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第二场《西书》义的钟声响起时,陈小鱼正偷偷把一块"提神醒脑糕"塞进嘴里。这糕点是昨晚梦中老祖宗特意叮嘱要带的,说是用龙涎香和薄荷特制。谁知刚入口,一股辛辣味突然在口腔炸开,呛得他眼泪首流——这哪儿是什么提神糕,分明是裹着辣椒粉的"坑徒糕"!
"肃静!"监考官李大人板着脸踱步而入,官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身后跟着的副考官手里捧着密封的题卷,蜡封上还盖着知府的官印。"本场考《西书》义,题目是《子曰:学而时习之》。"
陈小鱼强忍着眼中的热泪,颤抖着展开试卷。这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右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在草稿纸上画起火柴人——一个戴冕冠的小人正拿着戒尺追打另一个小人,旁边还标注着:"菜狗快答题!"这熟悉的画风,不是老祖宗是谁?
【正经答题区】
陈小鱼深吸一口气,用左手工工整整地写下:
"学之为言效也,习之为言重也。朱子云:'学而不习,犹不学也。'故君子......"
笔锋刚转到"故"字,右手突然自己动起来,在旁边的空白处补了个大大的气泡框:"就是说要复习啊笨蛋!"后面还跟了个歪歪扭扭的愤怒表情。
陈小鱼差点惊叫出声,赶紧用袖子去擦,却听"刺啦"一声——袖口的补丁勾住了试卷,扯出一道小口子。
【注解乌龙】
当解释"有朋自远方来"时,他的左手规规矩矩写道: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右手却像有自己的想法似的,在旁边空白处添了行小字:"就是哥们儿从外地来找你玩~"还画了个简笔笑脸 (^▽^)
最要命的是,画完才发现墨迹透到了试卷背面,在"不亦乐乎"旁边映出个模糊的笑脸,活像考题自己在傻乐。
【特殊标记】
在答卷边缘标注重点时,陈小鱼本想写"此处关键",结果:
1. 先画了个小玉玺图案
2. 又添了行小字:"朕己阅"
3. 最后手一抖,把"阅"字写成了"饿"
于是答卷上赫然出现"朕己饿"三个大字,墨迹未干时还不小心蹭花了,变成了"朕己吃"。
【考场干扰】
正当他全神贯注作答时,身后突然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转头一看,赵明德正用戒尺轻轻敲打砚台,节奏分明是摩斯密码的"作弊"二字。陈小鱼一着急,笔下竟写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处省略扰的三十字)...赵明德你个王八蛋!"
吓得他赶紧蘸了一大坨墨汁,把这句话涂成了个黑疙瘩。没想到墨用太多,洇出了一只乌龟的形状。
【艺术创作】
写到"温故而知新"时,右手彻底放飞自我:
1. 先画了个冒着热气的汤碗,标注"温故"
2. 又添了个发光灯泡,写"知新"
3. 最后补了只举着"妙啊"牌子的小乌龟
画完才发现,这只乌龟神似去年自己在县试卷上画的那只,只是这次戴的是进士冠。
【交卷惊魂】
眼看香快燃尽,陈小鱼赶紧检查答卷。这一看差点昏过去——刚才涂改的黑疙瘩处,墨汁干了之后竟然显出淡淡的字痕,隐约可见"王八蛋"三个字。他急中生智,在边上补了行小字:"此乃摹写《尚书·王制》残卷",然后画了个箭头指向黑疙瘩。
交卷时,李大人特意在他案前驻足。当看到那个"朕己吃"的批注时,眉头一皱;等瞥见页脚的Q版孔子像,又忍不住嘴角上扬。
"有意思。"李大人轻声道,却见陈小鱼突然打了个巨大的辣椒味饱嗝——"改良版及第糕"的后劲上来了。这一嗝熏得李大人连退三步,官帽都歪了。
三日后,全城热议:
#西书答卷惊现表情包#
#某考生答卷现"朕己吃"批注#
#考场墨团暗藏《尚书》摹本#
#考官被辣椒嗝熏退三步#
茶馆里,说书人拍案叫绝:"却说那陈公子,左手楷书如刻,右手插画似活,更兼口吐芬芳——呃不是,口吐椒香,连李大人都叹为观止!"
赵府书房里,赵明德正对着重金买来的答卷抄本发愣:"这...这算什么文体?"他的教书先生盯着那个"温故知新"的汤碗灯泡图看了半晌,突然吐血昏倒。
而陈小鱼看着被拓印张贴在府学门口的"创新答卷",默默把右手绑在背后——这下真是名动全府了!只是不知道,这名声到底是好是坏...