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微异谈

第58章 奇局巧治忘恩徒,幽吟未竟命先亡

加入书架
书名:
新阅微异谈
作者:
硕云舒
本章字数:
3128
更新时间:
2025-04-24

【术惩负义】——

京城信成客店的朱漆门庭下,一辆镶金错银的马车缓缓停驻。山西商人王有财身着织锦缎袍,足蹬乌亮皂靴,在仆人的簇拥下款款而入,举手投足间皆是财大气粗的派头。他逢人便夸口,不日就要捐个知县当当,引得店内众人纷纷奉承。

这日晌午,烈日高悬,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衣衫褴褛地站在客店门口。门童见他面黄肌瘦、补丁摞补丁的模样,立刻横眉竖目地阻拦:"去去去!我们东家不见叫花子!"老者却固执地立在门槛前,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期盼:"烦请通传一声,就说故人来访。"

好不容易得见王有财,老者刚要开口,却被对方冰冷的眼神刺得一滞。王有财半倚在太师椅上,漫不经心地把玩着翡翠扳指,连让座都欠奉。一盏茶的功夫,老者才嗫嚅着说出来意,话音未落,王有财己不耐烦地拍案而起:"我捐官的银子都凑不齐,哪有空管你这闲事!"

老者顿时红了眼眶,声音发颤:"二十年前寒冬腊月,你饿得晕倒在我家门口,是我收留你吃穿用度十余年!后来又拿出百两银子助你经商......如今我罢官落魄,只求你能念及旧情......"客店里的住客们闻言纷纷围拢,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身着灰布长衫的江西书生,作揖笑道:"王掌柜,老丈所言当真?"王有财涨红着脸,支吾道:"确有此事,只是......"书生打断他的话:"若有人借你百两银子,分文不取利息,你可愿报恩?"王有财被众人目光逼得无处可躲,咬牙应下。

书生微微一笑,取出笔墨让王有财写下借条,随即打开自己破旧的木箱,竟真的取出白花花的一百两银子。王有财脸色铁青,极不情愿地将银子推给老者。当晚,书生置办酒席,老者举杯畅饮,忆起往昔热泪盈眶;王有财却如坐针毡,草草喝了几杯便匆匆离席。

几日后,客店恢复平静。王有财却发现自己的百两银子不翼而飞,更离奇的是,价值不菲的狐皮坎肩也不见了踪影,只在箱底发现一张当票,金额恰好是那晚酒席的花销。至此,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江西书生竟是身怀奇术的高人,特意惩戒他的忘恩负义!

此事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王有财沦为笑柄,灰溜溜地离开了客店。而那位神秘的术士,早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这段惩恶扬善的佳话,在市井间代代流传。

【幽诗兆殇】——

暮春时节,蒋府的紫藤架下飘来阵阵墨香。蒋菱溪倚着雕花石案,望着天际残月,笔尖在宣纸上洇开两行诗句:"一霎人间箫鼓收,羊灯无焰三更碧。"他反复着刚写就的七夕诗,总觉得字句间萦绕着股说不出的寒意,却又忍不住为诗中幽冷意境暗自得意。

书房外忽传来脚步声,父亲赤崖先生负手而入。这位饱学之士素来对儿子的诗才颇为自豪,此刻却盯着墨迹骤然变色——烛光摇曳下,"三更碧"三个字泛着青白,倒像是鬼火幽光。"菱溪,"老人声音发颤,"何忽作鬼语?"蒋菱溪正要辩解,忽闻檐角铜铃急响,夜风卷着紫藤花瓣扑进窗棂,将诗稿掀得哗哗作响。

几日后中元节,蒋菱溪又在灯下苦思新作。案头放着盏莲花灯,烛火映得满室猩红。他望着远处河面上漂浮的点点河灯,笔锋一转写下:"两岸红沙多旋舞,惊风不定到三更。"诗句落成,窗外忽然狂风大作,书房门"吱呀"一声洞开,冷雾裹挟着纸钱灰扑面而来,莲花灯"噗"地熄灭,黑暗中似有细语萦绕耳畔。

赤崖先生再次见到这两首诗时,神色凝重得可怕。他颤抖着手指划过"惊风不定"西字,屋内突然响起一声闷雷。不出月余,蒋菱溪竟一病不起,在本该大展宏图的年岁骤然离世。灵堂前,那两首诗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字迹仿佛浸染了血泪,透着说不出的阴森。

多年后,刘文定公抚着蒋菱溪的遗稿老泪纵横。他提笔作序时,窗外正飘着细雨,墨迹晕染间,"三更焰碧""两岸沙红"八字与当年如出一辙。"诗谶先成,以君才过终军之岁;诔词安属,顾我适当骑省之年......"苍老的声音消散在雨幕里,唯有案头残烛,在风中点染出幽幽碧色。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