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出门早,回到家的时候也才刚刚8点钟。
苏华:“妈,我去钓鱼了。”
林杨:“爸、妈,我去我去钓鱼了。”
和家里说了一声,两人就各自拿上渔具,迫不及待地往外跑。
林阳家里有一辆三轮车,正好可以放下新买的大号鱼箱和各种钓具。
至于苏华,依旧开着老妈的女士电动车。
油门一下就拧到底,兄弟俩一路上风驰电掣。
来到秘密钓点,两人都傻眼了。
昨天还一片安静的地方,这时候全都是人。
这些钓鱼佬,一个个拿着钓竿,把这个礁石区都占领了。
“怎么这么多人?”
林杨看着乌泱泱的人群,心里哇凉哇凉的。
这些人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还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
苏华一看这些人,就知道都是钓鱼群里面的,脸色那叫一个难看。
“这人是属狗的呀,照片都贴着地面拍了,居然还能找到这里。”
苏华不得甩自己两耳光,早知道就不得瑟了,白白毁掉了一个钓点。
听到这话,林杨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脸上带着些许的心虚。
该不会是自己拍的照片透露出去的吧?
唉,早知道他就不在朋友圈得瑟了。
林杨跟离自己最近的青年打听了一下,鱼情不怎么样,都没口。
钓点己经泄露出去了,现在追究也没有用。
林杨拍了拍好兄弟的肩膀,“走吧,我们去小码头那边看看。”
站都没地方站了,上面钓鱼的人,比水下的鱼都多。
狼多肉少的,留在这里估计也没什么好的收获。
还不如转移阵地去其他地方呢。
“只能这样了。”苏华臭着脸把车子往回开。
两人没一会儿就来到村里的小码头。
可这里也没好到哪去,十几个老头子正围坐在一起。
边上还有好几个年轻人,一边钓鱼一边玩手机。
加起来将近20人,一眼看过去,愣是没有一个人在遛鱼的。
好嘛,全都是空军。
这时候,杨晓慧正好和黄玲拿拎着水桶从家里出来。
今天退潮比较晚,两人正打算去滩涂赶海,捡点东西回来加餐。
杨晓慧眼神好,刚出门就看到这家儿子在码头那边,拎着水桶就往那边走去:
“杨子,阿华,你们不是去钓鱼吗?怎么还在这里?”
林杨一脸的郁闷,声音也是闷闷的:
“唉,别说了,钓鱼的人比鱼都多呢。”
身后的黄玲快步走了过来,爽朗地说道:
“没位置那就休息一天呗,走,跟我们一起去赶海。”
村里两个钓点都人满为患,而且目前为止都没有口。
林杨想了想,休息一天也好。
苏华还想去其他村钓鱼,不料被好兄弟和老妈拉着一起去赶海了。
两人载着各自的老妈,很快就来到了位于村子左边的滩涂。
退潮
海水刚刚退下去,露出了大片湿漉漉的滩涂,其中有不少的小海鲜被搁浅在上面。
这时己经有不少人在赶海了,半空中更是盘旋着不少正在吃自助餐的海鸥。
林杨停好三轮车,拿着装鱼饵的水桶,以及老妈分过来的两个网兜就往前跑。
刚跑了两步,他就发现正前方有一条白色的带鱼,看着个头还不小。
“嘿嘿,看来今天运气不错。”
可刚走近,就闻到一股恶臭,还有好几个苍蝇在边上飞着。
看样子,这带鱼死了有好几天了,那味道十分的提神醒脑。
“晦气!”林杨捂着鼻子,赶紧往前面走。
没想到刚走了两三米左右,就发现了一条被搁浅的小黑鲷。
这家伙被困在一处只有脚腕深的小水坑里。
滩涂的泥土颜色比较深,这家伙也是一身黑色,几乎和脏兮兮的水坑融为一体。
要不是他听到水声,估计就要忽略这小家伙了。
林杨没有拿夹子,不过戴了手套,首接用手把水坑里的黑鲷给抓了上来。
个头不大,勉强也就半斤左右。
估计搁浅的时间有些长,手上的黑鲷看起来不太精神。
林杨往水桶里面装了小半桶的水,然后把手上的鱼放了进去。
进到水里,这家伙明显精神了不少,欢快地在里面游了几下。
林杨刚准备起身走人,没想到又让他在水坑的边上发现了另一个宝贝。
只见水坑的边缘,露了一小截灰粉色的东西。
这家伙还在不停地蠕动着。
林杨伸手往下一掏,一条长得像大号蚯蚓一样的东西被他挖了出来。
这东西长得像黑色的大肠,看起来特别的丑。
杨杨一点也不嫌弃,笑呵呵地把它拿在手里:
“哟,这海肠还挺肥的呢。”
海肠
这可是好东西,六七十块一斤呢。
海肠的肉质细嫩,口感柔滑,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佳品。
海肠捞饭和海肠炒韭菜,都是这边比较常见的做法。
而且海肠具有补肾益气、壮阳的功效,同样也是极佳的补品。
自家老爸平时就挺喜欢拿来炒韭菜。
效果嘛,他就不知道了。
滩涂这里不仅仅是泥巴,还有大大小小的石头。
这些石头上面通常附着密密麻麻的生蚝,偶尔还能碰到碰到成窝的海螺。
往前走了没两步,林杨就发现了两个被海水冲刷上来的生蚝。
一大一小两个生蚝,大的有手巴掌那么大,小的也有半斤左右。
可惜大的那只己经领了盒饭,里面的肉早就没有了。
还好小的那只里面是有肉的,看着还挺肥。
把手上的小生蚝放进桶里,林杨继续往前面走。
没一会儿,他就发现了一块半人高的大石头。
石头上面附着着好多拳头大小的生蚝。
密密麻麻,看得让人头皮发麻。
不过要是仔细查看,就会发现基本上都是空壳。
而罪魁祸首,则是躲在生蚝壳下面的辣螺。
辣螺是以生蚝为食的海螺,个头不大,味道十分的特别。
不过辣螺偏寒凉,要是体质不好的话,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这些辣螺估计吃了不少的生蚝,一个个比拇指都要粗壮。
林杨弯着腰,仔细把躲在生蚝缝隙里的辣螺给抠下来。
不到两分钟,就抠了一大把,全都是特别肥的黄口大辣螺。
辣螺
这些辣螺个头很大,而且还挺沉的,十来个就有一斤了。
像这种个头的辣螺,一斤能卖到20多块。
把整块大石头检查了一遍,林杨就收获了将近两斤的辣螺。
正好炒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