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厂区的灯光在寒风中微微颤动。宋运成站在冷却塔旁,手里握着一只橡胶手套,指节处己经泛起暗红色。他蹲下身,将手套轻轻浸入刚抽取的冷却液样本中,几秒钟后,那抹红竟又深了几分。
“老张,记下来。”他低声说,“这批冷却液腐蚀性极强,手套接触三分钟内出现明显变色。”
一旁的技术员点头记录,神情凝重。
这是第10章大会结束后第二天清晨,专项调查组正式成立,宋运成被任命为抽检小组负责人,负责对设备冷却系统进行逐项排查。而雷正阳公司派来的几名技术员,从一开始便带着明显的抵触情绪,话不多,眼神却总是飘向别处。
“你们是来配合工作的,不是来看戏的。”宋运成站起身,朝他们扫了一眼,“如果不想参与检测,就请离开现场。”
一名瘦削的男子冷哼一声:“我们只是负责日常维护,这些检测流程,我们没义务参与。”
“那你现在可以走了。”宋运成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那人脸色变了变,终究没再说话,低头退到一边。
宋运成没有理会,继续指挥抽检。他知道,这些人越是抗拒,问题就越可能藏在其中。
与此同时,在厂医务室,李素娟翻看着厚厚的病历本,手指在纸页上快速滑动。她穿着蓝布衫的身影在白墙间显得格格不入,但她的动作却异常专注。
护士长站在门口,皱眉看着她:“你一个纺织厂的女工,怎么跑来查钢厂的病例?”
“我妹妹前阵子在这儿看过皮肤灼伤。”李素娟头也不抬地说,“我想知道是不是跟新设备有关。”
护士长沉默片刻,叹了口气:“你小心点,最近查这事儿的人多,惹了不该惹的,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素娟点点头,继续翻阅。终于,在一页泛黄的纸张上,她找到了关键线索——
从设备投产开始,陆续有工人因接触冷却液导致皮肤灼伤,时间跨度正好与设备启用后的三个月完全吻合。更让她震惊的是,这些病例都被标注为“轻微烫伤”,并未上报上级部门。
她迅速抄下相关信息,悄悄复印了几份,塞进随身的手提袋里。
走出医务室时,她回头看了一眼那位护士长,对方别过脸去,像是什么都没看见。
另一边,杨小舟回到家中,桌上静静躺着一封未署名的信封。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拆开了。
信纸上只有短短两行字:
> “你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档案还在,若让设备停产,请自行承担后果。”
落款是一枚模糊的印章,看不出来源。
杨小舟盯着那几个字,良久未语。他知道,自己被盯上了。
他打开抽屉,取出一本旧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几个日文单词,那是他在东京大学研修时的课堂笔记。如今看来,却像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用他的过去威胁他,但这次不一样。这次,关乎生死。
次日下午,抽检工作进入第三轮。宋运成带着人来到车间,准备对冷却管道接口进行实地检查。雷正阳公司的技术人员依旧在场,但态度比昨日缓和了些。
“你们有没有更换过冷却液?”宋运成问。
“按规定周期更换,记录都在这儿。”一名技术人员递上登记表。
宋运成接过翻看,眉头越皱越紧。表格上的日期看似完整,但用墨水笔仔细涂抹过的痕迹却逃不过他的眼睛。
“你们换的是不是工业废酸?”他突然抬头。
全场寂静。
那名技术人员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恢复镇定:“你说什么呢?我们都是正规采购的冷却剂。”
“那就把剩下的样品拿出来,当场化验。”宋运成毫不退让。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杨主任!杨主任!”一名年轻技工冲进来,气喘吁吁,“快去看看,二号冷却泵那边,有人晕倒了!”
众人立刻赶往现场。
只见一名维修工瘫坐在地,双手被某种液体灼伤,皮肤泛起大片水泡,脸色苍白如纸。旁边的工具箱倒在地上,地上还残留着一些绿色黏液。
杨小舟蹲下身,伸手轻触那液体,指尖立即感到刺痛。
“马上送医务室!”他大喊。
同时,他回头对宋运成低声道:“这东西……比我们检测的还要浓。”
宋运成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当天晚上,李素娟将自己整理的资料交给了杨小舟。
“这是我找到的病例记录。”她说,“还有当年事故的设计图复印件。”
杨小舟接过,目光落在那张泛黄图纸上,上面清晰标注着冷却系统的薄弱点。
“谢谢你。”他说,“如果没有这份证据,我们很难推动下一步。”
李素娟摇摇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两人沉默片刻,窗外的风吹得窗户咯吱作响。
“接下来,可能会有人找你麻烦。”杨小舟提醒她。
“我知道。”她淡淡一笑,“但我己经不怕了。”
就在这时,电话铃忽然响起。
杨小舟接起,听筒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杨专家,听说你打算让设备全面停工?”
“你是谁?”他警觉地问。
“我是谁不重要。”对方顿了顿,“重要的是,你知道你女儿现在在哪吗?”
电话挂断。
杨小舟猛地攥紧手机,手背青筋暴起。
“你怎么了?”李素娟察觉异样。
“没事。”他勉强笑了笑,“只是……有点累了。”
李素娟没再多问,默默起身告辞。
等她走后,杨小舟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高炉燃烧的火光,心里却一片冰冷。
他知道,这场较量,己经不只是关于设备的问题了。
而在另一端,宋运成回到家中,脱下满是油污的工作服,拿起那副眼镜腿缠着胶布的眼镜,重新戴上。他拿出一份新的报告草稿,开始整理今日的数据。
就在他准备落笔时,门铃响了。
他迟疑了一下,走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陌生人,身穿黑色夹克,戴着帽子,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宋师傅。”那人低声说,“您今天带人抽检的事,有人很不满意。”
宋运成不动声色地看着他:“你想说什么?”
那人没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轻轻放在门槛上。
照片上,是宋运成的女儿放学回家的画面。
“有人想请您考虑清楚。”那人说完,转身离去。
宋运成弯腰捡起照片,手指微微颤抖。
他关上门,站在原地许久,最终将照片撕成碎片,丢进垃圾桶。
然后,他坐回桌前,继续写那份报告。
夜己深,厂区的风呼啸着穿过冷却塔,发出低沉的嗡鸣。
一只染红的手套,静静躺在实验台上,仿佛在等待某个真相降临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