跑终究还是这般习性。" 果不其然,在受降的人群中搜寻一圈后,刘备那熟悉的身影并未出现。
"也许在刘跑跑心中,我亦是那篡汉之贼吧。" 韩风轻抚腰间佩剑,神色淡然,旋即洒脱地摇了摇头,"不过也无所谓,我帐下多他三兄弟不多,少他三兄弟不少。"
他极目远眺,望着广袤无垠的大地,眼神中满是志在必得的豪情,"这天下,终究会在我手中一统。袁绍自诩坐拥幽州,占据战略纵深;孙策在江东崛起迅猛;刘表妄图固守荆州;刘璋龟缩益州;还有那胸怀大志的刘备...... 都无法阻挡我前进的脚步。"
虽然刘备带着关张二人逃走,但韩风此役依然收获颇丰。他当机立断,高声下令:"臧霸封为骁骑将军,孙观、孙康、昌豨、吴敦、尹礼、曹豹封为中郎将,臧霸、孙观及泰山军并入青龙兵团,昌豨、吴敦并入白虎兵团,丹阳兵由典韦统领。陈登升任徐州刺史,征召诸葛瑾为徐州别驾,由青州兵团调兵三万同徐州原先驻兵一起组建徐州兵团,李典为主将,孙康、尹礼、曹豹为副将,驻守徐州!" 军令如山,一众将领齐声领命,声震云霄。
收服徐州,对韩风而言意义非凡。徐州临海,这让他终于能够正式开展水军训练。然而,他麾下虽猛将如云,却独缺水战良将,这不禁令他感到有些遗憾。
深思熟虑后,他无奈之下只得效仿曹操,任命于禁暂任水军统帅,着手组建青徐水师,至于更合适的将领,只能后续再做打算。
说到指挥水军的能人,周瑜当属翘楚。但可惜的是,周瑜与孙策关系紧密,早己深度绑定。韩风建立水军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为日后收拾孙策做准备,所以周郎就先别考虑了。
此外,江表十二虎臣的名字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细细分析下来,程普、黄盖、韩当作为孙坚的老班底,断然不会轻易改换门庭;蒋钦、周泰、陈武、董袭估计早己被孙策收服;凌统的父亲凌操也是孙策旧部,自然也不用考虑;丁奉这会儿估计还是个孩童,暂时指望不上。
排除这些人后,剩下的几位倒值得一试。徐盛是琅邪莒县人,此时多半还在徐州境内,定要派人仔细寻访;潘璋是东郡发干人,之前收服兖州时竟一时疏忽,好在如今想起来也不算太迟,必须尽快将其纳入麾下。
至于甘宁,在韩风的感觉里,水上的甘宁是和马上的吕布一个级别,当之无愧的水战第一人。
这个时节仍在益州境内,后来反叛刘璋投靠了刘表。为了这水军统帅,韩风觉得也应该朝益州动动刀了。
除此之外,益州的黄权、张南、冯习,荆州的蔡瑁、张允、文聘、黄祖、苏飞等将领,也都颇具实力。韩风嘴角上扬,自信地想:待攻下益州、荆州,这些将领自然会归入麾下,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