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戏文里唱“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表达的是辛弃疾胸怀凌云壮志,却无法实现的事,空有满腹的郁闷和愤慨。这词牌名叫《摸鱼儿》,觉得有点意思。
阿土小学毕业,该去读初中了。因为不专心读书,只考到县十一中学去了。李瓶,兰子却都考县一中学。
阿土刚萌芽的念想有如蒲公英一般,被风吹得无影无踪了!
而他,她们有的则像那蒲公英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了,永不会相逢了。
县十一中学离阿土家有点远,差不多十公里,在镇政府旁边。开学那天,二哥骑自行车送阿土去报到,因为没有专门的自行车给阿土用,阿土就没学会骑自行车,以后阿土只能走路去上学了。
浔村有好几个人考上县十一中学,其中有黑子,阿坤,小秦,包括表妹阿香。阿土和小秦一起分在初一(1)班,巧了,班主任姓吴,浔村人。这些人以后将会和阿土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阿土以前是有来过镇卫生院的,刚换智齿的时候,乳牙到处乱长,从牙床底下穿出来,只能到镇卫院牙科找医生拔掉。每次阿土拔完牙,嘴巴还塞着棉花的时候,母亲就会买上两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等着阿土。
阿土咧着嘴巴,嗞着牙,痛并快乐着!
浔村离十一中学只隔了两个村庄,如果骑自行车要走大路和一小段柏油路,绕一大圈。小路则从田埂上趟过,穿过一大片龙眼林就到了。
早晨5点半,太阳刚升起没多久。
“阿坤,好了没,上课去啦”
阿坤家在村头,阿土家在村尾,上学路上要经过他家,两人结伴去上学。阿坤每次都要帮家里干完活后才能走。
“来啦,来啦!”
阿坤手忙脚乱地换好衣服,拎上饭盒,里面装着米,这是要拿到学校食堂蒸的,每个人都有自已的饭盒。阿土也提着饭盒,里面装着奶奶放的米,奶奶很严肃的告诉阿土如果没吃完,就不要拿回来。
阿土长高了,身子板很瘦。
路上依稀有人在干活了,果然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几个高年级的同学走在前面,上学的路上还是很热闹的。
阿土到了学校食堂,那时已经有很多人在蒸饭了,水龙头前集满了淘米的同学,等蒸完饭,上课铃声早已响起,大家紧赶慢赶地上课去了。
中午下课铃响的时候,一定要冲,冲,冲。如果晚了,你的饭盒要么被弄倒,盖子掉了;要么被人拿错或干脆偷走,最后只能买个5分钱的紫菜汤充饥了。
小秦家在贩卖海蛎,他妈妈每天会把海蛎和米放一起炒个半熟,然后再让他带到学校食堂蒸,很香甜可口。有时候也会把芋头跟米炒一炒再蒸,也是一道美味,每天中午大家会围在一起,相互交换着吃,分着吃,算是野外会餐了。
岁月如梭,第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阿土也认识了不少的同班同学,其中就有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