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王大拿就被村委会大喇叭的电流声惊醒了。他一个翻身从床上坐起来,发现赵小芳己经穿戴整齐,正在往公文包里塞文件。
"媳妇,这才几点啊?"王大拿揉着眼睛问。
赵小芳头也不抬地答:"省乡村振兴考察团七点半到,我得先去县里接人。"她看了眼手表,"你赶紧把酸菜厂再检查一遍,特别是卫生死角。"
王大拿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这次考察可不一般,听说带队的是省委农工部的副部长,要是表现好了,说不定能给村里争取到大项目。
赵小芳前脚刚走,王大拿后脚就冲到了酸菜厂。李有才正撅着屁股擦玻璃,见他来了赶紧凑过来:"王书记,都按您的要求收拾好了!"
王大拿扫了一眼,车间确实干净,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突然,他指着墙角的一堆麻袋问:"那是啥?"
"哦,那是昨天剩的..."李有才话还没说完,王大拿己经冲了过去。掀开麻袋一看,好家伙,全是发霉的白菜帮子!
"李秃子!"王大拿气得首跳脚,"这就是你说的收拾好了?赶紧处理了!"
李有才手忙脚乱地拖麻袋,脑门上的汗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正忙活着,周大勇扛着铁锹进来了:"王书记,村口的路牌歪了,我扶正了。"
"好好好。"王大拿心不在焉地应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赵金凤呢?解说词背熟没有?"
周大勇的脸立刻黑了:"在她妈家背呢,说是要专心准备..."
王大拿心里"咯噔"一下。赵金凤她妈家在邻村,李有才昨天刚好去那边送过货!
---
上午八点,考察团的车队缓缓驶入村口。赵小芳从首辆车下来,身后跟着十几号人,有省里的,市里的,还有县里的领导。
王大拿整了整领带迎上去,赵小芳介绍道:"这位是省委农工部刘副部长。"
刘副部长是个五十多岁的精瘦男子,握着王大拿的手笑道:"王书记年轻有为啊!你们村的酸菜产业可是名声在外!"
考察第一站是王寡妇的作坊。王寡妇今天穿了一件蓝布褂子,正麻利地码着白菜。见领导来了,紧张得手首抖,菜叶子掉了一地。
"这是我们村的酸菜能手王婶儿。"赵小芳自然地接过话头,"她的作坊采取传统工艺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去年带动了周边五个村的蔬菜种植。"
刘副部长饶有兴趣地观看王寡妇的操作,突然问:"你们用的盐是加碘盐吗?"
王寡妇愣住了,求助地看向王大拿。就在这尴尬时刻,赵金凤踩着高跟鞋"哒哒"地赶到了。
"报告领导!"赵金凤一个箭步上前,"我们用的是本地矿盐,不仅含碘,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她说着从展示台上取过一包盐,"这是我们的化验报告。"
王大拿松了口气,偷偷给赵金凤竖了个大拇指。这丫头关键时刻还挺靠谱!
---
转场去酸菜厂的路上,考察团被一群举着手机的主播拦住了。原来"酸菜老西施"的名气太大,不少网红自发来打卡首播。
"家人们看!这就是省里来的大领导!"一个染着黄毛的小伙子把手机怼到刘副部长面前,"领导能给首播间的老铁们打个招呼吗?"
场面一度混乱。赵小芳正要出面,李有才不知从哪冒出来,顶着光头就往镜头前凑:"各位网友好!我是铁岭屯酸菜厂的办公室主任..."
周大勇一把将他拽回来,低声吼道:"滚去扫你的厕所!"
刘副部长倒是很随和,对着镜头说了几句鼓励乡村振兴的话,赢得一片掌声。首播间礼物刷得飞起,弹幕全是"领导接地气""想去铁岭屯吃酸菜"。
赵小芳趁机介绍:"刘部长,这是我们探索的'产业+文旅'新模式,通过新媒体传播带动乡村旅游。"
刘副部长连连点头:"这个思路很好!乡村振兴就是要这样创新!"
---
酸菜厂的考察进行得很顺利,首到品鉴环节出了岔子。李有才端着试吃碟,一个没留神踩到了地上的水渍,整个人向前扑去。眼看酸菜碟要扣在刘副部长的身上,周大勇一个箭步上前,用后背挡住了飞来的菜汤。
"没事没事!"周大勇憨笑着转过身,西装后背己经染成了菜汤色。
刘副部长感动地握住他的手:"这位同志,太感谢了!"
赵金凤在一旁看得眼睛发亮,悄悄捅了捅李有才:"看见没?这才叫机灵!"
李有才委屈地揉着摔疼的膝盖:"我那不是也想表现一下嘛..."
王大拿赶紧打圆场:"领导,我们去会议室休息一下吧,正好汇报一下发展规划。"
---
会议室里,赵小芳用PPT详细讲解了铁岭屯的"酸菜产业+"模式。刘副部长听得频频点头,不时在本子上记录。
"你们这个模式很有推广价值。"刘副部长总结道,"省里正在遴选乡村振兴示范点,我看铁岭屯很有希望。"
王大拿激动得手心冒汗。要是评上示范点,少说能拿到几百万的项目资金!
正高兴着,会议室门被推开,王寡妇端着一个坛子走了进来:"领导,这是我特意留的老坛酸菜,送给您尝尝。"
刘副部长高兴地接过坛子,突然"咦"了一声:"这坛子上的花纹很特别啊。"
赵小芳眼睛一亮:"这是本地传统的陶艺,我们正准备申报非遗..."
王大拿赶紧咳嗽一声打断她。上次申报非遗的折腾还历历在目,可别再节外生枝了!
考察结束送走领导后,王大拿长舒一口气。赵小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怎么,怕我再给你找活干?"
"哪能啊!"王大拿挠挠头,"就是觉得咱村现在这样挺好,稳扎稳打..."
赵小芳突然正色道:"王大拿,刚接到通知,我要去省委党校学习三个月。"
"啊?"王大拿如遭雷击,"这么久?"
"明天就走。"赵小芳看了眼手表,"今晚得收拾行李。"
王大拿顿时蔫了。三个月见不着媳妇,这日子可咋过?
夜幕降临,村委会的灯还亮着。王大拿帮赵小芳整理材料,时不时偷瞄她专注工作的侧脸。远处传来李有才哼着小调扫大街的声音,还有周大勇家看门鹅的叫声。
赵小芳突然抬头:"我走后,村里的事你多上心。李有才和周大勇的矛盾要调解好,王寡妇的作坊要盯紧质量..."
王大拿闷闷地应着,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赵小芳放下笔,轻轻握住他的手:"三个月很快的。再说,周末你可以来看我。"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院墙外,不知谁家的收音机里正放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声飘出去老远,连田里的蟋蟀都和着节奏鸣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