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仲弓的《端砚》
“中书为尚友,铁面迫人寒。
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
石英能比玉,歙好不如端。
曾记文闱内,蒙君青眼看。”
胡仲弓的《端砚》这首诗主要表达了端砚的温润如玉、质地细腻以及蕴含的文化价值。他通过《端砚》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端砚的质地和工艺,更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格象征意义。
土科对于单位现在的工作,不再象以前那样拼命,而是想着把工作完成即好,这不知道算不算躺平?土科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是在单位拼搏多年,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热情渐渐消磨殆尽。
这天,办公室里来了个新同事小徐,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看到土科桌上的端砚,眼睛都亮了。“土科,这端砚可太有韵味了,感觉它就像一位智者,藏着无数故事。”小徐兴奋地说道。土科看着小徐那充满好奇和热情的模样,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这之后的日子里,小徐总是积极请教土科工作上的问题,那股子钻劲让土科也被感染了几分。一次项目中,小徐的大胆创意和冲劲让土科重新燃起了斗志,他不再只是完成任务,而是和小徐一起全身心投入,力求做到最好。
在合作中,土科似乎找回了当初的自己,端砚依旧静静摆在桌上,见证着他的转变。
这或许就是所说的“工作中是否有灵魂。”的具体表现。项目顺利完成,土科和小徐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扬。土科看着端砚,心中感慨万千,这方端砚见证了他从消沉到重新振作的过程。
此后,土科和小徐的合作愈发默契,他们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徐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个瓶颈,他的创意屡屡碰壁,整个人变得有些沮丧。土科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桌上的端砚说:“小徐,你看这端砚,历经打磨才有如今的温润。咱们工作也一样,遇到困难别气馁,多打磨打磨自己。”
小徐听后,重新振作起来。在土科的帮助下,小徐突破了瓶颈。而土科也在和小徐的不断合作中,持续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那方端砚,依旧安静地待在桌上,默默守护着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前行,见证着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成长与蜕变。
人可不敢轻易就躺平了。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追求。土科虽然己经不再担任重要岗位,但让他彻底放下,却也做不到!不久后,单位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合作项目,竞争异常激烈。
土科和小徐主动请缨,决心拿下这个项目。他们日夜奋战,反复打磨方案,端砚在一旁静静陪伴,仿佛给予他们力量。然而,就在提交方案前夕,竞争对手使出了一些不正当手段,试图干扰他们。小徐有些慌了神,土科却沉稳地拿起端砚,轻轻着说:“这端砚历经岁月,也没被风雨打倒,咱们也不能轻易放弃。”在土科的鼓舞下,小徐镇定下来。
最终,他们凭借出色的方案和坚韧的精神,成功拿下了项目。庆功宴上,土科看着小徐,感慨道:“小徐,是你让我重新找回了工作的激情,以后咱们继续并肩作战。”小徐坚定地点点头。那方端砚,依旧在办公室的桌上,见证着他们未来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