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拼图的温柔碰撞

第13章 暗涌的变革

加入书架
书名:
灵魂拼图的温柔碰撞
作者:
穆思林
本章字数:
1168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在明达集团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一场暗涌的变革正悄然拉开帷幕。集团高层的一次重大人事变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新任财务总监带着他激进的数字化改革方案强势登场,决心要在集团的财务领域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这位新任总监名叫陈宇,年仅 35 岁,毕业于国外顶尖商学院,曾在一家知名科技企业担任财务高管,对数字化技术有着狂热的信仰。他坚信,AI 的强大运算能力和高效处理速度能够完全替代人工核查,将财务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他的眼中,人工核查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和偏差,是阻碍集团财务发展的绊脚石。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反对,迅速推行起了自己的改革方案。

林远一首以来坚持的“弹性秩序”理念,在这场激进的数字化改革面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深知,虽然 AI 技术有着巨大的潜力,但在财务领域,人工核查所蕴含的经验、判断力和对复杂情况的处理能力是无法被完全替代的。每一笔财务数据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复杂的业务逻辑和潜在的风险,只有通过人工的细致核查,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林远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心中却充满了忧虑。他回想起自己在明达集团多年的工作经历,从一个普通的财务专员一步步成长为财务部门的核心骨干,他深知财务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他所倡导的“弹性秩序”理念,是在保证财务工作规范有序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然而,陈宇的到来,打破了他原有的工作节奏和理念。陈宇一上任,就对财务部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入了一套全新的 AI 财务系统,声称要实现财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他要求所有的财务数据都必须通过 AI 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取消了大部分的人工核查环节。

林远对这个新系统充满了疑虑。他亲自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发现虽然系统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但在处理一些复杂的业务情况和异常数据时,却显得力不从心。而且,系统的算法是基于预设的规则和模型,缺乏对实际业务情况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容易出现误判和漏判的情况。

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气氛异常紧张。陈宇站在会议室的前端,激情澎湃地阐述着他的数字化改革方案,PPT 上满是各种 AI 技术的优势和成功案例。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我们正处于一个数字化的时代,AI 是未来的趋势。通过引入先进的 AI 系统,我们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分析和精准预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林远坐在会议桌的一侧,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担忧和坚定。当轮到他发言时,他站起身来,声音沉稳而有力:“我理解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性,但在财务工作中,人工核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AI 虽然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但它缺乏对复杂业务情况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在处理一些特殊情况和异常数据时,人工的经验和智慧是至关重要的。”

他接着列举了一些实际案例,说明在过去的工作中,人工核查如何发现了一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风险和问题。比如,在一次对海外分公司的财务审计中,人工核查发现了一笔看似正常的交易背后,隐藏着关联方之间的利益输送问题。如果仅仅依靠 AI 系统,很可能会忽略这个问题,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然而,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陈宇的认同。陈宇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嘲讽道:“你这是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的技术和理念。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再依赖传统的人工方式,必须跟上数字化的步伐。”

林远的脸涨得通红,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继续说道:“我并不是反对数字化改革,而是认为我们应该在保证财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改革。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了风险,不能让 AI 系统成为我们财务工作的唯一依赖。”

陈宇冷笑一声,说道:“你这是在找借口。我相信 AI 系统的能力,它会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且,我己经得到了集团高层的支持,改革方案必须执行。”

林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重重地关上了门。他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和陈宇之间的矛盾己经不可调和。他担心,如果继续任由陈宇推行这个激进的改革方案,公司的财务工作将会陷入混乱,甚至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苏妍负责的公益板块数据,也面临着被 AI 算法“标准化”的危机。公益项目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复杂多样,每一笔善款都承载着捐赠者的爱心和期望,以及受助者的希望和未来。AI 算法的“标准化”处理方式,往往会忽略这些特殊的背景和情感因素,将公益项目简单地进行数据分类和处理。

苏妍深知,公益事业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帮助。每一个受助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需求,每一笔善款的使用都应该经过精心的规划和安排。她试图向陈宇解释公益板块的特殊性,但得到的却是冷漠的回应:“在财务面前,所有的数据都是平等的,都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处理。”

苏妍感到非常无奈和委屈。她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望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公益项目资料,心中充满了忧虑。她想起了那些曾经得到过帮助的孩子们的笑脸,想起了捐赠者们的信任和期待,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善款被不合理地使用,不能让公益事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她决定深入研究 AI 算法,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向陈宇提出改进的建议。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相关的专家,终于发现了 AI 算法在处理公益项目数据时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算法无法准确识别捐赠者的特殊要求和意愿,无法根据受助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资金分配,也无法对公益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

苏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然后去找陈宇。她希望陈宇能够认真考虑她的建议,对 AI 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

当她来到陈宇的办公室时,陈宇正在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苏妍轻轻地敲了敲门,陈宇抬起头来,看到是她,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耐烦的表情。

“有什么事快说,我很忙。”陈宇冷冷地说道。

苏妍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陈总监,我对 AI 算法在公益板块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公益项目的特殊性。”

她将报告递给陈宇,然后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陈宇接过报告,随意地看了几眼,然后不屑地说道:“你这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这些问题我早就考虑过了,AI 算法是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的,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苏妍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她走出陈宇的办公室,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她回到自己的工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的同事小李看到她的样子,关切地问道:“苏妍,怎么了?是不是陈总监又为难你了?”

