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里的星火

第45章 夯声阵阵(2024年夏)

加入书架
书名:
麦浪里的星火
作者:
小梨花O
本章字数:
5082
更新时间:
2025-03-13

柳树屯的蝉鸣压不住打桩机的轰鸣,康养大楼的地基坑里泛着潮湿的黄土味。七奶奶摇着轮椅在警戒线外指挥:"往左半尺!当年拖拉机库的基桩就是这么定的!"

"您老歇歇吧。"包工头老张擦着汗凑过来,"咱这用的是北斗定位系统,偏差不超过一厘米。"

"放屁!"春芽爷爷拄着铁锹过来,锹头还粘着新鲜蚯蚓,"八五年发大水,就是你们这些铁疙瘩把泄洪渠整歪了!"

在材料堆放区,王会计戴着安全帽清点钢筋,老花镜下的目光看着仪器扫描显示这批螺纹钢抗拉强度不够!"

"您那是过时的检测法。"质检员小刘晃着光谱分析仪,"我们这仪器最新款的...."

"当年修水库用肉眼都能看出钢口!"陈老栓突然插话,假肢磕在钢架上叮当响,"这钢筋泛蓝光,定是掺了锰!"

秋穗小跑着过来调解:"刘工,要不取个样送县检测站?"

工地食堂里,李寡妇系着防尘围裙颠大勺,智能油烟机呜呜响:"七婶的降压餐少盐,王会计的流食要打糊......"

"三姑!"帮厨的翠花举着温度计,"春芽爷爷非要把剩菜喂狗,说智能保温柜费电!"

七奶奶摇着轮椅冲进后厨:"糟践粮食天打雷劈!把剩菜装我车上,拉去养殖场喂黑猪!"

午间休息时,在工棚阴影里,老人们围着看三维施工图。冬生指着虚拟影像解释:"地下是智能仓储,二楼康复中心,顶楼光伏发电......"

"停!"七奶奶突然拍轮椅扶手,"把西头那间改成农机陈列室!当年买拖拉机的二十八户,家家都得留个位置!"

王会计的算盘珠子哗啦响:"每平米造价西千三,缩小康复区会影响......"

"从俺们养老金里扣!"陈老栓掏出存折拍在图纸上,"当年建合作社舍都没皱过眉!"

意外事件

暴雨突至,基坑积水报警器狂响。大壮扛着沙袋喊:"抽水机!快启动备用电源!"

"让开!"春芽爷爷突然抢过铁锹,"水往东南流!八五年抢险就这么导的!"老人假肢陷在泥里,锹把划出条泄水沟。

智能排水系统终于启动时,七奶奶盯着监测屏骂:"还不如老棺材瓤子的土法子快!"

调解会议室,村委会临时改成指挥部,秋穗调出监控录像:"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得结合。我提议成立老人监理组,每天两个工时参与施工监督。"

"要发安全帽!"春芽爷爷举手,"带摄像头的那种!"

"还要配喇叭!"七奶奶补充,"逮着偷工减料就广播!"

王会计的算盘声里夹杂着电子计算器响:"每人每天补贴六十,从养老基金支出......"

夕阳时分,老人们戴着橙黄安全帽巡视工地,七奶奶的轮椅粘着水泥点子:"停!这捆钢筋码得不齐,重新摆!"

包工头老张赔笑:"大姐,这是智能机械臂码的垛......"

"机器能比人讲究?"陈老栓用假肢踢钢架,"横三竖西,老祖宗的规矩!"

夜校开班了,合作社会议室投影着《建筑施工规范》,讲师却换成七奶奶:"五八年修水渠,灰浆要三搅三醒......"

冬生突然举手:"现在用混凝土速凝剂,两小时就能硬化。"

"那你来说!"老人气呼呼让出讲台,"俺倒要听听铁疙瘩的理!"

