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局势如乱麻般交织,泰山军在臧霸与李婉的谋划下蠢蠢欲动,临淄城内张飞与众将正为破局之策愁眉不展。就在此时,一则消息如惊雷般在军营中炸开 —— 关羽携百余亲信,自千里之外奔赴临淄,欲投效张飞帐下。
那日,阳光正好,临淄城城门处烟尘渐起。当先一骑,马上之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身披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正是关羽关云长。他身后跟着一队精壮汉子,步伐整齐,气势不凡。
城门守卫见状,赶忙将消息禀报张飞。张飞听闻关羽之名,大喜过望,即刻带着严纲、赵云等人快马加鞭赶往城门。远远望见关羽身姿,张飞翻身下马,大步上前,双手抱拳,朗声道:“关兄大名,张某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张某之幸!”
关羽亦下马还礼,声音沉稳有力:“久闻张将军仁义之名,心系百姓,关某特来投奔,愿为将军麾下效犬马之劳。”
张飞一把拉住关羽的手,哈哈大笑:“关兄肯来,是张某的福气!走,随我回营,咱们好好叙叙!”
回到营帐,张飞设下宴席,为关羽接风。席间,张飞问道:“关兄,以你的本事,无论投奔何处都能有一番作为,为何独独选择了我这小小临淄城?”
关羽放下酒杯,神色庄重:“关某半生漂泊,只为寻一明主。一路走来,听闻将军在青州的种种义举,为百姓谋福祉,与那残暴的泰山军、野心勃勃的何进截然不同。关某认定,将军便是我要追随之人。”
张飞听后,心中感动不己,与关羽推杯换盏,相谈甚欢。此后,关羽迅速熟悉军中事务,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很快在军中树立起威望。
而另一边,臧霸与李婉的阴谋也在悄然推进。他们散布谣言,称张飞与何进暗中勾结,准备联手剿灭泰山军,同时又派人伪装成何进的士兵,在泰山军与张飞势力交界处烧杀抢掠,意图挑起两方争斗。
谣言很快传到张飞耳中,军营中人心惶惶。张飞召集众将商议,关羽沉思片刻后说道:“将军,此乃奸人诡计,意在挑起我们与泰山军的矛盾。我们不可轻举妄动,当务之急是查明真相,破除此计。”
张飞点头赞同,遂派赵云带领一队精锐,暗中追查谣言来源。不出几日,赵云便查明,一切皆是臧霸与李婉所为。张飞得知后,怒不可遏:“臧霸、李婉,竟敢如此算计我!关兄,你可有破敌之策?”
关羽抚须笑道:“将军勿忧。如今泰山军虽势大,但民心尽失。我们可联合周边势力,先稳固防线,再寻机出击。同时,可派人潜入泰山军内部,扰乱其军心。”
张飞听后,眼前一亮,当即采纳关羽的建议。他一方面派人联络刘太守和张寨主,重申共同对抗泰山军的意愿;另一方面,让陈忠挑选出几名机灵的细作,混入泰山军控制的城池。
此时,臧霸以为阴谋得逞,正准备对临淄城发动总攻。他集结大军,在城外扎营,声势浩大。李婉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将军,张飞此番必败无疑!待拿下临淄城,青州便尽在将军掌握之中!”
臧霸大笑:“好!待明日,我便让张飞知道,谁才是青州的主人!”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张飞这边早己做好准备。关羽主动请缨,带领三千精兵,在泰山军营地不远处设下埋伏。深夜,陈忠派的细作在城中西处放火,制造混乱。泰山军营地内,士兵们看到城中火光冲天,顿时人心惶惶。
臧霸正要派人前去查看,忽闻营外喊杀声西起。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如天神下凡般冲入敌营,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关某在此,尔等速速投降!” 关羽的怒吼声在夜色中回荡,震慑人心。
臧霸见状,怒不可遏,提斧上马,亲自迎战关羽。两人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此时,张飞率领大军从正面杀来,何进也得知了臧霸的阴谋,不愿坐视泰山军做大,派军从侧翼偷袭。泰山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
臧霸见势不妙,只得下令撤军。李婉见局势急转首下,趁乱逃走。此役,张飞大获全胜,不仅挫败了泰山军的锐气,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青州的势力。而关羽的加入,无疑为张飞增添了一员猛将,也让众人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经此一战,青州局势再次发生变化。张飞在关羽的辅佐下,开始谋划着如何彻底铲除泰山军,还青州百姓一个太平。而臧霸退回老巢后,心有不甘,正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卷土重来。李婉逃亡途中,仍在寻找机会复仇,各方势力的争斗,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