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里顿时炸开了锅。
几位族老激动地围了上来。
“三叔,你这反应速度,比当年你父亲巅峰时期还快!”苏博文拍着苏寒的肩膀。
几个老人仔细打量着苏寒:“你这身功夫,至少每天练六个小时,坚持两年才能有这个水平。”
苏寒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笑道:“在部队里,每天除了正常训练,我都会加练两小时格斗。”
苏武好奇地问:“三爷爷,您这身手在部队比武里,肯定没人是对手吧?”
“人外有人。”苏寒谦虚地说,“不过这次集团军比武,确实拿了格斗项目第一。”
“一等功实至名归啊!”苏博文看着祠堂上的一个牌位,感慨道,“爷爷,你最小的孩子,终于长大了。”
苏博文突然想起什么,转头对苏武说:“看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苏家功夫!你那些花架子,在三爷爷面前根本不够看!”
苏武连连点头,冲苏寒道:“三爷爷,以后有空,你这本事,可得教教大哥啊!”
“当然可以。”苏寒笑着说,“不过我的练法比较苦,你得有心理准备。”
祠堂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苏博文欣慰地看着苏寒,突然正色道:“三叔,记住,无论你在部队走多远,这里永远是你的根。”
苏寒郑重点头:“我记下了。”
祠堂内的气氛随着比武结束而轻松下来,但很快又恢复了肃穆。
苏博文拍了拍手,几位族老立即正襟危坐。
他转身从祠堂的暗格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用烫金楷书写着《苏氏婚仪》。
“三叔,”苏博文双手捧着书册,神情庄重,“明日大婚,您作为主婚人,需掌握全套礼仪流程。今晚必须熟记于心。”
苏寒接过厚重的书册,翻开第一页,只见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录着各种繁复的礼节,不由得头皮发麻。
“大伯,这...这么多?”苏寒声音有些发颤。
苏博文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促狭:“三叔当年逃掉的礼仪课,现在得补回来了。”
“当初阿武结婚的时候,虽然教过你,但那时你顽皮,又小,记不住。”
“现在,得好好学!”
“以后,咱们几个房的孩子结婚,都需要你来当主婚人呢。我们这些老家伙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你不能一首指望我们在旁提醒你。”
苏武在一旁偷笑,被苏博文瞪了一眼:“阿武,你也留下陪练!作为灵雪的兄长,你明日要负责‘拦门’环节。”
“啊?”苏武的笑容僵在脸上,“爸,我都三十多了...”
“五十岁也得按规矩来!”苏博文不容置疑地说。
苏寒悄悄对苏武挤了挤眼,两人同时叹了口气。
............
祠堂中央被清理出一块空地,苏博文手持戒尺,宛如私塾先生般踱步。
“首先,主礼人开妆礼。”他敲了敲戒尺,“三叔,请演示。”
苏寒回忆着书中的描述,双手执梳,做梳头状。
刚动作,戒尺就“啪”地打在他手背上。
“错了!”苏博文皱眉,“开妆礼需‘凤凰三点头’,梳子要这样持——”
他示范了一个优雅的手势,“女孩出嫁,开妆要显贵气,不是这样硬邦邦的!”
苏武在一旁小声提醒:“三爷爷,想象在给凤凰理羽,要轻柔飘逸。”
苏寒调整手势,这次明显优雅了许多。
“嗯,尚可。”苏博文点点头,“接下来是‘训女礼’。”
这个环节要求主礼人对出嫁女子训话三次,每次都有特定手势和步法。
苏寒和苏武轮流扮演新娘,反复练习到深夜。
“手腕再柔三分...对,保持...”
“移步时裙摆不能动...”
“训话要抑扬顿挫,显出长辈威严...”
戒尺的“啪啪”声和老人的指导声在祠堂内回荡。
苏寒的后背早己被汗水浸透,但眼神却越来越专注。
............
训练接近尾声时,祠堂大门突然被推开。
苏灵雪的母亲带着几位苏家女眷走了进来,人人面色凝重。
“博文。”苏母行礼道,“刚发现明日要用的‘十二箱锦’少了一箱!”
苏博文脸色一变:“怎么会?我亲自清点过的!”
一位苏家婶娘匆匆去后堂查看,很快慌张地跑回来:“不好了!装头面首饰的那箱被老鼠咬坏了绸布衬里!”
祠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按照习俗,“十二箱锦”是苏家嫁女必备,象征一年十二个月都富贵荣华,缺一不可。
苏母急得首搓手:“现在连夜赶制也来不及了啊!”
就在众人慌乱之际,苏寒突然开口:“我记得奶奶当年的嫁妆里有一套备用的?”
鬼知道这一天下来,苏寒搜索了多少原身体主人的记忆。
所有人都愣住了。
苏博文惊讶地看着他:“三叔怎么知道?那是老太太当年的陪嫁,存了六十多年了。”
苏寒尴尬一笑: “小时候,我好奇箱子里是什么,就打开拿出来玩了一下。”
他转向苏母,“大伯母别急,那套虽然旧了些,但都是上好的苏绣。”
苏博文立即带人去取,果然找出一套保存完好的古董嫁妆箱,里面的衬里虽然泛黄,但绣工精美绝伦。
苏母长舒一口气,感激地看向苏寒:“多亏三叔记性好!”
苏博文欣慰地拍拍苏寒的肩膀:“三叔今晚表现不错,看来在部队确实成长了不少。”
............
十点多,特训终于结束。
苏博文将一本手抄本递给苏寒:“这是明日流程的简略版,三叔睡前再看一遍。”
苏寒接过册子,发现上面不仅写了步骤,还细心地标注了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
“辰时开妆,需说‘今日理红妆,他日旺夫家’”
“巳时训女,右手持柳条,轻点新娘肩头三次”
“午时发嫁,需面向东南,撒三把糯米...”
甚至画了小图示意动作要领。
“大伯...”苏寒心头一暖。
苏博文摆摆手:“三叔如今是一等功臣,给咱们苏家长脸了。这些琐事本不该劳烦你,但祖宗规矩不能破。”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明日会有不少外姓宾客,三叔代表的是咱们苏家的体面。灵雪是咱们这一支第一个出嫁的姑娘,礼仪必须周全。”
苏寒郑重点头:“我明白。”
走出祠堂时,苏武揉着酸痛的肩膀说:“三爷爷,你先去休息吧,我还得去试试明日背妹妹的路线——从闺房到祠堂要九十九步,一步不能多,一步不能少。”
苏寒点了点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