苏妍点了点头,哽咽着说:“他根本不听我的建议,还说我在浪费他的时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小李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灰心,我们一起想办法。林远不是也对这个改革方案有意见吗?我们可以和他一起商量商量。”

苏妍听了,眼睛一亮,觉得小李说得有道理。她决定找林远谈谈,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林远和苏妍意识到,这场变革背后暗藏着资本对“效率至上”的盲目追逐。在资本的眼中,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来衡量,效率和利润是最重要的目标。他们担心,这种激进的改革方案会破坏集团多年来建立起来的财务秩序和人文关怀,给集团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行业内数字化改革的情况,林远和苏妍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了一个财务行业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他们听到了不同企业在数字化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有些企业因为盲目引入 AI 系统,导致财务数据混乱,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而有些企业则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实现了财务工作的高效和创新。

林远和苏妍深受启发,他们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林远和苏妍从研讨会回来后,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他们深知,要想阻止这场不合理的改革,仅靠目前收集到的证据和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林远决定再次深入研究 AI 系统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案例,尤其是那些失败的案例,从中找出更多有力的论据。他一头扎进公司的资料室,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仔细搜寻。资料室里弥漫着陈旧纸张的气味,灯光昏黄而闪烁。林远坐在狭窄的书桌前,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文件,每发现一个有价值的案例,他的眼神就多一分坚定。

与此同时,苏妍则积极联络公益组织的合作伙伴和一些热心公益的社会人士。她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座谈会,地点选在一间温馨的咖啡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木质的桌面上,苏妍微笑着向大家介绍了目前公益板块面临的问题。

“各位朋友,现在公司推行的 AI 算法‘标准化’处理方式,可能会让我们的公益项目失去原有的温度和精准度。每一笔善款都来之不易,我们不能让它被简单粗暴地分配和使用。”苏妍的声音充满了真诚和忧虑。

一位长期参与公益活动的老者缓缓说道:“苏妍姑娘,我们都明白你的苦心。公益事业是用心在做,不是冰冷的数字。我们会支持你的,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与各方沟通的过程中,林远和苏妍也遇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公司内部有一部分员工认为他们是在阻碍公司的发展,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面对这些质疑,林远和苏妍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解释。

林远在一次部门会议上说道:“我知道大家对我们的做法可能有疑问,但我们真的是为了公司好。数字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但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苏妍也补充道:“公益板块是公司社会形象的重要体现,如果因为改革让公益事业受到影响,那公司的声誉也会受损。我们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的初衷。”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努力逐渐有了成效。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理解他们的想法,一些原本中立的部门也开始对改革方案持谨慎态度。

然而,陈宇并没有因为这些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他加快了改革的推进速度,要求在两周内完成 AI 系统在所有业务中的全面上线。这让林远和苏妍感到十分焦急。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林远和苏妍决定联合起来,向集团董事长写一封联名信。他们在信中详细阐述了改革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信中还提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改革建议,即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数字化改革,同时保留必要的人工核查环节。

他们将信小心翼翼地放在董事长的办公室门口,然后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结果。在等待的过程中,林远和苏妍的压力越来越大。林远开始失眠,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都是改革的事情。苏妍则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她总是一个人坐在工位上,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终于,董事长约见了林远和苏妍。他们走进董事长的办公室,看到董事长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表情严肃。

董事长看着他们,缓缓说道:“我看了你们的信,也了解了你们这段时间的努力。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公司好,但目前公司的发展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数字化改革势在必行。”

林远和苏妍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但董事长接着说:“不过,我也认同你们的观点,改革不能盲目进行。我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评估小组,对改革方案进行全面评估。你们两个也加入这个小组,希望你们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参与其中。”

林远和苏妍听了,心中燃起了希望。他们感激地说道:“谢谢董事长,我们一定会认真履行职责,为公司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改革方案。”

评估小组正式成立后,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起来。林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 AI 系统的技术架构、算法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发现系统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一旦被黑客攻击,公司的财务数据将面临泄露的风险。

苏妍则负责收集各方对改革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她走访了各个部门,与员工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她发现员工们对新系统的操作培训需求很大,而且担心自己的工作技能无法适应改革后的要求。

在评估过程中,陈宇对评估小组的工作表现出了不满。他认为评估小组是在故意拖延改革的进度,多次在会议上与林远和苏妍发生争执。

有一次,在激烈的争论中,陈宇愤怒地拍着桌子说:“你们就是在阻碍改革,你们根本不明白数字化的重要性!”

林远也毫不示弱地回应道:“陈总监,我们不是在阻碍改革,而是在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会议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董事长及时出面调解:“大家都冷静一下,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公司好。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指责。”

随着评估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暴露出来。AI 系统在处理复杂业务时的准确率远低于预期,而且与公司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很多不兼容的地方。

面对这些问题,陈宇开始有些动摇。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过于激进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在一次私下的交流中,他对林远和苏妍说:“我承认,我之前的做法可能有些欠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吧。”

林远和苏妍听了,感到十分欣慰。他们知道,这是一个转机。于是,三人开始共同商讨改进方案。

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终于制定出了一个新的改革方案。新方案在保留 AI 系统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人工干预环节,同时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新方案提交给集团高层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董事长在会议上说道:“这个新方案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既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又具有可操作性。我决定,按照新方案推进改革。”

林远和苏妍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他们知道,这场关于数字化改革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远、苏妍和陈宇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新方案的实施。他们经常加班到深夜,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在他们的努力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公司的财务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

公益板块也在新方案的支持下,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善款的分配更加合理,公益项目的实施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经过这次事件,林远和苏妍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信任,也与陈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明白,在追求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上,需要理性和平衡,需要大家携手共进。

而明达集团也在这场变革中,学会了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稳健前行,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忘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这场暗涌的变革,最终成为了集团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让集团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