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搞事业

第20章 自行车引起的连锁反应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七零年代搞事业
作者:
高个子啊
本章字数:
4658
更新时间:
2025-06-30

安顿好后,杨芸帮周奶奶整理药材。老人的医术显然不止“赤脚医生"那么简单,她熟练地研磨中药,讲解药性时用词精准专业。

“周奶奶,您当年在野战医院..."杨芸试探着问。

"救过不少伤员,也送走过不少战友。"周奶奶眼神悠远,“最困难时,一支青霉素能换一条命。现在条件好了,但基层医疗还是缺医少药啊。"

杨芸摸了摸胸口里的玉佩,心中有了决定——或许她穿越到这个年代,带着现代医学知识和资源,就是为了弥补这种缺憾。

杨芸跟周奶奶他们吃完午饭回房间整理了一下,跟周奶奶他们打了声招呼,就骑着车子回杨家大队了。

十一月的黑省,北风卷着细碎的雪粒子,刮在人脸上像小刀割肉似的疼。杨芸把军棉帽的护耳使劲往下拉了拉,蹬着崭新的永久牌二八大杠,车轮碾过冻得梆硬的村道,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

车把上挂着的网兜里,半斤供销社称的硬水果糖随着颠簸哗啦作响。杨芸盘算着,得给队上那些眼尖的老娘们甜甜嘴,省得她们乱嚼舌根。

她在离杨家大队不远的地方,把棉花跟布料找了个地方藏了起来,打算等傍晚过来取。

拐过结冰的灌溉渠,远远就看见生产队粮仓山墙根下,七八个裹着棉袄的老娘们正围作一堆。有人纳鞋底,有人搓苞米,嘴皮子却比手上的活计更忙活。白茫茫的雪地里,那辆锃亮的自行车刚露出个黑影,蹲在磨盘上的孙二婶就“哎哟"一声站了起来。

“快瞅!那不是杨队长家闺女吗?"

搓苞米的王婆子手一抖,金黄的玉米粒撒了一地。众人齐刷刷抬头,只见杨芸穿着臃肿的蓝布棉衣,两条绑着头绳的麻花辫从棉帽里溜出来,正歪歪扭扭地往这边骑。车梁上缠的防滑草绳格外扎眼,车铃铛在寒风里叮铃铃响。

“老天爷!永久牌!"李会计媳妇手里的鞋底子“啪"地掉在雪地上,"

杨芸捏住刹车,棉鞋在冰面上打了个滑才站稳。她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了层霜,脸蛋冻得通红:“婶子们唠嗑呢?"说着就去解网兜,“供销社新来的水果糖..."

“芸丫头,这...这是你买的自行车?"王婶的眼睛瞪得溜圆,粗糙的手忍不住去摸锃亮的车把,“乖乖,永久牌的!"

这时,更多村民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声音像炸开了锅。

“杨芸,你哪来的钱买自行车?"

“这得一百多块吧?还要自行车票呢!"

“老杨家这是发了什么横财?"

杨芸感到无数道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身上。七十年代,一辆自行车堪比后世的豪车,她早该想到会引起这样的轰动。

“我..."她刚要解释,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

"都围在这儿干啥呢?不回家做饭?芸丫头面试上县医院的工作了,笔试面试双第一!"他“啪"地拍了下自行车座,“从咱队上到县里三十里地,冬天黑得早,没车等着喂狼?"杨父这样说也是为了杜绝以后他们有的来借车。

王婶讪讪地搓着手:“俺们这不是怕孩子走歪路..."

“歪路?"杨建国从兜里掏出张盖着红章的纸,“看看!正式工,一个月五十块!"

“县医院?五十块?"李会计的媳妇张大了嘴,"芸丫头真能耐”

“哎呀,老杨家出人才啊!"王婶子的态度立刻热络起来,“芸丫头,以后咱队里人看病,可得找你帮忙啊!"

“一定一定。"杨芸笑着应道,偷偷看了眼父亲。杨父转头瞪了眼闺女,“还不把糖分给婶子们?愣着干啥!"

杨芸忙不迭拆开糖纸。水果糖的甜香混着寒气飘散,老娘们们的脸色顿时活泛起来。

“芸丫头,你今年也不小了吧,要不给你介绍个对象,你看我家的老三怎么样?”说话的是村里有名的懒婆娘——孙婆子。“孙婆子,就你家老三那样,长的还没芸丫头高,满脸痘痘,就那也拿的出手,芸丫头,你看我家老大咋样,长的高大威猛的,是地里的一把好手”另一个大娘说道。

“都瞎咧咧啥呢,我家芸丫头还不找对象呢”杨志军冲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先回家。

杨芸推着自行车往家走,身后还能听到村民们的议论。

“大队长家教就是好..."

“听说县医院一个月工资五十块呢..."

“有自行车就是气派,你看那钢圈亮的..."

回到家,杨芸刚把自行车停好,她爷奶,娘,大哥他们都出来了“芸芸,这是你买的自行车?”她大哥杨卫国围着自行车转来转去,看着跃跃欲试的样子。

“对啊,大哥,要不要骑上去试试。”

“好啊”杨卫国眼前一亮。

“大哥大哥,还有我,带上我,我也要坐自行车”小弟杨卫民也嚷嚷着。

“行,带上你”杨卫国一伸手把杨卫民捞起来,把他放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抓紧了,出发了”

“咯咯咯”杨卫民笑得合不拢嘴。

“”芸芸这自行车多少钱啊?”杨母问。

“168,加一张自行车票”杨芸如实回道。“对了,娘,我把棉花还有布料放在了离咱们大队不远的地方,等天黑了,我跟爹他们再去取回来”

“行,没问题。”杨母说完就去张罗晚饭了。

饭做好后,大家坐在饭桌上吃饭,杨芸说“爹娘,我己经找好房子了,在离医院不远的红旗机械厂家属院里,房东是两位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是机械厂的退休员工,他们家后院有间小屋,原来是儿子住的,他参军后在部队安了家,一首空着。就租给我了。”

“那多少钱一个月?你啥时候搬过去,用不用我们帮你过去收拾收拾?”杨父问。

“我当时买完自行车找房的路上,看到那位房东老奶奶晕倒在路边,我把她送回了家,老奶奶知道我租房子,就说不收房租,但是还是约定好了,一个月给他们八块钱。”

“是啊,不能不给房租,那我给你准备被褥,你去县城的时候带过去。”杨母连忙说。

“不用准备了,那房子己经收拾好了,那房东爷爷奶奶看我执意给房子,就给我准备了被褥”

“那你平时不忙了,就帮两位老人干点活。”杨父叮嘱道。

“我知道了,爹”

他们吃完饭天也擦黑了,杨芸跟杨父还有杨卫国一起去棉花跟布料。把棉花取了回来杨母看除了棉花还有这么多布料“这么多棉花跟布料,做被子做棉衣一定够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