"其实原理相通。"冬生调出分子结构图,"速凝剂就像给水泥喂了壮骨粉......"

材料风波

次日清晨,县检测站报告引发轩然大波。王会计举着文件追打质检员:"说了钢筋不合格!光谱仪顶个屁用!"

秋穗拦住气红眼的老人:"己经联系钢厂退货,新材连夜运来了。"

"耽误三天工期!"包工头老张跳脚,"违约金够买十车钢筋!"

七奶奶摇着轮椅横在两人中间:"八五年发大水,全屯人三天三夜没合眼抢修堤坝,如今倒被三天工期难住了?"突击抢工期!

探照灯把工地照成白昼,老人们组成特别运输队。春芽爷爷开着电动三轮运建材,车载音响放豫剧《朝阳沟》。陈老栓的单臂假肢夹着钢筋尺,挨个复核尺寸。

"老爷子,这根差两毫米!"焊工举着游标卡尺喊。

"八五年粮仓的梁差半寸,三十年没塌!"七奶奶在监督台吼,"要紧处仔细,旁枝末节活泛点儿!"

地基验收时,打桩机突然卡住。大壮检查操控屏:"地下三米有坚硬物,可能是岩石层。"

"等等!"春芽爷爷趴在地上听声,"这响动像老地窖的陶瓮!"

挖掘机刨出半截青砖时,七奶奶突然尖叫:"这是五八年埋的丰收碑!上头刻着全屯人的名字!"

沾满泥土的石碑摆在村委会,老人们打着手电辨认刻痕。王会计的指头抖着:"这是俺爹的名字,他六零年饿死的......"

秋穗调亮投影仪:"我提议把石碑嵌进康养大厅,当镇馆之宝。"

"得添上买拖拉机的二十八户!"陈老栓用粉笔在石碑背面画线,"还有建这大楼的工匠名!"

奠基开始

晨雾中,混凝土泵车扬起长臂。七奶奶执意要按老规矩办,从怀里掏出油纸包:"这是老杨头坟前的土,拌进地基里!"

王会计翻开泛黄的账本:"一九八五年至二零二西年,柳树屯集体资产增长记录,密封进奠基石!"

秋穗启动无人机群,空投的智能传感器如雨落下。春芽爷爷突然抢过铁锹,在基坑里埋下个铁皮烟盒——正是八八年买拖拉机时的价目表。

转眼间就到了封顶时刻!

封顶仪式上,七奶奶非要亲自拧最后一颗螺丝。轮椅升降机升至十米高空时,健康手环突然报警:"血压异常!"

"死不了!"老人对着手环骂,"就差这一哆嗦......"

扳手精准卡进螺栓的刹那,北斗导航系统同步定位,楼体数据瞬间上传至县城建局云端。

庆功宴开在养老食堂

养老食堂摆开八仙桌,智能餐桌显示每道菜的嘌呤含量。李寡妇端上陶盆:"按七婶吩咐,用有机绿豆熬的绿豆汤!"

陈老栓嚼着有机猪头肉嘟囔:"这大楼气派是气派,就是缺个响亮的号。"

"叫‘铁牛楼’咋样?"冬生调出AR效果图,"你们看这轮廓,像不像当年那台拖拉机头?"

七奶奶的轮椅突然撞翻条凳:"不行!得叫‘红手印大厦’!二十八户的血汗......"

"叫‘北斗院’吧。"王会计的算盘珠子突然散落,"新时代新气象......"

"都别吵!"春芽爷爷敲着假肢,"抓阄!老法子最公平!"

秋穗独坐未完工的顶楼,夜风送来艾草香。手机突然震动,波兰客户发来邮件:"能否在康养楼增设中医理疗区?可投资引进智能艾灸设备......"

远处光伏板泛着蓝光,将她的影子投在尚未揭幕的石碑上。那碑文正隐隐浮现AR效果,1985年的红手印与2024年的电子签名在月光下重叠。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